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申憲
承題
陳辯
申辯
手摺
理由書
辯護權
申治
鳴悃
《漢語大詞典》:申憲(申憲)
(1).繩之以法;依法處理。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guī)箴:“ 漢武帝 乳母嘗於外犯事,帝欲申憲。乳母求救 東方朔 。”
(2).申述法令。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申憲述兵,則有律令法制?!?br />(3).猶呈報。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繳憑》:“理合具由申憲,轉繳施行?!?/div>
《國語辭典》:承題(承題)  拼音:chéng tí
八股文的第二股,承接破題,對題目進一步解說,稱為「承題」。
《漢語大詞典》:陳辯(陳辯)
申述辯白。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七:“那時候我正在那兒,我已經(jīng)醒了一大半,被兩位同學扶著,要我在校長面前陳辯?!?/div>
分類:申述辯白
《國語辭典》:申辯(申辯)  拼音:shēn biàn
根據(jù)事實或理由加以辯解?!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五:「當日一時急促中事,又沒個把柄,無可申辯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三》:「問官申辯百端,終以為南山可移,此案不動。」
《漢語大詞典》:手摺
1.舊時隨手記事或申述意見、稟陳公事的折子。 明 戚繼光 《練兵實紀雜集·將官到任寶鑒》:“乃將錢糧兵馬城池地里各文冊,于案牘中擇出,粗涉一過,先取大數(shù),抄為手摺,常在袖中。”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閑話》:“好,好!下官寫有手摺,明日取出奉送罷?!?span id="tsnqb9g" class="book">《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一回:“他自己拿嘴説,那個朋友拿筆寫。寫了又寫,改了又改,足足弄了十六個鐘頭,好容易寫了一個手摺。”
2.舊時商業(yè)上記載交易的折子。
《國語辭典》:理由書(理由書)  拼音:lǐ yóu shū
申述理由的文書。如:「你為什么這樣做,寫一份理由書來?!?/div>
《漢語大詞典》:辯護權
被告人對被控告的內容進行申述、辯解的權利。
《漢語大詞典》:申治
謂申述情由,請求處治。新唐書·王晙傳:“始,二 張 之誣 魏元忠 , 晙 獨上疏申治?!?/div>
《漢語大詞典》:鳴悃(鳴悃)
申述至誠的心意。 清 黃六鴻 《?;萑珪ん呤恕む]稟帖》:“敢先具稟鳴悃,伏祈慈鑒?!?/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