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0詞典 8分類詞匯 72
《漢語大詞典》:三犯
(1).三度觸犯。南齊書·天文志下:“﹝ 永明 五年五月﹞庚子,太白三犯畢左股第一星西南一尺?!?br />(2).三度犯法。新唐書·食貨志四:“ 大中 初,鹽鐵轉(zhuǎn)運(yùn)使 裴休 著條約:私鬻三犯皆三百斤,乃論死。”元史·太宗紀(jì):“再犯,笞;三犯,杖;四犯,論死?!?br />(3).詞曲中犯調(diào)的一種。一首詞曲中宮調(diào)或句法犯三調(diào)者謂之三犯,如《三犯渡江云》。 宋 張炎 詞源·原序:“ 美成 諸人又復(fù)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宮換羽為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為之,其曲遂繁?!眳⒁姟?犯調(diào) ”。
《國語辭典》:犯調(diào)(犯調(diào))  拼音:fàn diào
詞曲在歌唱時(shí),假借別調(diào)作腔,稱為「犯調(diào)」。可分為二種:一、犯別調(diào)的音律,如姜夔的凄涼犯。二、犯別調(diào)的句子,如劉過的四犯剪梅花。
《國語辭典》:犯奸  拼音:fàn jiān
作奸犯法。《醒世姻緣傳》第六回:「近日又搭識(shí)了一個(gè)監(jiān)門前住的私窠子,與他使錢犯奸?!?/div>
《漢語大詞典》:蠢類(蠢類)
愚蠢的一伙。指犯法者。 唐 劉禹錫 《代賀赦吳少誠復(fù)官爵表》:“敷鴻霈而覃及蠢類,鼓仁風(fēng)而臻於大和?!?/div>
《漢語大詞典》:贓犯(贓犯)
分類:貪污犯法
《漢語大詞典》:巧法
(1).取巧以避免觸犯法令;枉法,玩弄法令。史記·平準(zhǔn)書:“行者齎,居者送,中外騷擾而相奉,百姓抏弊以巧法,財(cái)賂衰耗而不贍?!?漢 王充 論衡·程材:“長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為己,勉赴權(quán)利?!?清 方苞 《獄中雜記》:“凡殺人獄辭無謀,故者,經(jīng)秋審入矜疑,即免死,吏因以巧法?!?br />(2).巧妙的方法。 魯迅 《華蓋集·我的“籍”和“系”》:“我們的乏的古人想了幾千年,得到一個(gè)制馭別人的巧法:可壓服的將他壓服,否則將他抬高。”
《漢語大詞典》:賣私(賣私)
指販賣私鹽。封建時(shí)代,鹽屬官營,私賣者犯法。清史稿·食貨志四:“時(shí)鹽課惟 廣東 、 云南 常缺額……嗣將排商費(fèi)萬餘兩入正課,舉報(bào)殷戶以充場(chǎng)埠各長商,而場(chǎng)商貲薄,不能盡數(shù)收買,致場(chǎng)多賣私?!?何云祥 《嫂嫂》:“我插了句:‘賣私的還有嗎?’……‘那是解放前二年,我家遭年荒,沒米下鍋,爹沒法子,才典了僅有的一畝地,去販私鹽?!?/div>
《漢語大詞典》:遠(yuǎn)刑(遠(yuǎn)刑)
(1).不用刑。 漢 班固 《白虎通·姓名》:“ 皋陶 典刑不表姓,言天任德遠(yuǎn)刑?!?br />(2).不犯法。晉書·郤詵傳:“是故寡過而遠(yuǎn)刑,知恥以近禮?!?/div>
《漢語大詞典》:收孥
亦作“ 收帑 ”。 古時(shí),一人犯法,妻子連坐,沒為官奴婢,謂之收孥。史記·商君列傳:“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司馬貞 索隱:“以言懈怠不事事之人而貧者,則糾舉而收録其妻子,沒為官奴婢?!?漢 桓寬 鹽鐵論·周秦:“ 紂 為炮烙之刑,而 秦 有收帑之法?!?span id="l8ol94i" class="book">《后漢書·楊終傳》:“ 太宗 至仁,除去收孥?!?/div>
《漢語大詞典》:干戾
謂觸犯法令而獲罪。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著議第六》:“以 孔子 之為儒,而不高語前哲王,恐蔑本朝以干戾也。”
《漢語大詞典》:犯罰(犯罰)
犯法受罰。《宋書·樂志四》:“不勝釂祀誠,至令犯罰艱。君必欲加誅,乞使知罪諐?!?/div>
分類:犯法受罰
《漢語大詞典》:罹法
觸犯法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馀外傳:“吾為帝統(tǒng)治水土,調(diào)民安居,使得其所。今乃罹法如斯,此吾德薄不能化民證也?!?span id="wqjyqzy" class="book">《新唐書·食貨志五》:“太學(xué)高第,諸州進(jìn)士,拔十取五,猶有犯禁罹法者?!?/div>
《漢語大詞典》:辟就
(1).謂親貴者犯法,必曲法庇之,使避懲罰;疏賤者無罪,定鍛煉周納,使就刑誅。管子·權(quán)修:“刑罰不審,則有辟就;有辟就則殺不辜而赦有罪。”
(2).接近;靠攏。 漢 劉向 說苑·至公:“昔 周成王 之卜居 成周 也,其命龜曰:‘予一人兼有天下,辟就百姓,敢無中土乎?使予有罪,則四方伐之,無難得也?!?向宗魯 校證:“史記·劉敬傳曰:‘ 成王 即位, 周公 營 成周 ,以為此天下中,有德則易以王,無德則易以亡。’……《呂氏·長利篇》云:‘惟余一人營居于 成周 ,惟余一人有善易得而見也,有不善易得而誅也?!?br />(3).避開和接近。指取舍。《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 神農(nóng) ﹞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div>
《漢語大詞典》:私冒
徇私犯法。《新唐書·選舉志下》:“明目達(dá)聰,逖聽遐視,罪其私冒不慎舉者,小加譴黜,大正刑典?!?/div>
分類:徇私犯法
《漢語大詞典》:冒文
違犯法令條文。 明 何景明 《故大中大夫李公墓志銘》:“乃治其豪侮法慢令者,治益尚嚴(yán)明,吏民人人無不惴慄,無敢冒文者?!?/div>
《漢語大詞典》:刑坐
猶連坐。謂舊時(shí)犯法者的家屬、親族和鄰居等連帶受刑罰。《后漢書·陳蕃傳》:“ 超 沒 侯覽 財(cái)物,浮誅 徐宣 之罪,并蒙刑坐,不逢赦恕?!?清 郝懿行 《補(bǔ)〈宋書·刑法志〉》:“伏待刑坐,上特原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