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1詞典 2分類詞匯 39
《漢語大詞典》:臥蠶(臥蠶)
(1).指形如臥蠶的眉毛。又舊時相術(shù)者稱眼眶下皺紋為臥蠶。 宋 王十朋 《喻叔奇采坡詩一聯(lián)酬以四十韻》詩:“愁儹臥蠶眉,痛澈伏犀腦?!?span id="zxtbj5j"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一回:“ 玄德 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fēng)凜凜?!?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余兒時尚見此軸,貌修偉而秀削……目光如醉,臥蠶以上赭色薄暈如微腫。”
(2).中醫(yī)學(xué)名詞。指患者眼下微腫。 漢 張仲景 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夫水病人,目下有臥蠶,而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br />(3).獸醫(yī)學(xué)名詞。指騾、馬舌下的兩個肉阜,其形如蠶。臨診時觀察其色澤以助診斷。參閱 明 喻本元 喻本亨 《元亨療馬牛駝經(jīng)集·色脈論》。
《國語辭典》:突眼  拼音:tú yǎn
眼睛過度突出。一般是由甲狀腺功能亢進、眼眶炎或眼眶瘤癥等疾病所引起。
《漢語大詞典》:目裂
眼眶破裂。形容忿怒到極點。呂氏春秋·必己:“ 孟賁 瞋目而視船人,髮植,目裂,鬢指。”
《漢語大詞典》:眥溢(眥溢)
眼珠像要突出眼眶。形容瞪大眼睛發(fā)怒的樣子。《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 浮游先生 色勃眥溢,曰:‘是何言與?’” 張銑 注:“眥溢,怒目精出於目眶也。”
《國語辭典》:淚堂(淚堂)  拼音:lèi táng
術(shù)數(shù)家指眼眶下凹處。也作「淚膛」。
《漢語大詞典》:眶睫間(眶睫間)
眼眶和眼睫毛之間。形容距離極近或時間極短。 唐 盧仝 《月蝕詩》:“恐是眶睫間,揜塞所化成。”
《漢語大詞典》:睽睢
眼眶凹陷的樣子。亦指眼眶凹陷的異族人。 清 唐孫華 《題〈文姬入塞圖〉詩》:“曼纓左帶作后隊,睽睢面目紛追隨。” 清 唐孫華 《石鼓歌》:“睽睢豈解辨異物,但見金字驚雙眸。”
《漢語大詞典》:眼腺
淚腺。眼眶外上方分泌淚液的眼的輔助器官。 張?zhí)煲?《脊背與奶子》:“﹝ 任三嫂 ﹞衣上褲上全是血。 福來七娘 手發(fā)抖,眼淚涌出了眼腺?!?/div>
《國語辭典》:目眥盡裂(目眥盡裂)  拼音:mù zì jìn liè
眼眶裂開。形容怒目而視。《史記。卷七。項羽本紀(jì)》:「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div>
《國語辭典》:裂眥嚼齒(裂眥嚼齒)  拼音:liè zì jué chǐ
眼眶張裂,咬牙切齒。形容極其憤怒。宋。陸游〈跋傅給事帖〉:「親見當(dāng)時士大夫,相與言及國事,或裂眥嚼齒,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殺身翊戴王室。」
《國語辭典》:淚眼汪汪(淚眼汪汪)  拼音:lèi yǎn wāng wāng
眼眶中飽含淚水的樣子。如:「看那小孩淚眼汪汪的模樣,好像受很大的委屈?!?/div>
《國語辭典》:淚珠盈眶(淚珠盈眶)  拼音:lèi zhū yíng kuāng
淚水布滿眼眶。如:「每當(dāng)感人的情節(jié)出現(xiàn),她總是忍不住淚珠盈眶?!?/div>
《國語辭典》:蛙鏡(蛙鏡)  拼音:wā jìng
一種游泳、潛水用的眼鏡。以軟膠墊與眼眶密切接合,并以橡膠帶束于頭上,避免松動進水,可保護眼球不受水的刺激。如:「他習(xí)慣戴著蛙鏡下水游泳?!挂卜Q為「潛水鏡」。
《國語辭典》:黑眼圈  拼音:hēi yǎn quān
眼眶有黑暈,多為睡眠不足或身體虛弱的現(xiàn)象。
《國語辭典》:淚槽(淚槽)  拼音:lèi cáo
動物眼眶下方因分泌物堆聚而使其毛形成一凹槽狀,稱為「淚槽」?!度龂萘x》第三四回:「此馬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的盧,騎則妨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