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瑞應(瑞應)  拼音:ruì yìng
相傳王者至德,能感動天地,于是有珍異的東西出現(xiàn),為吉祥的感應,稱為「瑞應」。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唐。孔穎達。正義:「龜龍白虎,并為瑞應?!埂独m(xù)漢書志。第二五。百官志二》:「凡國有瑞應、災異,掌記之。」
《分類字錦》:王者瑞應(王者瑞應)
漢書谷永傳龍:陽德由小之大。故為王者瑞應。
分類:
《漢語大詞典》:瑞應泉(瑞應泉)
泉名。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瑞應泉:“ 湖州 長興州 金沙泉 , 唐 時用此水造紫筍茶進貢,泉不常出,有司具牲牢祭之,始得水,事訖即涸。 宋 季屢加浚治,泉迄不出。 至元 十五年歲戊寅,中書省遣官致祭,一夕水溢,可溉田千畝,遂賜名 瑞應泉 ?!?/div>
分類:泉名
《分類字錦》:瑞應西成(瑞應西成)
宋史·樂志》:嘉彼合穎,致貢升平。異標南畝,瑞應西成。德至于地,皇祇效靈。和同之象,煥發(fā)祥經。
分類:嘉禾
《漢語大詞典》:瑞應車(瑞應車)
象征祥瑞之車。《漢書·禮樂志》“象載瑜” 唐 顏師古 注:“象載,象輿也。山出象輿,瑞應車也。” 宋 洪邁 容齋三筆·象載瑜:“《景星》章云:‘象載昭庭’……按樂章詞意,正指瑞應車,言昭列於庭下耳。”參見“ 山車 ”。
《漢語大詞典》:山車(山車)
(1).傳說帝王有德,天下太平,則山車出現(xiàn),古代以為祥瑞之物。《禮記·禮運》“山出器車” 孔穎達 疏引《禮緯斗威儀》:“‘其政大平,山車垂鉤?!⒃疲骸杰嚕匀恢?;垂鉤,不揉治而自圓曲。’”太平御覽卷七七三引《孝經援神契》:“ 虞舜 德盛於山陵,故山車出。山者,自然之物也,山藏之精。”《后漢書·輿服志上》:“ 秦 并天下,閲三代之禮,或曰 殷 瑞山車,金根之色?!?劉昭 注:“ 殷 人以為大路,於是 始皇 作金根之車。 殷 曰(乘)﹝桑﹞根, 秦 改曰金根。” 晉 王嘉 拾遺記·軒轅黃帝:“﹝ 軒轅黃帝 ﹞泛河沉璧,有澤馬羣鳴,山車滿野。”宋書·符瑞志下:“山車者,山藏之精也。不藏金玉,山澤以時,通山海之饒,以給天下,則山成其車?!?span id="ot97rxo"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五》:“玉輅,禋祀所用……昔 成湯 用而郊祀,因有山車之瑞,亦謂桑根車。”
(2).一種有棚的車。資治通鑒·唐肅宗至德元年:“初,上皇每酺宴,先設太常雅樂坐部、立部,繼以鼓吹、胡樂、教坊、府縣散樂、雜戲,又以山車、陸船載樂往來?!?胡三省 注:“山車者,車上施棚閣,加以綵繒,為山林之狀?!?span id="ww7lzpv" class="book">《宋史·禮志十六》:“是歲,東封 泰山 ,所過州府,上御子城門樓,設山車、綵船載樂,從臣侍坐,本州父老、進奉使、蕃客悉預?!?/div>
《分類字錦》:瑞應巢蓮(瑞應巢蓮)
宋史·樂志》:圣德昭宣,神龜出焉。載白其色,或游于川。名符在沼,瑞應巢蓮。登歌丹陛,紀異靈篇。
分類:諸瑞
《分類字錦》:鏤瑞應圖(鏤瑞應圖)
古今注》:孫亮作流離屏風,鏤作瑞應圖,凡一百二十種。
分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