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9詞典 3分類詞匯 76
《漢語大詞典》:嫌名
與人姓名字音相近的字。《禮記·曲禮上》:“禮不諱嫌名?!?鄭玄 注:“嫌名,謂音聲相近,若禹與雨,丘與區(qū)也。”古禮臣子避君父名諱時(shí),不諱聲音相近的字。后世諱法加嚴(yán),諱同字亦諱嫌名。如 漢宣帝 名 詢 ,改 荀卿 為 孫卿 ; 隋文帝 以父名 忠 ,凡官名有中字者,悉改為內(nèi); 唐 李賀 父名 晉肅 ,當(dāng)時(shí)士大夫認(rèn)為晉、進(jìn)音同, 李賀 不該舉進(jìn)士。
《漢語大詞典》:無韻(無韻)
不押韻。指詩文句子末一字不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清 顧炎武 日知錄·五經(jīng)中多有用韻:“古人之文化工也。自然而合於音,則雖無韻之文而往往有韻?!?清 江藩 《漢學(xué)師承記·錢大昕》:“ 顧亭林 泥於一字祇有一音,遂謂詩有無韻之句,是不然矣?!?/div>
《國(guó)語辭典》:音訓(xùn)(音訓(xùn))  拼音:yīn xùn
1.注音、解義?!侗笔贰>硭亩?。列傳。劉芳》:「博聞強(qiáng)記,兼覽蒼雅,尤長(zhǎng)音訓(xùn),辯析無疑?!埂杜f唐書。卷一八九。儒學(xué)列傳上。曹憲》:「太宗又嘗讀書有難字,字書所闕者,錄以問憲,憲皆為之音訓(xùn)及引證明白,太宗甚奇之。」
2.用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解釋某字的字義。如:「天,顛也?!埂ⅰ杆?,準(zhǔn)也?!挂卜Q為「聲訓(xùn)」。
《漢語大詞典》:諸母(諸母)
(1).庶母。禮記·曲禮上:“諸母不漱裳?!?鄭玄 注:“諸母,庶母也。” 孔穎達(dá) 疏:“諸母,謂父之諸妾有子者。”
(2).稱與父親同輩或年齡相近的婦女;老婦。史記·高祖本紀(jì):“ 沛 父兄諸母故人日樂飲極驩,道舊故為笑樂?!?span id="15lyunp" class="book">《漢書·蒯通傳》:“臣之里婦,與里之諸母相善也。里婦夜亡肉,姑以為盜,怒而逐之。婦晨去,過所善諸母,語以事而謝之?!?br />(3).特指伯母、叔母。 清 黃遵憲 《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詩:“諸母背我駡:健犢行破車?!?/div>
《漢語大詞典》:倚杵
古代讖緯家言,謂若干年后天地將變得相近,立杵于地可倚于天。初學(xué)記卷一引《河圖挺佐輔》:“百世之后,地高天下,不風(fēng)不雨,不寒不暑……如此千歲之后而天可倚杵,洶洶隆隆,曾莫知其始終?!?span id="kmesuw1" class="book">《古微書》卷十六引《易筮類謀》:“天卑地高,雷讙公行。星晝奔,蜺夜闇無光。上無乾,下無常,天地昧昧履踐冰。民衣霧,主吸霜,閒可倚杵於何藏。”原注:“天卑地高,天地相去,其閒才可倚一杵耳?!?唐 楊炯 《大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恐玄穹倚杵,碧海成桑?!?王國(guó)維 《游仙》詩:“如蓋青天倚杵低,方流玉水旋成泥?!?/div>
《國(guó)語辭典》:用韻(用韻)  拼音:yòng yùn
押韻。宋。歐陽修《六一居士詩話》:「退之筆力,無施不可……而予獨(dú)愛其工于用韻也?!?/div>
《國(guó)語辭典》:代用  拼音:dài yòng
1.正式合用的人或物不足時(shí),以性質(zhì)、功能相類者替代。如:「代用鹽」、「代用教師」、「代用器官」。
2.以新事物或制度取代舊有不合時(shí)宜者?!段簳?。卷四五。列傳。韋閬》:「淮源舊有祠堂,蠻俗恒用人祭之。珍乃曉告曰:『天地明靈,即是民之父母,豈有父母甘子肉味!自今已后,悉宜以酒脯代用?!弧?/div>
