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47,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后妃
詹事
徽號
母后
三后
貴妃
椒涂
武后
呂后
小祥
赤鳳
忌日
六馬
立后
坤德
《國語辭典》:后妃  拼音:hòu fēi
皇后與妃嬪?!对娊?jīng)。周南。關(guān)雎。序》:「關(guān)雎,后妃之德也。」《文選。班固。西都賦》:「后宮則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div>
《國語辭典》:詹事  拼音:zhān shì
職官名。漢代皇后太子宮皆置詹事,后專為太子屬官。掌管東宮內(nèi)外庶務(wù),歷代相沿。唐高宗時改稱為「端尹」,武則天時曾改稱為「宮尹」,旋均復(fù)舊。
《國語辭典》:徽號(徽號)  拼音:huī hào
1.古代旌旗的名號?!度龂?。卷二五。魏書。辛毗楊阜高堂隆傳。楊阜》:「隆又以為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br />2.表示尊敬和贊美的稱號?!稌x書。卷五三。列傳。憫懷太子》:「去年十二月,道文疾病困篤,父子之情,實(shí)相憐憫。于時表國家乞加徽號,不見聽許。疾病既篤,為之求請恩福,無有惡心?!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八回:「再看那署的款,卻都是連篇累牘,猶如徽號一般的別號?!?/div>
《國語辭典》:母后  拼音:mǔ hòu
古代皇帝對母親的稱呼?!度龂?。卷五。魏書。后妃傳。序》:「魏因漢法,母后之號,皆如舊制?!?/div>
《漢語大詞典》:三后
(1).三個君主或諸侯。古代天子、諸侯皆稱后。(1)指 禹 、 湯 、 文王 。《楚辭·離騷》:“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王逸 注:“后,君也,謂 禹湯 文王 也。”(2)指 太王 、 王季 、 文王 。《詩·大雅·下武》:“三后在天,王配於京?!?毛 傳:“三后, 大王 王季 文王 也?!?3)指 虞 、 夏 、 商 三代的君主。左傳·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於今為庶。” 杜預(yù) 注:“三后, 虞 、 夏 、 商 。”(4)指 禹 、 契 、 后稷 。《淮南子·人間訓(xùn)》:“古者溝防不修,水為民害, 禹 鑿龍門,辟 伊闕 ,平治水土,使民得陸處;百姓不親,五品不慎, 契 教以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妻之辨、長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 后稷 乃教之辟地墾草,糞土種穀,令百姓家給人足。故三后之后,無不王者,有陰德也?!?5)指 周公 、 君陳 、 畢公 。書·畢命:“惟 周公 克慎厥始,惟 君陳 克和厥中,惟 公 ( 畢公 )克成厥終。三后協(xié)心,同底于道?!?6)指 伯夷 、 禹 、 后稷 。書·呂刑:“乃命三后,恤功于民。 伯夷 降典,折民惟刑; 禹 平水土,主名山川; 稷 降播種,農(nóng)植嘉穀?!?7)指 夏桀 、 殷辛 、 周幽王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下及三后,媱妃亂主?!?張載 注:“三后, 夏 、 殷 、 周 也。” 劉良 注:“三后, 桀 、 紂 、 幽王 ?!?8)指 漢 之 宣帝 、 景帝 、 文帝 。《文選·陸機(jī)〈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三后始基,世武丕承?!?李善 注:“三后,謂 宣 、 景 、 文 也。”
(2).指 漢 代的三個皇后。《后漢書·王暢傳》:“三后生自 新野 ?!?李賢 注:“ 光烈皇后 、 和帝 陰后 、 鄧后 ,并 新野 人?!?/div>
《國語辭典》:貴妃(貴妃)  拼音:guì fēi
劉宋孝武帝時所設(shè)置的女官。位比相國,歷代多沿用其名。見《宋書。卷四一。后妃傳。序》。
《漢語大詞典》:椒涂(椒塗)
(1).用椒泥涂飾的道路。取芳香之意。《文選·曹植〈洛神賦〉》:“踐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呂向 注:“椒涂,以椒泥飾道也。” 晉 張協(xié) 《七命》:“遡蕙風(fēng)於衡薄,眷椒涂於瑤壇。”
(2).皇后居住的宮室。因用椒和泥涂壁,故名。《文選·顏延之〈宋之皇帝元皇后哀策文〉》:“蘭殿長陰,椒涂弛衛(wèi),嗚呼哀哉!” 呂向 注:“蘭殿、椒涂,后妃所居也……椒涂,以椒涂室也?!?南朝 齊 謝朓 《齊敬皇后哀策文》:“痛椒涂之先廓,哀 長信 之莫臨?!?宋 陸游 《賀皇帝表》:“寳運(yùn)紹開,椒涂首建?!?br />(3).指后妃。舊唐書·則天皇后紀(jì)論:“ 武后 奪嫡之謀也,振喉絶襁褓之兒,葅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清 趙翼 《題長椿寺九蓮菩薩畫像》詩:“深谷高陵何代無,徽聲終自冠椒涂。”
(4).古地名。《文選·揚(yáng)雄〈解嘲〉》:“今大 漢 左 東海 ,右 渠搜 ,前 番禺 ,后 椒涂 。” 李善 注引 應(yīng)劭 曰:“ 漁陽 之北界?!币槐咀鳌疤胀俊?。
《國語辭典》:武后  拼音:wǔ hòu
唐高宗皇后武則天。參見「武則天」條。
《國語辭典》:呂后(呂后)  拼音:lǚ hòu
漢高祖的皇后呂雉。生惠帝,惠帝崩,立少帝,臨朝稱制八年,大封外戚諸呂為侯。呂后崩,諸呂欲為亂,周勃、陳平等誅平。
