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前369—前286,一說約前368—前268
【介紹】:
即莊周。戰(zhàn)國時宋國蒙人。嘗為蒙漆園吏。后居家講學、著書。家貧,嘗貸粟于監(jiān)河侯。楚威王聞其賢,兩次遣使厚幣往聘。周以寓言作譬,愿逍遙物外,卻楚王之聘。其妻死,周鼓盆而歌?;菔榱合啵芤曄辔蝗绺?。多次與惠施辯論。學祖老子,發(fā)展“道法自然”之精微,以為“道”乃“自本自根”,“先天地生”,看到一切均處“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之中。主張齊物我,一是非,安時處順。今存《莊子》,學者認為其中內篇為莊周自作,外雜篇乃其后學所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91—1187
【介紹】:
宋洛陽人,字子和,號白云先生。郭忠孝子。傳其父學,隱居陜州長楊山中。孝宗乾道中,旌召不起,賜號沖晦處士,命所在州郡歲時致禮存問,封頤正先生。對《易》學發(fā)明精到。淳熙初,學者集其父子與二程、張載、游酢、楊時七家為《大易粹言》。又有《郭氏傳家易說》。
全宋文·卷四○○八郭雍(一○九一——一一八七),字子和,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忠孝子。傳其父學,隱居峽州,號白云先生。乾道五年旌召不起,賜號沖晦處士。淳熙中更封頤正先生,令部使者遣官就問。淳熙十四年卒,年九十七。雍精于《易》,又通兵家、醫(yī)家之學。著有《傳家易說》十一卷(存)、《中庸說》一卷、《沖晦郭氏兵學》七卷、《傷寒補亡論》二十卷(存)。見《宋史》卷二○二、二○七及四五九本傳,《宋元學案》卷二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01—1147
【介紹】:
宋建州崇安人,字彥沖,號屏山,一號病翁。劉韐子。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與胡憲、劉勉之為道義交。深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卒謚文靖。有《屏山集》。
全宋詩劉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彥沖,號病翁,崇安(今屬福建)人。韐仲子。以蔭補承務郎,辟為真定府幕屬。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興化軍(本集卷五《送張當世序》)。后以疾退居故鄉(xiāng)屏山,學者稱為屏山先生,朱熹嘗從其問學。紹興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遺著由其子玶編為《屏山集》二十卷,胡憲為之序,朱熹跋?!?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三四有傳。 劉子翚詩,以明正德七年劉澤刻本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鈺秋柯草堂刊本(簡稱李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二五五劉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彥沖,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韐子,子羽弟。以父任補官,靖康元年辟為真定府幕屬。二年父死國難,服除,除興化軍通判。紹興二年秩滿,以執(zhí)喪致羸疾,不堪吏責,辭歸武夷山,不出者十七年,專事講學,尤深于《易》。與游者皆海內知名士。與朱熹父松友善,熹奉父命及門受業(yè)。紹興十七年卒,年四十七。有《屏山集》二十卷傳世。見《宋儒文靖公劉屏山先生實錄》(《劉氏傳忠錄續(xù)編》卷三),朱熹《屏山先生劉公墓表》(《朱文公文集》卷九○),《宋史》卷四三四《劉子翚傳》。
人物簡介
簡介字通妙,一字道妙,號長生子。東萊(今山東掖縣)人,全真道隨山派創(chuàng)派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金道士。東萊人,字通妙,號長生子。事母至孝,師王哲,得其傳,注有《黃庭》、《道德》、《清凈》等經(jīng)。一日鳴鼓集眾,告以去期,乃曲肱而逝。贈長生輔化明德真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福州長溪人,字質夫。理宗寶慶二年進士。為融州教授。潛心理學,身體力行,多所自得。學者稱為鄉(xiāng)先生。有《易說》。
人物簡介
全宋詩王子昭,名斗祥,以字行,嘉定(今屬上海)人。寧宗嘉定間始創(chuàng)學宮,首捐己田,以贍學。學者稱東郊先生。度宗咸淳中為本縣學正。元初,辟為吳郡學道書院山長。事見清康熙《嘉定縣志》卷一五、光緒《寶山縣志》卷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495—1563
【介紹】: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純叔,號海峰,晚號龍峰,吳一鵬子。嘉靖八年進士。授臺州推官,擢廣平通判,歷官至湖廣參政。被讒免官。漫游山水而歸。東南倭患嚴重之際,每為地方官出謀劃策。病《宋史》蕪雜,欲加刪潤,稿未就而卒。善書法。文章弘衍浩博,詩尤工。有《玉涵堂稿》。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純叔,尚書一鵬子。嘉靖己丑進士,改庶吉士授工部主事以光祿寺丞出為湖廣參議提督太和山有玉涵堂槁
維基吳子孝(1496年—1563年),字純叔,號海峰,晚年更號龍峰,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人,民籍。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九十七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會試第十九名,登第三甲第二十二名進士。考選翰林院庶吉士,出為臺州府推官,遷廣平府通判,擢升南京吏部文選司主事,乞終養(yǎng)歸。后起補禮部精膳司主事,二十四年九月升光祿寺寺丞,二十七年三月升湖廣右參議,分守下荊南道、提督太和山。卒后學者私謚曰“真毅先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文垣,號東宿,又號生生子。初為名醫(yī)汪機再傳弟子,后訪師江浙,以醫(yī)術游于公卿間。所著《赤水玄珠》,辨古今病證名稱相混之處,極為明晰。又有《醫(yī)旨緒余》、《孫文垣醫(yī)案》、《痘診心印》等。所論皆有特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63—1606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字季思,號陶庵,歸有光子。萬歷十九年舉人。會試下第后,棄舉業(yè),退居江村,吟詠為樂。與無錫高攀龍、嘉善吳志遠友善,學者稱清遠先生。有《陶庵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季思,太仆寺丞有光子。萬歷辛邜舉人,崇禎初追贈翰林待詔。有陶庵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蘇金壇人,字仲英,自號羼提道人,又號無生子。秦德澄妻。年二十余守寡。工詩,善書畫,尤擅小詞及沒骨花鳥。有《古香亭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