《國(guó)語辭典》:叢談(叢談)  拼音:cóng tán
記述各種瑣碎事情的書。如桂苑叢談、詞苑叢談。
《國(guó)語辭典》:諧音(諧音)  拼音:xié yīn
1.振動(dòng)體所發(fā)出聲音的頻率,最低頻率之音為基音,即第一諧音。其馀頻率為基音整數(shù)倍者,依次稱為第二諧音、第三諧音、……等。除基音之外的諧音也稱為「泛音」。
2.字詞的音相同或相近。如涼、娘。
《國(guó)語辭典》:姐妹  拼音:jiě mèi
1.姐姐和妹妹:(1)嫡親的?!都t樓夢(mèng)》第九四回:「李家姐妹因見園內(nèi)多事,李嬸娘帶了在外居住。」(2)伯叔或表親的?!冻桃冶炯t樓夢(mèng)》第四五回:「有時(shí)悶了,又盼個(gè)姐妹來說些閒話排遣?!?br />2.輩分相同或身分地位相近的婦女?!都t樓夢(mèng)》第九四回:「紫鵑道:『我今兒瞧了瞧姐妹們?nèi)ァ!弧?br />3.泛指兄弟姐妹。《紅樓夢(mèng)》第九八回:「老太太、太太知道你姐妹和睦,你聽見他死了,自然你也要死,所以不肯告訴你。」
4.同宗教中女性教友的互稱。
《國(guó)語辭典》:阿哥  拼音:ā gē
1.稱謂。稱哥哥。《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正要來見阿哥,求帶契?!?br />2.對(duì)陌生男子的敬稱?!端疂G傳》第三回:「敢問阿哥:你姓甚么?」
《國(guó)語辭典》:阿哥  拼音:à ge
1.清制,皇子未成年受爵時(shí)的通稱。見《稱謂錄。卷一○?;手T子。阿哥》。
2.稱謂。滿人父母或稱兒子為「阿哥」?!秲号⑿蹅鳌返谝欢兀骸咐蠣斅犃诉@話,把臉一沉,問道:『阿哥!你在那里弄得許多銀子?』」
《漢語大詞典》:魁三象
組成魁星的四顆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兩兩相近,成三對(duì)鄰近星象,舊以之喻國(guó)之三公。 唐 杜甫 《贈(zèng)韋七贊善》詩:“爾家最近魁三象,時(shí)論同歸尺五天。”原注:“斗魁下兩兩相比為三臺(tái)?!?仇兆鰲 注:“魁三象, 韋 世為三公?!币嘧鳌?魁三氣象 ”。 清 錢謙益 《白溝河題張于度屋壁》詩:“魁三氣象久迷離,隱隱寒芒屬尾箕。”參見“ 三臺(tái) ”。
《國(guó)語辭典》:三臺(tái)(三臺(tái))  拼音:sān tái
1.漢時(shí)以尚書為中臺(tái),御史為憲臺(tái),謁者為外臺(tái),總稱為「三臺(tái)」?!逗鬂h書。卷七四上。袁紹傳》:「坐召三臺(tái),專制朝政?!?br />2.古時(shí)天子有靈臺(tái)、時(shí)臺(tái)、囿臺(tái),合稱為「三臺(tái)」。唐。徐堅(jiān)《初學(xué)記。卷二四。臺(tái)第六。敘事》:「天子有三臺(tái),靈臺(tái)以觀天文,時(shí)臺(tái)以觀四時(shí)施化,囿臺(tái)以觀鳥獸魚鱉?!?br />3.星座名。分上臺(tái)、中臺(tái)、下臺(tái),共六星。各兩星相比而斜上,有如天子至臣民的階級(jí)一樣。參見「泰階」條。
《國(guó)語辭典》:松木  拼音:sōng mù
松樹、松材。如:「這套桌椅是用松木制成的。」
《國(guó)語辭典》:近房  拼音:jìn fáng
同宗而血統(tǒng)關(guān)系較近的親戚。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三折:「上墳的是女兒和這侄兒,還是近房也那遠(yuǎn)房。」
《國(guó)語辭典》:借字  拼音:jiè zì
1.以同音字或近音字通用假借。參見「通假」條。
2.借貸財(cái)物的憑證,由出借人保存。也作「借據(jù)」、「借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