《國語辭典》:小祥  拼音:xiǎo xiáng
父母喪禮周年的祭祀?!抖Y記。間傳》:「父母之喪,既虞卒哭,疏食水飲,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埂队魇烂餮浴>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況且孝未期年,于禮有礙。便要成親,且待小祥之后再議?!?/div>
《國語辭典》:大祥  拼音:dà xiáng
1.父母之喪滿二年時,所舉行的祭禮?!队讓W(xué)瓊林。卷三。疾病死喪類》:「期年曰小祥,兩期曰大祥?!?br />2.天象中變異的徵兆?!蹲髠鳌U压四辍罚骸膏嵵礊?zāi)也,里析告子產(chǎn)曰:『將有大祥?!弧?/div>
《漢語大詞典》:赤鳳(赤鳳)
(1).傳說中的神鳥。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虛詞》:“赤鳳來銜璽,青鳥入獻(xiàn)書。” 葉玉森 《太平洋歸舟中作》詩:“飛潛無主文鰩苦,升謫隨天赤鳳哀?!?br />(2). 漢成帝 皇后 趙飛燕 所通宮奴名。舊題 漢 伶玄 《趙飛燕外傳》:“后所通宮奴 燕赤鳳 者,雄捷能超觀閣,兼通昭儀?!焙蟪R杂髦盖榉?。 唐 李商隱 《可嘆》詩:“ 梁 家宅里 秦宮 入, 趙后 樓中 赤鳳 來?!?span id="qz9fqvy" class="book">《孽?;ā?/span>第二六回回目:“主婦索書,房中飛 赤鳳 。”
(3).樂曲名。即《赤鳳皇來》。 清 杜濬 《初聞燈船鼓吹歌》:“燭龍但恨天難夜,《赤鳳》從教晝不回?!?/div>
《國語辭典》:忌日  拼音:jì rì
1.人去世的日子?!抖Y記。祭義》:「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七:「我想今日是父親忌日,必得符箓超拔,故此到觀中,見你舅舅?!挂卜Q為「忌辰」。
2.不吉利的日子?!洱R民要術(shù)。卷一。種谷》:「凡九谷有忌日,種之不避其忌,則多傷敗?!?/div>
《漢語大詞典》:六馬(六馬)
(1).謂駕車之馬眾多。《書·五子之歌》:“予臨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孔穎達(dá) 疏:“經(jīng)傳之文,惟此言六馬。 漢 世此經(jīng)不傳,餘書多言駕四者。《春秋公羊》説天子駕六。毛詩説天子至大夫皆駕四。 許慎 案《王度記》云,天子駕六。 鄭玄 以周禮·校人養(yǎng)馬‘乘馬一師四圉’,四馬曰乘;《康王之誥》云:‘皆布乘朱黃’;以為天子駕四, 漢 世天子駕六,非常法也。然則此言馬多懼深,故舉六以言之。”荀子·勸學(xué):“ 伯牙 鼓琴,而六馬仰秣?!?span id="v944wz0" class="book">《太平御覽》卷九○六引尸子:“鹿走而無顧,六馬不能望其塵,謂不反顧也?!?span id="jaokhye" class="book">《列子·湯問》:“趣如吾,然后六轡可持,六馬可御?!?br />(2). 秦 以后,皇帝之車駕用六馬。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始皇 推終始五德之傳……衣服旄旌節(jié)旗皆上黑。數(shù)以六為紀(jì),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 漢 蔡邕 獨(dú)斷:“法駕,上所乘曰金根車,駕六馬,有五色?!?span id="nlzd994" class="book">《南史·宋紀(jì)》上:“ 晉帝 命帝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乘金根車,駕六馬?!被屎笮徐胄Q禮時亦駕六馬。宋書·禮志一:“蠶將生,擇吉日,皇后著十二笄,依 漢 魏 故事,衣青衣,乘油蓋云母安車,駕六馬?!?br />(3).六種類型之馬。周禮·夏官·校人:“辨六馬之屬: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齊馬一物,道馬一物,田馬一物,駑馬一物?!?鄭玄 注:“玉路駕種馬,戎路駕戎馬,金路駕齊馬,象路駕道馬,田路駕田馬,駑馬給宮中之役?!?/div>
《漢語大詞典》:立后(立後)
猶立嗣。 宋 岳珂 桯史·乾道受書禮:“臣已立后,乃區(qū)處家事,為不還計(jì)?!?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端明入冥:“金紫人怒方霽,曰:‘可與 駱氏 立后?!颐v衣導(dǎo)之以回,轉(zhuǎn)盼間, 駱 之父母皆在焉?!?br />冊立皇后。史記·孝文本紀(jì):“上為立后故,賜天下鰥寡、孤獨(dú)、窮困,及年八十已上、孤兒九歲已下,布、帛、米、肉各有數(shù)?!?/div>
《國語辭典》:坤德  拼音:kūn dé
婦德,尤指后妃之德。漢。李尤 漏刻銘:「昔在先圣,配天垂則。仰釐七曜,俯順坤德?!挂沧鳌竷?nèi)德」。
分類:皇后功德
《漢語大詞典》:坤載(坤載)
(1).謂大地能負(fù)載萬物。易·坤:“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孔穎達(dá) 疏:“以其廣厚,故能載物?!?宋 袁褧 《楓窗小牘》卷下:“夫結(jié)而為山,融而為谷,設(shè)險(xiǎn)阻於地理,資守距於國都,足以表坤載之無疆,示神州之大壯者也?!?br />(2).謂帝后功德博厚,如地之載育萬物。 宋 王安石 《慰太皇太后表》:“伏惟太皇太后功在帝圖,德齊坤載?!?宋 秦觀 《代賀太后生辰表》:“恭以皇太后德符坤載,位正母儀?!眳⒁姟?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