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建州崇安人,字濟可。第進士。授山陰尉,遷知武平,復(fù)僉書興化軍,調(diào)知黃巖,所至修水利,建學(xué)校。后以親歿不及奉養(yǎng),遂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建州建陽人。登進士第,除宿州教授。學(xué)者造門請業(yè),皆虛往而實歸。薛昂編集王安石遺文,辟為檢討官。卒于京師,年六十一。
人物簡介
全宋詩董遘,字濟道,西洛(今河南洛陽)人(《青瑣高議》別集卷五)。
人物簡介
全宋詩趙由濟,太祖十二世孫,官博士(《歷朝上虞詩集》卷三)。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圓濟,號子淳。住婺州普濟寺,為青原下十三世,金山寧禪師法嗣?!?a target='_blank'>五燈會元》卷一六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惠明,華亭縣普照寺僧,與道濟同時。能詩,因素風(fēng)顛,人稱明顛。事見《夷堅三志》辛卷三,《補續(xù)高僧傳》卷一九有傳。今錄詩二首。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僧。嘗住華亭普照寺。能詩。潦倒猖狂,人莫能測,談災(zāi)福輒驗。與濟顛齊名,人稱明顛。
補續(xù)高僧傳·感通篇濟顛者。名道濟。明顛者。名□明。二師。示跡同時而各郡。然皆以素風(fēng)顛。人因稱濟顛。明顛。濟顛之顛。為尤甚。飲酒食肉。與市井浮沉。喜打筋斗。不著裈形媟露。人姍笑。自視夷然。出家靈隱寺。寺僧無不唾罵。逐之居凈慈寺。為人誦經(jīng)。下火得酒食。不待召而赴。吟詩曰。何須林景勝瀟湘。只愿西湖化為酒。和身臥倒西湖邊。一浪來時吞一口。息人之諍。救人之死。皆為之于戲謔談笑間。神出鬼沒。人莫能測。年七十三示化。明顛者。潦倒猖狂。衣不蔽體。大雪中。袒膊跣足而行。手弄摩鐵釘。遇瓦礫拾置袖中。人誠語相向。則答以機鋒?;蛭曛t酬以狂言。入市。群兒爭挽袖覓錢。或與之一錢兩錢?;虿慌c。喧叫語笑。衢路闐塞。人或飯之。不問遠近識不識。皆凌晨而至?;蚴?。或不受?或反探袖出錢置幾上。不謝而去。一時倭奴見之。羅拜云。曾向海中失風(fēng)。得此僧幸免于死。且能詩?;虺州牌阉黝}。隨口云。根下塵泥一點無。性便泉石愛清孤。當(dāng)時不惹湘江恨。葉葉如何有淚珠。與濟顛實未相識。偶遇于朱涇。目之曰咦。濟顛贈之詩曰。青箬笠前天地闊。碧蓑衣底水云寬。不言不語知何事。只把人心不自謾。二顛俱南宋。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遺身篇滇有僧。曰慈濟。嘗在洱海東北青顛山險石上。禮迦葉佛。日課百拜。人名其石。名禮拜石。下臨不測之淵。后即于石立化。今無能躡其石者。示現(xiàn)難思。皆化僧之流亞也。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一釋普濟者,姓楊氏,姚安人。曾與凈妙澄同開水目山,山舊無泉,普濟以杖卓之,泉隨涌出,人呼卓錫泉云。澄本滇池高氏子,世輔大理段氏,襲爵國公。因讀《楞嚴》至“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處有省,竟叩支凝,獲大解悟,即從剃染,后開水目山。段氏為建剎,乃贈“凈妙”之號。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楞嚴道人。名繼。殊有高行。賜號覺濟大師。與文與可。為方外友。相得甚驩。有詩贈焉。覺濟大師。且贊其像。極其稱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