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2詞典 2分類詞匯 60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游 → 遊游”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懷書(懷書)
指游說之士懷帶書策進行干謁。 唐 盧僎 《途中口號》:“抱玉三朝 楚 ,懷書十上 秦 ?!贝酥?蘇秦 說 秦王 事。 唐 韓愈 《縣齋有懷》詩:“懷書出皇都,銜淚渡清 灞 ?!?/div>
《漢語大詞典》:橫說(橫説)
(1).謂從遠處說。莊子·徐無鬼:“吾所以説吾君者,橫説之則以、、、《樂》,從説之則以《金板》、六弢?!?成玄英 疏:“橫,遠也;從,近也。 武侯 好武而惡文,故以兵法為從,六經(jīng)為橫也。”
(2).騁詞游說。 漢 陸賈 新語·懷慮:“ 蘇秦 、 張儀 ,身尊於位,名顯於世,相六國,事六君,威振 山東 ,橫説諸侯。國異辭,人異意,欲合弱而制彊,持橫而御縱?!?/div>
分類:遠處游說
《漢語大詞典》:游間(遊間)
謂以游說進行離間。資治通鑒·秦始皇十年:“宗室大臣議曰:‘諸侯人來仕者,皆為其主游間耳,請一切逐之?!?胡三省 注:“謂游説以間 秦 之君臣?!?/div>
分類:游說離間
《漢語大詞典》:辨士
能言善辯之士,游說之士。辨,通“ 辯 ”。尸子·處道:“天下非無聾者也,辨士之貴聰耳者眾也?!?span id="6o7mh1t" class="book">《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諸辨士為方略者,妄作妖言,諂諛王,王喜,多賜金錢?!?清 龔自珍 《〈妙法蓮華經(jīng)〉四十二問·第六問》:“何以刪《法師品》?答:辨士之虛鋒,墨士之旁瀋?!?/div>
《國語辭典》:連橫(連橫)  拼音:lián héng
1.戰(zhàn)國時秦國張儀所提倡的外交政策。目的在打破六國合縱政策,利誘六國分別與秦國親善,然后再各個擊破,達到統(tǒng)一天下的目的?!稇?zhàn)國策。秦策一》:「約從連橫,兵革不藏?!挂沧鳌高B衡」。
2.人名。(西元1878~1936)字雅堂,號武公,又號劍花。臺灣臺南人,原籍福建龍溪。擅寫詩文,精通史學,曾任職臺灣日報、臺南新報漢文部,民國元年入清史館工作。畢生致力于保存臺灣文獻,著有《臺灣通史》、《臺灣語典》、《臺灣詩乘》、《劍花室詩集》、《雅堂文集》等。
《漢語大詞典》:談士(談士)
游說之士;辯士。史記·日者列傳:“公見夫談士辯人乎?慮事定計,必是人也,然不能以一言説人主意,故言必稱先王,語必道上古?!?晉 陶潛 《擬古》詩之六:“ 稷下 多談士,指彼決吾疑。” 魯迅 《偽自由書·文學上的折扣》:“ 戰(zhàn)國 時談士蜂起。”
《國語辭典》:說辭(說辭)  拼音:shuō cí
1.言辭?!睹献印9珜O丑》:「宰我、子貢,善為說辭;冉牛、閔子、顏淵,善言德行。孔子兼之。」
2.辯解的言辭。《列子。楊朱》:「且若以治國之能夸物,欲以說辭亂我之心,榮祿喜我之意,不亦鄙而可憐哉?!?/div>
《漢語大詞典》:游閑(遊閒)
亦作“ 游閒 ”。 優(yōu)游閑暇。亦指優(yōu)游閑暇之人。史記·貨殖列傳:“游閑公子,飾冠劍,連車騎,亦為富貴容也?!?span id="fljjol6" class="book">《漢書·貨殖傳·宛孔氏》:“因通商賈之利,有游閒公子之名?!?顏師古 注:“閒讀曰閑。” 清 朱大韶 《無職事者與無職者辨》:“《夏官》諸子云:‘國子存游倅?!瘒游词苏咧^之游閑,民之未授田者謂之游閑?!?洪深 《包得行》第三幕:“做公務員的人還不是照樣游閑怠惰,敷衍趨避,不負責,打官腔,甚而至于照樣貪污!”
見“ 游閑 ”。
游說離間。史記·李斯列傳:“諸侯人來事 秦 者,大抵為其主游閒於 秦 耳,請一切逐客。”
亦作“ 游閒 ”。 游手好閑;閑游。 宋 蘇轍 《民政策下第一道》:“而工商技巧之民與夫游閑無職之徒常遍天下,優(yōu)游終日無所役屬?!?元 無名氏 《殺狗勸夫》楔子:“知他是誰好游閒誰不良,誰起風波誰要強,瞞不過鄰里眾街坊?!?明 袁宏道 《與龔惟長先生書》:“千金買一舟,舟中置鼓吹一部,妓妾數(shù)人,游閑數(shù)人,泛家浮宅,不知老之將至。”
《漢語大詞典》:游夫
游說之人。管子·參患:“三器成,游夫具,而天下無聚眾?!?清 吳偉業(yè) 《梅花庵同林若撫話雨聯(lián)句》:“游夫空捭闔,武士浪韜鈐?!?/div>
分類:游說
《漢語大詞典》:奸說(奸説,姦説)
有所干求而游說。史記·穰侯列傳:“於是 魏 人 范雎 自謂 張祿先生 ,譏 穰侯 之伐 齊 ,乃越三 晉 以攻 齊 也,以此時奸説 秦昭王 ?!?章炳麟 《秦獻記》:“故 零陵 令與 斯 ( 李斯 )辯難, 成公生 乃奸説其子,著書自見,一切無所窮治,又況票票 羊 黃 之徒乎?”
姦説:不合禮義的言論。荀子·非十二子:“辯説譬諭、齊給便利而不順禮義,謂之姦説?!?漢 徐干 中論·譴交:“姦説不興,邪陂自息矣?!?
《漢語大詞典》:諫說(諫説)
進諫游說。韓非子·說難:“故諫説談論之士,不可不察愛憎之主而后説焉?!?span id="x11a2if" class="book">《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淳于髡 , 齊 人也。博聞彊記,學無所主。其諫説,慕 晏嬰 之為人也,然而承意觀色為務。”
分類:進諫游說
《漢語大詞典》:百說(百説)
多方勸告、游說。戰(zhàn)國策·楚策三:“ 儀 ( 張儀 )善於 魏王 ,甚信之,公雖百説之,猶不聽也?!?金 元好問 《寶巖紀行》詩:“永懷登高賦,意匠困馳驟。窘於游暴 秦 ,百説不一售?!?/div>
《國語辭典》:逐客令  拼音:zhú kè lìng
本為秦王政驅(qū)逐各國客卿的命令。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后亦泛指驅(qū)趕客人?!读凝S志異。卷一一。陳云棲》:「若不下逐客令,俾得長伴老母?!?/div>
《漢語大詞典》:說夫(説夫)
游說的人。《后漢書·張衡傳》:“從往則合,橫來則離,安危無常。要在説夫?!?
分類:游說
《漢語大詞典》:擺闔(擺闔)
(1).形容舟行顛簸貌。 唐 杜甫 《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有詩凡四十韻》:“擺闔盤渦沸,欹斜激浪輸?!?仇兆鰲 注:“擺闔、欹斜,舟行簸蕩之象。”
(2).即捭闔。指游說之術(shù)。太平廣記卷二四四引 唐 韋絢 《嘉話錄·杜佑》:“大凡布衣之士,皆須擺闔,以動尊貴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