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47,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殿下
建立
詔令
將行
母儀
慈闈
山陵
三殿
中宮
妃子
三宮
梓宮
內(nèi)朝
王后
順成
《國語辭典》:殿下  拼音:diàn xià
1.對太子及諸王的尊稱。晉。王羲之 與會稽王箋:「殿下德冠宇內(nèi),以公室輔朝,最可直道行之?!鼓铣R。丘遲 與陳伯之書:「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總茲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br />2.殿階之下?!端螘?。卷九四。恩倖傳。序》:「東方朔為黃門侍郎,執(zhí)戟殿下?!埂堆θ寿F征遼事略》:「以手指殿下石獅子,約千斤已上?!?/div>
《國語辭典》:建立  拼音:jiàn lì
1.創(chuàng)立、設立?!稘h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朱博》:「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鴻業(yè)。」《水滸傳》第一一六回:「想起張順如此通靈顯圣,去涌金門外,靠西湖邊,建立廟宇,題名『金華太?!弧!?br />2.產(chǎn)生、形成。如:「因應語文程度測驗所需,主辦單位亟須建立題庫?!?/div>
《國語辭典》:詔令(詔令)  拼音:zhào lìng
1.皇帝的命令?!俄n非子。初見秦》:「土地廣而兵強,戰(zhàn)剋攻取,詔令天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又詔令太醫(yī)院有名醫(yī)人數(shù)個,到寓診視?!挂沧鳌冈t敕」。
2.文體名。是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發(fā)命令、文告的通稱。包括冊文、制、敕、詔、誥等。
《漢語大詞典》:將行(將行)
(1).率領(lǐng)隨從的人。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 中山 之相 樂池 ,以車百乘使 趙 ,選其客之有智能者,以為將行。”漢書·司馬相如傳下:“使 句芒 其將行兮,吾欲往乎南娭。” 顏師古 注:“將行,將領(lǐng)從行也?!?br />(2).官名。 秦 置。 漢景帝 時改為大長秋,掌皇后宮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將行, 秦 官。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大長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皇后卿也。”
《國語辭典》:母儀(母儀)  拼音:mǔ yí
為人母的典型軌范。《后漢書。卷一○?;屎蠹o上。光武郭皇后紀》:「郭主雖王家女,而好禮節(jié)儉,有母儀之德。」《三國演義》第四回:「皇太后教無母儀,統(tǒng)政荒亂,永樂太后暴崩,眾論惑焉?!?/div>
《漢語大詞典》:慈闈(慈闈)
亦作“ 慈幃 ”。亦作“ 慈帷 ”。
(1).舊時母親的代稱。 宋 張孝祥 《減字木蘭花·黃堅叟母夫人》詞:“慈闈生日,見説今年年九十。” 明 陸采 《明珠記·別母》:“承鳳詔須當遠出,別慈幃怎敢從容!” 清 李漁 《憐香伴·香詠》:“念煢煢久矣失瞻依,也自小將嚴父當慈幃?!?陳家英 《秋夜次秀元三妹韻兼呈伯兄》:“ 眉山 兄弟天涯別,應念慈帷老病侵?!?br />(2).封建時代以皇后母儀天下,故亦以稱皇后。 宋 梁燾 《立皇后孟氏制》:“明揚德閥之懿,簡在慈闈之公?!?/div>
《國語辭典》:山陵  拼音:shān líng
1.山岳岡陵?!抖Y記。月令》:「可以居高明,可以遠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處臺榭。」《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千人唱萬人和,山陵為之震動,川谷為之蕩波。」
2.指帝王?!稇?zhàn)國策。秦策五》:「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壽于朝生?!?br />3.帝王的墳墓。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祝盟》:「漢代山陵,哀策流文,周喪盛姬,內(nèi)史執(zhí)策?!?/div>
《國語辭典》:山陵崩  拼音:shān líng bēng
比喻帝王死亡?!稇?zhàn)國策。趙策四》:「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
《漢語大詞典》:三殿
(1).即 唐 大明宮 之 麟德殿 。玉海·宮室·唐三殿:“ 三殿 者, 麟德殿 也。一殿而有三面,故名。亦曰 三院 。結(jié)鄰 鬱儀樓 即 三殿 之東西廊也?!?唐 杜甫 《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詩:“詔從 三殿 去,碑到百蠻開?!?唐 韓愈 《李公墓志銘》:“十三年,公與 忠武軍 節(jié)度使司空 光顏 、 邠寧 節(jié)度使尚書 釗 ,俱來朝,上為之燕 三殿 。”
