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彭獻忠 朝代:中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66—817 【介紹】: 唐京兆三原人,字琦夫?;鹿佟5伦诮ㄖ腥耆雽m,累遷內(nèi)謁者監(jiān)。貞元二十年,充教坊使。憲宗元和元年,封襄武縣男。三年,授左神策軍副使。六年,知內(nèi)侍省事。官至左神策護軍中尉。
史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史書(1447年—?),字獻忠,陜西平?jīng)龈疀苤蒽`臺縣人,民籍。進士出身。早年出身國子生,后中舉陜西鄉(xiāng)試第九名。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會試第三十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四十三名。
李墀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墀(1478年—?年),字獻忠,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民籍。治《易經(jīng)》,行一,由縣學生中式甲子科(1504年)福建鄉(xiāng)試第八十九名舉人,年三十一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二百八名,第三甲第七名進士。授南京大理寺評事,升署寺副,十三年正月升四川按察司僉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83—1559 【介紹】: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伯臣,號長谷。嘉靖四年舉人。屢應會試不第。官奉化知縣,節(jié)用平稅,減役防水,增學官之田為膏粥費。謝政后居吳興。與何良俊、董宜陽、張之象俱以文章氣節(jié)名,時稱四賢。工詩善書。著書數(shù)百卷,門人私謚貞憲先生。有《百家唐詩》、《六朝聲偶集》、《樂府原》、《吳興掌故》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伯臣,松江華亭人。嘉靖乙酉舉人官奉化知縣有長谷集
陳表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陳表(1490年—?),字獻忠,號草池,云南前衛(wèi)軍籍,湖廣安鄉(xiāng)縣人。行二,治《書經(jīng)》,正德二年(1507年)云貴鄉(xiāng)試第二十三名舉人,年三十四歲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會試第三百二十五名,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五名進士。嘉靖八年(1529年)官直隸丹陽縣知縣,十二年六月擢授浙江道試監(jiān)察御史,巡按南直隸廬州、鳳陽等府,清理漕運,疏通河渠,十五年以病致仕。
徐廷杰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徐廷杰(1493年—?年),字獻忠,浙江溫州府永嘉縣人。治《詩經(jīng)》,行三,由縣學生中式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二十三名舉人,年三十一歲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會試第一百十三名,第二甲第六十六名進士。官至山東按察司巡海道僉事,十二年九月因賑濟饑民失察,貶為福建市舶司提舉。
胡獻忠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徽州府婺源人,號六六道人。有《大統(tǒng)皇歷經(jīng)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上虞人,字獻忠,號海門。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泰興知縣。未滿考即罷歸。有《海門集》、《草言》、傳奇《四喜記》。
維基
謝讜(1512年—1569年),字獻忠,號海門,浙江紹興府上虞縣人,詩人。嘉靖十六年(1537年)丁酉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七十七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會試第一百十四名,三甲第一百二十六名進士。授直隸泰興縣知縣,不久去官。在家鄉(xiāng)荷葉山中建“白鷗莊”,有《海門集草言》行于世。
《韻府拾遺 東韻》:獻忠(獻忠)
曹植表:是以敢冒其丑而獻其忠。
分類:獻忠
《國語辭典》:張獻忠(張獻忠)  拼音:zhāng xiàn zhōng
人名。明朝末年延安府(治今陜西膚施縣)人,生卒年不詳。陰謀多智。崇禎年間占據(jù)武昌,攻陷成都,僭號稱大西國王,所過之處屠殺慘烈,后為清軍所殺。
《漢語大詞典》:獻納(獻納)
(1).指獻忠言供采納。 漢 班固 《〈兩都賦〉序》:“故言語侍從之臣,若 司馬相如 ……之屬,朝夕論思,日月獻納?!?span id="pia6qyg" class="book">《舊唐書·玄宗紀論》:“昌言嘉謨,日聞於獻納?!?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景祐三年》:“賞之使諫,尚恐不言,罪其敢言,孰肯獻納!”
(2).指獻納忠言之官,獻納臣。 宋 曾鞏 《館閣送錢純老知婺州》詩序:“其文章學問有過人者,宜在天子左右與訪問、任獻納。”
(3).祀奉。漢書·夏侯勝傳:“有司遂請尊 孝武帝廟 為 世宗廟 ,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天子世世獻納,以明盛德。”
(4).奉獻;進貢。宋史·富弼傳:“自古唯 唐高祖 借兵於 突厥 ,當時贈遺,或稱獻納。”《水滸傳》第五十回:“﹝ 李逵 ﹞叫小嘍囉牽了有的馬匹,把莊里一應有的財賦,捎搭有四五十馱……卻回來獻納?!?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四章第四節(jié):“大國對小國,不是攻伐,便是迫令獻納和賄賂?!?/div>
《國語辭典》:負暄(負暄)  拼音:fù xuān
語本《列子。楊朱》:「負日之暄,人莫知者?!菇邮苋展馄貢?。唐。杜甫西閣曝日〉詩:「凜冽倦玄冬,負暄嗜飛閣?!埂都t樓夢》第五三回:「命人在廳柱下石磯上太陽中鋪鋪了一個大狼皮褥子,負喧閒看各子弟們來領取年物?!?/div>
《漢語大詞典》:進忠(進忠)
奉獻忠誠。 唐 崔損 《凌煙閣圖功臣賦》:“風存正直,色形恭儉,若進忠以欲諫,如率禮而有檢。”
《漢語大詞典》:獻納臣(獻納臣)
進獻忠言之臣。 唐 王維 《送邱為落第歸江東》詩:“知 禰 ( 禰衡 )不能薦,羞稱獻納臣?!?/div>
《漢語大詞典》:貢忠(貢忠)
貢獻忠心。 唐 柳宗元 《佩韋賦》:“思貢忠于明后兮,振教導乎遐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