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679,分112頁顯示  上一頁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溪疊
溪羹
溪浸
峽溪
溪鏡
溪娘
溪濕
子陵溪
鱔溪
澗溪毛
側(cè)溪
全溪
唐溪
田溪
銅溪
《駢字類編》:溪疊(溪疊)
張喬 望巫山詩 溪疊云深轉(zhuǎn)谷遲,瞑投孤店草蟲悲。
《駢字類編》:溪羹(溪羹)
俞汝尚 野飲多無菜,溪羹或有魚。
《駢字類編》:溪浸
唐 常達 山居八詠 其三 溪浸山光冷,秋凋木葉黃。
《駢字類編》:峽溪(峽溪)
胡融南塘記:有宋南渡之明年,吾大父自峽溪剪棘荊,刈蓬藋,始居此,斗指兩辰,越今二十有四閏矣。
《駢字類編》:溪鏡(溪鏡)
孟郊 送無懷道士游富春山水詩 溪鏡不隱發(fā),樹衣常遇寒。
《駢字類編》:溪娘(溪娘)
元 王惲 種玉亭 煙中髣髴溪娘語,波面輕盈越女魂。
《駢字類編》:溪濕(溪濕)
揭傒斯山莊晚立有懷詩,見山寒下。
《漢語大詞典》:子陵溪
即 子陵灘 。 宋 范仲淹 《出守桐廬道中十絕》之十:“風(fēng)塵日已遠,郡枕 子陵溪 。”參見“ 子陵灘 ”。
《漢語大詞典》:子陵灘(子陵灘)
即 七里灘 。又名 七里瀨 、 嚴(yán)陵瀨 。 富春江 的一段。北岸 富春山 ( 嚴(yán)陵山 )相傳為 東漢 嚴(yán)光 隱居垂釣處。 南朝 梁 顧野王 《輿地志》:“ 七里灘 在 東陽江 下,與 嚴(yán)陵瀨 相接?!?唐 劉長卿 《使還七里瀨上逢薛承規(guī)赴江西貶官》詩:“遷客歸人醉晚寒,孤舟暫泊 子陵灘 ?!?宋 梅堯臣 《送崔主簿赴睦州清溪》詩:“輕舟不畏險,逆上 子陵灘 ?!?柳亞子 《感事呈毛主席》詩:“安得南征馳捷報, 分湖 便是 子陵灘 ?!眳⒁姟?七里瀨 ”、“ 嚴(yán)陵瀨 ”。
《駢字類編》:鱔溪(鱔溪)
明一統(tǒng)志:鱔溪在福州府城東二十里,相傳閩越王郢時,有鱔長三丈,郢射中之,鱔以尾纏繞,人馬俱溺。唐貞元時,廉帥王翃祈雨有感,因立廟祀焉。今名鱔溪廟。
《漢語大詞典》:澗溪毛(澗溪毛)
左傳·隱公三年:“澗溪沼沚之毛?!?杜預(yù) 注:“毛,草也?!焙笠蛞浴皾鞠敝干綕局械牟荨?宋 黃庭堅 《柳閎展如蘇子瞻甥也才德甚美有意于學(xué)作詩贈之》詩:“上為朝陽桐,下為澗溪毛?!币嗍∽鳌?澗毛 ”。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二:“﹝ 木蘭山人 詩:﹞誰採澗毛修冷寺,我沽村酒讀遺詩?!?/div>
分類:山澗澗中
《駢字類編》:側(cè)溪(側(cè)溪)
水經(jīng):河水又南,崌谷水注之。注:細(xì)水東流注于崌谷。側(cè)溪山南有石室,西面有兩石室,北面有二石室,皆因阿結(jié)牖,連扃接闥,所謂石室相距也。東廂石上,猶傳杵臼之跡,庭中亦有舊字處,尚髣髴前基。北坎室上有微涓石溜,豐周瓢飲,似是棲隱游學(xué)之所。昔子夏教西河,疑即此也。
《駢字類編》:全溪
唐 李商隱 子初全溪作 全溪不可到,況復(fù)盡馀醅。
《漢語大詞典》:唐溪
復(fù)姓。 漢 有 唐溪典 。見后漢書·延篤傳。
分類:復(fù)姓
《駢字類編》:田溪(田溪)
水經(jīng):渭水又東合田溪水。注:水出南山田谷,北流長楊宮西,又北徑盩厔縣故城西。
《駢字類編》:銅溪(銅溪)
明一統(tǒng)志:銅溪在臺州府天臺縣西北五十里,其水黃,狀如銅汁,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