(2).指皇宮中的三大殿。亦借指皇宮。 宋 王安石 《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清 昭梿 嘯亭雜錄·國初定三院:“至 順治 戊戌,始復 明 制,改設 中和殿 、 保和殿 、 武英殿 、 文華殿 、 文淵閣 、 東閣 諸大學士名。 乾隆 戊辰,特旨罷 中和殿 大學士,改為 體仁閣 ,以配三殿三閣之名焉。”
(3). 宋 時太皇太后在世,與皇太后、皇后并稱三殿;若無太皇太后,則天子與太后、皇后亦稱三殿。 宋 錢愐 錢氏私志:“上同三殿徐登步輦還內(nèi)?!?宋 程大昌 演繁露·三宮三殿:“國朝有太皇太后時,并皇太后、皇后稱三殿,其后,乘輿行幸,奉太后,偕皇后以出,亦曰三殿?!?/div>
《漢語大詞典》:中宮
合乎五音中的宮級音階。管子·地員:“三七二十一尺而至於泉,呼音中宮,其泉黃而糗,流徙。”韓非子·外儲說右上:“疾呼中宮,徐呼中徵?!?/div>
《國語辭典》:妃子  拼音:fēi zǐ
皇帝的妾,地位次于皇后。
《國語辭典》:三宮(三宮)  拼音:sān gōng
1.明堂、辟雍、靈臺?!段倪x。張衡。東京賦》:「乃營三宮,布教頒常?!?br />2.諸侯的后宮?!抖Y記。祭義》:「卜三宮之夫人、世婦之吉者,使入蠶于蠶室?!?br />3.天子、太后、皇后?!稘h書。卷八六。王嘉傳》:「或物好,特賜其工,自貢獻宗廟三宮,猶不至此?!固啤n亷煿?。注:「三宮,天子、太后、皇后也?!?/div>
《漢語大詞典》:三雍
亦稱“ 三雍宮 ”。 漢 時對辟雍、明堂、靈臺的總稱。漢書·河間獻王傳:“ 武帝 時, 獻王 來朝,獻雅樂,對三雍宮及詔策所問三十餘事?!?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辟雍、明堂、靈臺也。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span id="nj14dw1" class="book">《后漢書·儒林傳上》:“ 中元 元年,初建三雍。 明帝 即位,親行其禮?!?唐 張繼 《河間獻王墓》詩:“頻求千古書連帙,獨對三雍策幾篇。”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肇建三雍陳禮樂,宮懸考擊聞鳴鼉?!?/div>
《國語辭典》:梓宮(梓宮)  拼音:zǐ gōng
皇帝的棺木。以梓木做成?!逗鬂h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太尉憙告謚南郊,司徒?奉安梓宮,司空魴將校復土。」《三國演義》第八五回:「孔明率眾官奉梓宮還成都,太子劉禪出城迎接靈柩,安于正殿之內(nèi)?!?/div>
《國語辭典》:內(nèi)朝(內(nèi)朝)  拼音:nèi cháo
1.周代天子、諸侯朝見臣子分內(nèi)外朝,內(nèi)朝有二:一在路寢之庭?!抖Y記。文王世子》:「公族朝于內(nèi)朝,內(nèi)親也?!挂卜Q為「燕朝」。一在路門外?!抖Y記。玉藻》:「朝服以日視朝于內(nèi)朝?!?br />2.中宮,皇后的住處?!逗鬂h書。卷一○?;屎蠹o上。和熹鄧皇后紀》:「正位內(nèi)朝,流化四海?!?/div>
《國語辭典》:王后  拼音:wáng hòu
帝王的正妻?!吨芏Y。天官。內(nèi)宰》:「上春,詔王后帥六宮之人,而生穜稑之種,而獻之于王?!埂度龂?。卷五。魏書。后妃傳。序》:「太祖建國,始命王后,其下五等:有夫人,有昭儀,有倢伃,有容華,有美人?!?/div>
《漢語大詞典》:順成(順成)
(1).謂順理而成功。左傳·宣公十二年:“執(zhí)事順成為臧,逆為否?!?杜預 注:“今 彘子 逆命不順成,故應否臧之兇?!?楊伯峻 注:“凡行事,順其道而行以有成則為善。”
(2).順承天施而成功。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坤則順成,星軒潤飾?!?李善 注:“《韓詩》曰:‘淑女奉順坤德,成其紀綱?!卑矗吮扔骰屎箜槼械刍室猿晒?。
(3).謂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收。禮記·郊特牲:“四方年不順成,八蠟不通,以謹民財也?!?孔穎達 疏:“謂四方之內(nèi),年穀不得和順成熟,則當方八蠟之神,不得與諸方通祭?!?唐 劉禹錫 《為京兆韋尹謝許折糴表》:“伏以圣明在上,風雨應時。順成之年,穀糴常賤。”金史·孝友傳序:“然以 唐 虞 之世,‘黎民阻飢’不免以命 稷 ,‘百姓不親、五品不遜’不免以命 契 ,是以知順成之不可必,猶孝友之不易得也?!?br />(4).順序成章。指樂音流暢。禮記·樂記:“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 孔穎達 疏:“君上如寬裕厚重,則樂音順序而利諧動作,故民皆應之而慈愛也?!?孫希旦 集解:“順成者,以順而成?!?br />(5). 元 朝郊祀樂章名。 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元史五·禮樂志三:“亞終獻酌獻,仍有舊曲,改名《肅寧》。注云:‘舊名《順成》?!?br />(6). 三國 魏 女官名。三國志·魏志·后妃傳序:“ 魏 因 漢 法,母后之號,皆如舊制,自夫人以下,世有增損…… 文帝 增貴嬪、淑媛、脩容、順成、良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