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維基
董天錫(1473年—?),字壽甫,號璜溪,江西贛州府寧都縣人,官籍。江西鄉(xiāng)試第八十五名,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二甲十四名進士。官刑部主事,升員外、郎中,后升職青州府知府,當時青州發(fā)生蝗災,天錫減免賦稅,發(fā)放救濟糧,百姓大安。正德六年(1511年)二月升任山東鹽運使,丁憂歸。服闋,十一年九月補兩浙都轉運鹽使司運使。十六年正月升四川左參政,嘉靖二年(1523年)十二月升本布政司右布政使,轉貴州左布政使,晉大理寺卿。十八年閏七月起用為南京大理寺卿。
陳璜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陳璜(1481年—?),字佩之,江西饒州府鄱陽縣人,軍籍。江西鄉(xiāng)試第四十八名舉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會試第三百六十五名,登第二甲第二十六名進士。
王璜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王璜(1485年—?),字廷實,直隸大名府浚縣人,軍籍。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會試第十五名,登第三甲第二百零五名進士。嘉靖二年(1523年)五月選授陜西道試監(jiān)察御史,巡按浙江,六年九月考察,以酷暴黜職為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虹玉。以存何念、接何人、行何事、讀何書、吐何語五者自檢。與同州吳慎等會講紫陽書院,教人亦以德行為主,學者稱誠齋先生。有《近思錄發(fā)明》、《小學發(fā)明》。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廷璜,南安人。嘉靖庚戌會試第一自禮部儀制主事歷光祿寺丞吏部稽勛郎中有錦泉文集
維基
傅夏器(1509年—1594年),字廷璜,號錦泉,學者稱錦田先生,福建南安人,軍籍,進士出身。嘉靖十年(1531年)中辛卯科福建鄉(xiāng)試第六名。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科會試第一(會元),登第二甲第九名進士。歷官禮部郎中,遷光祿寺丞,改吏部稽勛司郎中。
任璜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任璜(1507年—?年),字伯玉,陜西西安府臨潼縣人,民籍。辛卯陜西鄉(xiāng)試第三十二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科會試第一百七十名,三甲十三名進士。初授成都府推官,二十七年十一月行取吏科給事中。以母老乞歸養(yǎng),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益都人,字于渭,一字伯玉,號礎石,別號元素。萬歷十四年進士。由司農郎出守西安。對織造、開礦、宗譜、河渠等多有建議,官至通政司左參議。有《大云集》。(《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七九《古今圖書集成》氏族典卷二〇九)
維基
曹璜(1562年—?),字維章,又字于渭,號礎石,山東青州府益都縣人,民籍。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山東鄉(xiāng)試五十五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一百五名,廷試二甲四十三名進士。工部觀政,授戶部主事,由戶部郎中出為西安府知府,巡行阡陌,一仆一馬,人不知其為守也。兩入覲,不持一物饋諸貴人。二十六年(1598年)擢湖廣提學副使,以父病乞歸,三十年,起陜西副使兼右參議,改福建副使。再起光祿少卿,辭不獲,改通政司右參議。明年春,奉使還里,遂請休。再遷左參議,五疏乞休歸。會里中大饑,人相食,上疏草奏,歷寫流亡餓殍困苦狀,凡五千言,繪其圖欲上之,而病不果。臨終敕家人棺斂喪事務從儉樸,勿受吊賻,曰始時如何來,今復如何去。遂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68—1647 【介紹】: 明應天府上元人,字考叔。出身孤貧,賣畫為生。善山水、花卉、佛像,宗宋人,不襲粉本,所畫均無雷同,每月必畫大士像施給寺院。書師《黃庭經》。詩亦清迥絕俗。天啟七年嘗與校胡正言《十竹齋書畫譜》。

人物簡介

維基
項鼎鉉(1574年—1619年),字孟璜,初字稚玉,號扈虛。秀水縣(今浙江嘉興)人。項鼎鉉生于書香世家,“詩文雄奇,時人無與抗手”,娶沈德符之妹沈瑤華為妻。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選庶吉士,因“中飛語”去官,于是不再出仕。與李日華好友,二人交往頻繁,項鼎鉉在李氏生前就曾拜讀過《味水軒日記》。曾購得《蘇軾書廬山寶書》,惜毀于大火。萬歷四十七年(1619)項鼎鉉卒。著有《呼桓日記》。

