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營里(營裏)
負責(zé)地方武備和治安的官署。紅樓夢第一一二回:“這丟的東西你告訴營里去説,實在是老太太的東西,問老爺們才知道?!?/div>
《國語辭典》:警察  拼音:jǐng chá
依法維持公共秩序、保護社會安寧、促進人民福利為主要任務(wù)的人。
《漢語大詞典》:巡城
(1).巡視城防、街市。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二十五年春, 衛(wèi) 人伐 邢 ,二 禮 從 國子 巡城?!?span id="lnt1a8y" class="book">《南史·賊臣傳·侯景》:“ 簡文 慮人情有變,乃請上輿駕巡城?!?明 湯顯祖 《牡丹亭·御淮》:“巡城徹昏曉,這軍民苦勞?!?br />(2).御史職名之一。職掌京城治安。 明 陸噓云 《世事通考·文職公署類》:“巡城、巡關(guān)……俱正七品?!?span id="ltsqnm7" class="book">《西湖二集·周城隍辨冤斷案》:“次日巡城御史拘左右鄰里審問夫婦被殺之故?!?br />沿城,靠城。《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巡城三面不堪居,長者煩怨心猶預(yù)?!?/div>
《國語辭典》:冬防  拼音:dōng fáng
每年歲末隆冬,因氣候嚴寒,一般民眾于夜晚或凌晨活動減少,宵小之徒多趁機活動,如盜竊、搶劫等,警察人員為維護地方治安,故于舊歷年前后,實施一個月或超過一個月以上的防衛(wèi)治安措施,以提高警覺,加強戒備,稱為「冬防」。
《漢語大詞典》:巡街
(1).在城內(nèi)巡邏。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那巡街的 王把總 進來,見是 湯六老爺 ,才不言語。”《老殘游記》第十回:“不似巡街兵吹的海螺只是嗚嗚價叫。”
(2).御史職名之一。負責(zé)京都外城治安。 明 陸噓云 《世事通考·文職公署》:“巡倉、巡街……俱正七品?!?span id="flnkggb"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五回:“有一回,巡街御史查到一家門內(nèi)有人吵鬧,便進去拿人?!?br />沿街。 前蜀 韋莊 《途次逢李氏兄弟感舊》詩:“巡街趁蝶衣裳破,上屋探雛手腳輕?!?清 顧祿 清嘉錄·黃連頭叫雞:“口銜篛管,巡街吹賣?!?/div>
《國語辭典》:街卒  拼音:jiē zú
舊稱清掃道路的人。
《國語辭典》:都轄(都轄)  拼音:dū xiá
州縣掌理治安的機構(gòu)。宋。周密《武林舊事。卷六。游手》:「都轄一房,有都轄使臣總轄供申院長,以至廂巡地分頭項火下凡數(shù)千人,專以緝捕為職?!?/div>
《漢語大詞典》:巡司
巡檢司。職掌地方治安。《西湖二集·覺闍黎一念錯投胎》:“及至天明一看,不過是 太湖 中漁戶及巡司弓兵百餘人而已。”
《國語辭典》:民防  拼音:mín fáng
用來保衛(wèi)家鄉(xiāng)維護治安的民眾組織。
《漢語大詞典》:營官(營官)
(1).營一級的長官。清史稿·兵志三:“二年,乃改仿 湘 軍成規(guī),以五百人為一營,設(shè)營官、哨隊官及親兵。” 陶成章 《浙案紀略·濮振聲傳》:“五哨為營,有營官,號曰千夫長。”
(2).指負責(zé)地方武備和治安的官吏。紅樓夢第一一一回:“ 林之孝 便叫人開了門,報了營官?!?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稟帖贅說》《上楊提臺稟帖》:“駐防營官之在卑縣者,卑職每留意周旋?!?/div>
《漢語大詞典》:治保
治安保衛(wèi)的省稱。《花城》1981年第6期:“這可是個大案子,得趕快找治保主任,把 長喜 抓起來,送到縣上去?!?/div>
《國語辭典》:盜匪(盜匪)  拼音:dào fěi
以暴力搶奪他人財物,破壞治安的人。如:「天災(zāi)年年,社會不安定,導(dǎo)致盜匪橫行?!?/div>
《漢語大詞典》:京牧
即司隸校尉。 漢武帝 時始置,負責(zé)京師一帶的治安,相當(dāng)于州刺史。 魏 晉 以后司隸校尉所轄區(qū)域改州,稱“司州”。資治通鑒·晉簡文帝咸安二年:“端右事繁,京牧任大?!?胡三省 注:“京牧,司隸校尉也?!?/div>
《國語辭典》:報案(報案)  拼音:bào àn
將違反法律、危害社會治安的事件向治安機關(guān)報告。
《漢語大詞典》:防勇
清 代維護地方治安的兵卒。 清 薛福成 《籌洋芻議·利權(quán)三》:“ 中國 之護商旅也,陸路則有防勇,水路則有水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