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3
典故
1
詞典
2
分類詞匯
10
分類詞匯
兩忘
坐忘
嗒然
不物
貴同
嗒爾
胡蝶夢
遺神
遺物忘形
得意忘形
《漢語大詞典》:
兩忘(兩忘)
(1).兩者一起忘記。
《
莊子·大宗師
》
:“與其譽 堯 而非 桀 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唐
白居易
《分司洛中多暇數(shù)與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韻》
:“性與時相遠,身將世兩忘。” 元
倪瓚
《聽袁員外彈琴》
詩:“兩忘絃與手,流泉松吹聲?!?br />(2).特指物我、身世兩者一起忘記。
《藝文類聚》
卷五七引 南朝 梁武帝
《連珠》
:“是以弘道歸於兼濟,至德由乎兩忘?!?唐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
詩:“揆拙迷三雀,勞生昧兩忘?!?/div>
分類:
兩忘
物我
忘記
身世
《國語辭典》:
坐忘
拼音:
zuò wàng
語出《莊子。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指靜坐時,物我兩忘,與道冥合。唐。
孟浩然
游精思題觀主山房
詩:「漸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div>
分類:
道家
物我
兩忘
合一
精神
神境
境界
《國語辭典》:
嗒然
拼音:
tà rán
失意、沮喪的樣子。如:「他對人生已嗒然絕望?!挂沧鳌膏獑省埂ⅰ膏伞?。
分類:
容身
身心
沮喪
悵惘
神情
物我
兩忘
神態(tài)
《漢語大詞典》:
嗒焉
《
莊子·齊物論
》
:“ 南郭子綦 隱機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陸德明 釋文:“‘荅焉’,本又作嗒?!焙笠孕稳輴澣蝗羰У臉幼?。 清
曹寅
《賀新郎·又昭同患耳閉讀其十迭迦陵韻詞喜而率和》
:“誰塞 函關(guān) 罅,悵連朝、嗒焉相對。” 清 陸長春
《香飲樓賓談·董少宰》
:“嗒焉僵立如木偶?!?/div>
《漢語大詞典》:
不物
(1).違禁的事物。
《
周禮·地官·司稽
》
:“掌巡市而察其犯禁者,與其不物者而搏之?!?賈公彥 疏:“案
《大司徒》
,民當同衣服,今有人衣服不與眾同;又視占亦不與眾人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此皆違禁之物,故搏之也?!焙笥靡灾^不如常法,不合法度。
《
北齊書·幼主紀論
》
:“過庭所聞,莫非不軌不物?!?明
陶宗儀
《
輟耕錄·宣文閣
》
:“以次入對,從容密勿,蓋終日焉。而聲色狗馬,不軌不物者,無因而至前矣?!?br />(2).謂不分物我。
《
莊子·庚桑楚
》
:“故曰:至禮有不人,至義不物。” 郭象 注:“各得其宜,則物皆我也。”
分類:
違禁
物我
不如
以謂
如常
常法
《漢語大詞典》:
貴同(貴同)
謂以同一為貴。 老 莊 泯物我,齊萬物,故以和光同塵為貴。
《晉書·皇甫謐傳》
:“達者貴同,何必獨異;羣賢可從,何必守意?!?南朝 宋 劉義慶
《
世說新語·識鑒
》
:“ 何晏 、 鄧颺 ,有為而躁,博而寡要,外好利而內(nèi)無關(guān)籥,貴同惡異,多言而妬前,多言多釁,妬前無親?!?/div>
分類:
物我
萬物
《漢語大詞典》:
嗒爾(嗒爾)
猶嗒然。形容物我兩忘。 宋
蘇舜欽
《春睡》
詩:“嗒爾暫能離世網(wǎng),陶然直欲見天機?!?清
黃景仁
《山寺》
詩:“嗒爾忘言説,鐘聲滿翠微?!眳⒁姟?嗒然 ”。
分類:
容物
物我
兩忘
《國語辭典》:
嗒然
拼音:
tà rán
失意、沮喪的樣子。如:「他對人生已嗒然絕望?!挂沧鳌膏獑省?、「嗒焉」。
分類:
容身
身心
沮喪
悵惘
神情
物我
兩忘
神態(tài)
《國語辭典》:
胡蝶夢(胡蝶夢)
拼音:
hú dié mèng
本指莊周夢見自己化身為蝴蝶的故事。典出《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后借指幻夢。唐。崔涂〈春夕〉詩:「胡蝶夢中家萬里,杜鵑枝上月三更?!挂沧鳌负麎簟?。
分類:
物我
兩忘
境地
《漢語大詞典》:
遺神(遺神)
(1).指忘卻一切物我、是非差別的精神狀態(tài)。
《
宋書·顧覬之傳
》
:“忘生而生愈全,遺神而神彌暢?!?br />(2).謂拋棄精神實質(zhì)。 清
厲鶚
《〈懶園詩鈔〉序》
:“諸君言為 唐 詩工矣,拙者為之,得貌遺神?!?胡樸安
《〈中國文學史〉序》
:“近歲已來,作者咸師 龔 魏 ,放言倡論,冒為經(jīng)世之談;襲貌遺神,流為偏僻之論。”
分類:
忘卻
拋棄
精神
實質(zhì)
物我
是非
精神狀態(tài)
狀態(tài)
《漢語大詞典》:
遺物忘形(遺物忘形)
泯滅物我界限,謂舍棄外在形式,精神進入忘我境界。 宋
秦觀
《心說》
:“目無外視,耳無外聽,遺物忘形,在我而已。”
分類:
泯滅
物我
界限
舍棄
外在
精神
進入
忘我
境界
《國語辭典》:
得意忘形
拼音:
dé yì wàng xíng
1.因高興而物我兩忘。語本《晉書。卷四九。列傳。阮籍》:「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后形容人高興得忘其所以,舉止失去了常態(tài)。元。鮮于必仁〈折桂令。輞川圖〉曲:「得意忘形,眼興迢遙?!?br />2.取其精神而遺其形式。語本宋。歐陽修《試筆。李邕書》:「余雖因邕書得筆法,然為字絕不相類,豈得意而忘其形邪?」
分類:
得意忘形
精神
因高
高興
物我
兩忘
得失
失去
常態(tài)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