人物簡介

維基
郭士望(16世紀—17世紀),字應璜,號天谷,湖廣黃州府蘄水縣人。郭士望是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的湖廣鄉(xiāng)試解元,次年(1604年)聯捷進士,獲授行人;三十七年(1609年)轉任禮部祠祭司主事在順天府負責監(jiān)考鄉(xiāng)試,四十年(1612年)時則以吏部考功司員外郎到山西監(jiān)考鄉(xiāng)試,再改任福建按察使。他生平簡樸,相貌英偉,學識豐富,文章瑰麗,有《應璜卷懷》二集流傳,死后在鄉(xiāng)賢祠祭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85—1645 【介紹】: 明浙江烏程人,初名以介,字于石,號石公,后改今名,字寶忠。崇禎十六年進士。官徽州府推官。南明弘光朝廷覆亡后,金聲舉兵于清溪,璜起兵應之,以拒清兵。城破,自剄死。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初名以介,字于石,烏程人。崇禎癸未進士,除徽州府推官有貞石堂集
維基
溫璜(1585年—1645年),初名以介,字于石,后改寶忠,浙江烏程縣(今屬湖州市)人。明末官員,崇禎末科進士。官至徽州府推官。清軍攻破南京后,溫璜率民兵自守,徽州城陷落,自刎殉國。溫璜久為諸生,崇禎九年(1636年)舉丙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十一名,崇禎十六年(1643年)登進士。授徽州府推官。方才蒞任,北京已陷。溫璜聞訊后,緊急訓練民兵,以為保障。次年,南京也陷落敵手。知府秦祖襄及其他僚屬各自逃遁。溫璜攝理官印,安撫士民。及金聲在績溪舉兵之時,溫璜與其互為犄角,并輸送軍餉給其軍,將自己家屬轉移到村舍。不久,金聲兵敗,清軍大兵已至,溫璜嚴防自守。不料卸任御史黃澍通敵,獻城求榮。溫璜逃回村舍,手刃妻子茅氏及長女,隨即自刎身死。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謚忠烈。
嚴兆璜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嚴兆璜,廣東廣州府新會縣民籍。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次年授官浙江德清縣知縣。

人物簡介

維基
楊錫璜,字嬰孺,福建晉江縣人,同進士出身。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福建鄉(xiāng)試四十三名舉人,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進士,授金壇縣知縣,后改即墨縣知縣,后因得罪官員,被改任徐州判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01—1676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海寧人,初名繼佑,字伊璜,一字敬修,號輿齋,晚號釣叟,或稱釣史。游粵時或隱名為左尹,別號非人氏,學者稱東山先生。明崇禎六年舉人。南明魯王授以兵部職方主事,后回里講學。以曾名列參校南潯莊氏所修《明史》,被捕。相傳得昔年曾予資助之將軍吳六奇奏辨,得免。有《罪惟錄》、《國壽錄》、《東山國語》等。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三
查繼佐,字伊璜,號與齋,又號左尹,海寧人。明崇禎癸酉舉人。有《敬修堂集》。

人物簡介

維基
宋璜(1602年—1654年),字玉仲,號答昊,山東登州府萊陽縣人,明末清初官員。崇禎九年(1636年)丙子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禮部觀政,授浙江杭州府推官。威望岳岳,人不敢犯,杭倅某署邑篆,有貪墨之稱。夜懷兼金為餉,公正色拒之。壬午分校,得士七人,皆名下士。富賈汪某,兄弟相仇,訟三十年不決,公以一械共關之,人各一手,語吏曰:“匝月后破械訊之”。兩人者,臥起便溺,晝夜與居,越三日,請公悔罪。公曉之曰:兄弟猶如手足也,吾今為爾聯之。兩人叩頭出血,流涕而去,遂和好如初。丙戌北闈鄉(xiāng)試,公適司理京府,通州士楊士炌兄弟三人同號舍,少京兆(順天府府丞)疑其有私,題參褫革,付公訊鞠,公曰此恒事耳,力白其無他,趙公不悅,公執(zhí)愈堅。三人卒無事,后皆進士高第,為顯官,而士炌領鄉(xiāng)薦第一焉。公亢直剛毅,與人交,片言相許,不惜傾身以之,少有不合,雖貴勢必謝絕之。以故與世寡偕,郁郁不得志而歿焉。亦其天性然也。邑有公事,不憚力請,至今人思其庇焉。宋璜官至兵部職方司員外郎,明亡后避居江南松江葉紹袁家,后回鄉(xiāng),卒于順治十一名(1654年),年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