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24,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溜走
階溜
瓦溜
危溜
甘溜
輕溜
玄溜
折溜
正溜
迸溜
浸溜
高溜
忽溜
秋溜
松溜
《國語辭典》:溜走  拼音:liū zǒu
1.不為人知地走開。如:「他趁著大夥兒不注意時,偷偷溜走了?!?br />2.靈巧、快速。《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要不虧我躲的溜走,一把抓住你,不是叫你敬我一乖乖,準(zhǔn)是我自己鬧個嘴吃屎?!?/div>
分類:溜走偷偷
《漢語大詞典》:階溜(階霤)
階前的屋檐下面。 南朝 梁 劉孝綽《酬陸長史倕詩》:“帷屏溽早露,階霤擾昏禽?!?
《漢語大詞典》:瓦溜
舊時制砂糖用的一種陶器。利用糖膏自身重力來分離糖蜜,取得砂糖。 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造白糖:“﹝蔗汁﹞尚黃黑色,將桶盛貯,凝成黑沙,然后以瓦溜置缸上,其溜上寬下尖,底有一小孔,將草塞住,傾桶中黑沙于內(nèi),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黃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內(nèi),溜內(nèi)盡成白霜?!?/div>
《漢語大詞典》:危溜
(1).從高處瀉下的水流。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下》:“ 江 南石工以高資盆增土疊小山數(shù)寸……蓄水作小瀑布傾瀉危溜?!?br />(2).指高檐的滴水。 傅尃 《故園》詩:“新涼六月有秋氣,危溜三更知雨聲?!?/div>
《漢語大詞典》:甘溜(甘霤)
指雨。《文選·束晳〈補亡詩〉之三》:“奕奕玄霄,濛濛甘霤。” 李周翰 注:“甘霤,雨也。” 明 周梅墟 《步步嬌·帶雨鳴柯》套曲:“黮黮云遮映,濛濛甘霤傾。為採薪,荷笠登山嶺?!?明 夏完淳 《首石山永豐寺》詩:“油油云沐,甘霤濛濛。”
分類:
《漢語大詞典》:輕溜(輕溜)
輕佻地流轉(zhuǎn)目光觀看。 明 李介 天香閣隨筆:“予與長史親也,混其家人,得入見王。平巾小袖,顧盼輕溜,酒酣歌緊,王鼓頤張脣,手箸擊座,與歌板相應(yīng)。”
《漢語大詞典》:玄溜
指仙水。 晉 郭璞 《游仙詩》之十一:“散髮蕩玄溜,終年不華皓?!?/div>
《韻府拾遺 宥韻》:折溜
周尤鎬黃河賦:負之以神馬,挺之以龍魚;折溜而至,蹛水而去。
《漢語大詞典》:正溜
主流。 宋 蘇轍 《論黃河軟堰札子》:“今北流既是 大河 正溜,比之東流何止數(shù)倍?!?/div>
分類:主流
《漢語大詞典》:迸溜
雨水傾瀉貌。 唐 姚合 《酬任疇協(xié)律夏中苦雨見寄》詩:“散空煙漠漠,迸溜竹修修。” 清 彭孫貽 《徐塘冰陬嘆》詩:“大聲忽過迸溜下,五岳搖撼摧晶潮。”
分類:雨水傾瀉
《漢語大詞典》:浸溜
急流。 明 劉基 《題武夷圖》詩:“ 蓬萊 渺 滄海 , 弱水 浩浸溜。”
分類:急流
《韻府拾遺 宥韻》:高溜
應(yīng)貞臨川賦:水則高溜承崖,懸泉屬嶺。
《漢語大詞典》:忽溜
轉(zhuǎn)動貌。 清 洪升 《長生殿·尸解》:“[副凈將水沃尸介]把金漿點透,把金漿點透,神光面浮,[尸作開眼介][旦]秋波忽溜。”
《漢語大詞典》:秋溜
秋天的流水。 元 熊鉌 《越州道中》詩:“野田秋溜正潺潺,新翠喬林繞舍環(huán)。”
分類:秋天流水
《漢語大詞典》:松溜(鬆溜)
謂花錢出手大方。《醒世恒言·杜子春三上長安》:“只因他是鬆溜的手兒,撒漫的性兒,沒有錢便煩惱,及至錢入手時,這三百文又不在他心上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