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艦隊(艦隊)  拼音:jiàn duì
1.由許多艦艇、飛機、陸戰(zhàn)部隊及設在岸上的艦隊設施所組成,且由同一指揮官所指揮的部隊。若冠上地理區(qū)名詞,則表示此艦隊擔負某一戰(zhàn)略區(qū)的戰(zhàn)略任務。如:「大西洋艦隊」。
2.基于作戰(zhàn)、訓練或某種任務需要,而以多艘艦艇臨時組成的船隊。如:「敦睦艦隊」。
《國語辭典》:軍種(軍種)  拼音:jūn zhǒng
武裝部隊的類別,如陸軍、海軍、空軍等。
《國語辭典》:母艦(母艦)  拼音:mǔ jiàn
負責后勤支援與修理工作的軍艦。如:「驅逐艦母艦」、「直升機母艦」。
《國語辭典》:聯(lián)隊(聯(lián)隊)  拼音:lián duì
兩個以上的隊伍聯(lián)合組成的編隊?!肚迨犯?。卷四七一。列傳。瑞澄》:「瑞澄添募水師,購置兵輪,仿各國海軍制,編成聯(lián)隊。」
《國語辭典》:旗艦(旗艦)  拼音:qí jiàn
海軍艦隊中,司令官或最高指揮官所乘的軍艦。
《國語辭典》:制海權(制海權)  拼音:zhì hǎi quán
海軍兵力在一定時間、一定海域內所掌握的控制權。
《漢語大詞典》:中美合作所
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省稱。1943年由國民黨軍統(tǒng)局和美國海軍參謀部情報署聯(lián)合組成的特務機關。
《國語辭典》:準將(準將)  拼音:zhǔn jiàng
一種軍階。居少將之下,上校之上。
《國語辭典》:兩棲部隊(兩棲部隊)  拼音:liǎng qī bù duì
執(zhí)行兩棲作戰(zhàn)的部隊。參見「兩棲作戰(zhàn)」條。指在海上或陸上都可以作戰(zhàn)的海軍陸戰(zhàn)隊。
《國語辭典》:海軍基地(海軍基地)  拼音:hǎi jūn jī dì
為支援海軍艦艇與部隊人員活動的港灣與陸上基地。通常包括其航空部隊及海軍陸戰(zhàn)隊。
《國語辭典》:軍官學校(軍官學校)  拼音:jūn guān xué xiào
專門培訓各級軍官人才的學校。如陸軍軍官學校、海軍軍官學校、空軍軍官學校等。
《國語辭典》:北洋水師學堂(北洋水師學堂)  拼音:běi yáng shuǐ shī xué táng
清末一所新式海軍官校。光緒六年(西元1881)由李鴻章于天津創(chuàng)辦,民國名人黎元洪、張伯苓均為該校畢業(yè)生。
《國語辭典》:拜爾德(拜爾德)  拼音:bài ěr dé
Byrd Richard E.
人名。(西元1888~1957)美國海軍軍官、飛行員及探險家。生于維吉尼亞州,是世界第一位飛越正北極和正南極的人,有世界兩端的海軍少將之稱。也譯作「拜德」。
《國語辭典》:土倫(土倫)  拼音:tǔ lún
Toulon
港口名。在法國東南部。瀕地中海,是法國重要的海軍根據(jù)地。該地氣候屬地中海型氣候,冬季溫暖,是有名的避寒勝地。
《國語辭典》:緒戰(zhàn)(緒戰(zhàn))  拼音:xù zhàn
1.作戰(zhàn)開始后的第一次戰(zhàn)斗。也作「序戰(zhàn)」、「初戰(zhàn)」。
2.海軍上指敵我雙方艦隊尚未接觸前,戰(zhàn)況已非常緊迫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