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幻惑
猶?;?。謂迷亂人心以行詐騙。《六韜上賢》:“偽方異伎巫蠱左道不祥之言,幻惑良民?!?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五:“﹝ 賀玄景 ﹞自稱五戒賢者,同為妖者十餘人,於 陸渾山 中結草舍,幻惑愚人子女,傾家產(chǎn)事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九:“此是屈死之鬼,所以假托人形,幻惑年少?!?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六篇:“ 元 雖歸佛,亦甚崇道,其幻惑故遍行於人間?!?/div>
《漢語大詞典》:熒眩(熒眩)
?;?。 清 譚獻 《〈復堂詞錄〉序》:“昔云禮失而求之野,其諸樂失而求之詞乎!然而靡曼熒眩,變本加厲,日出而不窮,因是以鄙夷焉?!?/div>
分類:?;?/a>
《國語辭典》:回惶  拼音:huí huáng
恐懼、惶恐。《魏書。卷六二。高道悅傳》:「今乃修繕舟楫,更為非務,公私回惶,僉深怪愕?!挂沧鳌富劐亍?。
分類:眩惑恐懼
《漢語大詞典》:震眩
震驚?;蟆?span id="m1yvsf1" class="book">《國語·周語下》:“若視聽不和而有震眩,則味入不精?!?唐 李華 《吊古戰(zhàn)場文》:“主客相搏,山川震眩?!?清 薛福成 《書石達開就擒事》:“﹝ 石達開 ﹞善陟奇險,躡幽徑,恣其出沒,使官軍震眩失措,莫之能防?!?/div>
分類:震驚眩惑
《漢語大詞典》:誑眩(誑眩)
欺騙?;?。 晉 葛洪 抱樸子·道意:“曩者有 張角 、 柳根 、 王歆 、 李甲 之徒,或稱千歲,假託小術,坐在立亡,變形易説,誑眩黎庶,糾合羣愚。” 晉 葛洪 抱樸子·詰鮑:“ 王莽 姦猾,包藏禍心,文致太平,誑眩朝野?!?/div>
《國語辭典》:耳目昏?! ?span id="7egokcp" class='label'>拼音:ěr mù hūn xuàn
耳朵聽不清,頭昏眼花。形容感覺昏亂?;?。如:「她從懸崖上探身俯看,感到耳目昏眩,連忙閉目縮身?!?/div>
《漢語大詞典》:恍惑
迷糊?;?。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世之學者,如入百戲之場……而耳目眩瞀,精神恍惑。”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學此便無所不得,即係問津處。展轉他求,必至恍惑,反失所從,則受病終身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