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山紋(山紋)
(1).古器物上狀如山形的花紋。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古銅器:“其製作,有云紋、雷紋、山紋、輕重雷紋、垂花雷紋、鱗紋?!?br />(2).山的褶皺紋路。 明 袁宏道 《乍晴即事》詩:“山紋斜界露,樹影拗枝橫?!?/div>
《國語辭典》:刺蹙  拼音:cì cù
1.庸碌繁忙的樣子。唐。李白古風(fēng)〉詩五九首之四○:「焉能與群雞,刺蹙爭一餐?!挂沧鳌复檀佟埂?br />2.刺繡。唐。孫棨北里志。王團(tuán)兒〉:「東鄰起樣裙腰闊,刺蹙黃金線幾條?」
《國語辭典》:褶皺(褶皺)  拼音:zhé zhòu
1.皮膚的皺紋。如:「老人臉上滿布的褶皺,似乎訴說著一生的風(fēng)霜?!?br />2.巖層受到作用力后,呈現(xiàn)彎曲的現(xiàn)象,此種構(gòu)造稱之褶皺。
《漢語大詞典》:胡皴
牛頷下松弛有皺紋的皮。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十:“ 楊樸 處士詩云:‘?dāng)?shù)箇胡皴徹骨乾,一壺村酒膠牙酸。’《南楚新聞》亦云:‘一楪氈根數(shù)十皴,盤中猶自有紅鱗?!恢鍨楹挝?,疑是餅餌之屬。” 明 郎瑛 《七修類稿續(xù)稿·辯證·皴》:“殊不知胡皴乃牛頷下之垂皮,對之酸酒, 楊 言其味之惡也?!?/div>
分類:松弛皺紋
《國語辭典》:縐紗(縐紗)  拼音:zhòu shā
一種絲織物,質(zhì)地疏細(xì),有摺紋??捎靡灾谱饕路?、頭巾、被面等。
《國語辭典》:魚尾紋(魚尾紋)  拼音:yú wěi wén
眼角的皺紋。如:「她笑起來的時候,眼角的魚尾紋清晰可見。」
《國語辭典》:餓紋(餓紋)  拼音:è wén
相術(shù)上認(rèn)為人鼻翼兩旁的令紋,如延伸入口者,命當(dāng)餓死,故稱此種紋為「餓紋」。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那眉下無眼觔,口頭有餓紋,到前面不是凍死,便是餓死的人也?!乖o名氏《漁樵記》第二折:「看了你這嘴臉口角頭餓紋,驢也跳不過去,你一世兒不能勾發(fā)跡?!?/div>
《漢語大詞典》:褶縐(褶縐)
衣服上的皺紋。說郛卷二一引 元 程棨 《三柳軒雜識》:“又有片玉長可八寸,闊三兩指,如刀有把,名抹衣。古帝王既御袍帶,以此抹腰,無褶縐?!?/div>
分類:衣服皺紋
《國語辭典》:縐布(縐布)  拼音:zhòu bù
一種棉織物,質(zhì)地疏細(xì),有摺紋。
《漢語大詞典》:縐綢(縐綢)
織有皺紋的綢子。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前頭那一個打著個大長的辮子,穿著件舊青縐綢寬袖子夾襖。”
分類:皺紋綢子
《漢語大詞典》:縐漫漫(縐漫漫)
形容布滿皺紋。 鄭振鐸 《中國俗文學(xué)史》第十章引 明 代民歌《破騌帽歌》:“思量無些個擺佈,只得借子一頂麻布頭巾。縐漫漫好像看墳個 董永 ,軟搭搭好像丁憂個 洞賓 ?!?/div>
分類:布滿皺紋
《漢語大詞典》:縐紙(縐紙)
一種有皺紋的薄紙。
分類:皺紋
《國語辭典》:皺胃(皺胃)  拼音:zhòu wèi
反芻類動物的第四個胃,因皺紋甚多而得名。前接重瓣胃,后連十二指腸。
《國語辭典》:皺巴巴(皺巴巴)  拼音:zhòu bā bā
皺紋多,不平整。如:「他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皺巴巴的鈔票?!?/div>
分類:皺紋
《國語辭典》:抬頭紋(抬頭紋)  拼音:tái tóu wén
額上皺紋。如:「人一上了年紀(jì),免不了會有抬頭紋。」
分類:皺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