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3詞典 3分類詞匯 30
《漢語大詞典》:湮墜(湮墜)
湮沒失落。隋書·煬帝紀(jì)上:“經(jīng)典散逸,憲章湮墜。”舊唐書·禮儀志二:“昔 漢 氏承 秦 ,經(jīng)籍道息,旁求湮墜,詳究難明?!?span id="fdasanu" class="book">《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jì)六》:“ 莊宗 皇帝終平大憝,奄有中原,倘闕編修,遂成湮墜?!?/div>
分類:湮沒失落
《漢語大詞典》:淪缺(淪缺)
湮沒,殘缺。宋書·樂志一:“ 漢 末大亂,眾樂淪缺?!?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泗水:“自 秦 燒,經(jīng)典淪缺。”隋書·音樂志下:“ 漢 末大亂,樂章淪缺?!?/div>
分類:湮沒殘缺
《漢語大詞典》:湮散
湮沒散佚。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慕賢:“ 西臺(tái) 陷歿,簡牘湮散。”新唐書·魏徵傳:“始喪亂后,典章湮散。”
分類:湮沒散佚
《漢語大詞典》:殞墜(殞墜)
隕落。荀子·賦:“天地易位,四時(shí)易鄉(xiāng),列星殞墜,旦暮晦盲。”引申為湮沒。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序》:“承平之盛,不可殞墜。輒因步領(lǐng)之暇,搜求遺逸,傳於必信,名曰開天傳信記?!?/div>
分類:隕落湮沒
《漢語大詞典》:湮緬(湮緬)
湮沒殆盡。《宋書·禮志三》:“至於室宇堂個(gè),戶牖達(dá)向,世代湮緬,難得該詳。”
分類:湮沒殆盡
《漢語大詞典》:食蓋(食蓋)
掩蓋,使湮沒。食,通“ 蝕 ”。逸周書·皇門:“媚夫有邇無遠(yuǎn),乃食蓋善夫,俾莫通在于王所?!?孔晁 注:“媚夫見近利而無遠(yuǎn)慮,利為掩蓋善夫,俾莫通?!?/div>
分類:掩蓋湮沒
《漢語大詞典》:墜湮(墜湮)
湮沒亡失。 清 龔自珍 《資政大夫禮部侍郎武進(jìn)莊公神道碑銘》:“古籍墜湮十之八,頗籍偽書存者十之二,帝胄天孫,不能旁覽雜氏,惟賴幼習(xí)五經(jīng)之簡,長以通於治天下?!?/div>
分類:湮沒亡失
《漢語大詞典》:湮隳
湮沒毀壞。 清 侯方域 《〈孟仲練詩〉序》:“ 孟君 凡四來 雪苑 ,每來則必有零落湮隳之感?!?/div>
分類:湮沒毀壞
《漢語大詞典》:湮枯
湮沒干涸。 魯迅 《二心集·〈進(jìn)化和退化〉小引》:“林木伐盡,水澤湮枯?!?/div>
分類:湮沒干涸
《漢語大詞典》:湮殄
湮沒殄絕。舊唐書·禮儀志五:“自義乖 闕里 ,學(xué)滅 秦 庭,儒雅既喪,經(jīng)籍湮殄?!?/div>
分類:湮沒
《國語辭典》:龐貝壁畫(龐貝壁畫)  拼音:páng bèi bì huà
義大利古城龐貝因維蘇威火山爆發(fā)而被湮沒,在十七世紀(jì)末被挖掘出來,所保留的壁畫可以顯示希臘末期的繪畫風(fēng)格,成為重要的美術(shù)研究資料。
《漢語大詞典》:汩暗
湮沒不明。新唐書·令狐德棻傳:“近代無正史, 梁 、 陳 、 齊 文籍猶可據(jù),至 周 隋 事多脫捐。今耳目尚相及,史有所馮;一易世,事皆汩暗,無所掇拾。”
分類:湮沒
《漢語大詞典》:黯晦消沉
謂湮沒消失。 蔣智由 《〈中國之武士道〉序》:“凡有絶大之戰(zhàn)爭,往往賴有雄偉之文,淋灕之詩歌,而后其印象日留于國民心目之間。否則,不數(shù)年間而黯晦消沉以盡?!?/div>
分類:湮沒消失
《漢語大詞典》:闇沒
湮沒:埋沒。 裘廷梁 《論白話為維新之本》:“崇白話而廢文言,則吾黃人聰明才力無他途以奪之,必且務(wù)為有用之學(xué),何至闇沒如斯矣?!?/div>
分類:湮沒埋沒
《漢語大詞典》:寢湮(寢湮)
逐漸湮沒。寢,通“ 寖 ”。 清 余懷 《〈板橋雜記〉序》:“而古跡寢湮,存者惟 南市 、 珠市 及舊院而已?!?/div>
分類:逐漸湮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