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4—1004 【介紹】: 宋曹州濟陰人,字寶臣。太祖乾德六年進士。授峽州軍事推官。太宗朝累任監(jiān)司,有能名。以光祿少卿使高麗,高麗人皆信服。淳化中召拜司封郎中、知制誥。真宗即位,遷給事中,歷知梓、青、揚州。官終判尚書刑部。
全宋詩
柴成務(wù),(九三四~一○○四),字寶臣,曹州濟陰(今山東曹縣)人。太祖乾德六年《九六八》進士。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九八○)任峽路轉(zhuǎn)運副使(《武夷新集》卷一○《柴公墓志銘》)。歷知果、蘇二州,兩浙轉(zhuǎn)運使,入為戶部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為京東轉(zhuǎn)運使。召入知制誥。蜀王小波、李順事平,知河中府。真宗即位,遷給事中,歷知梓、青、揚州,入判尚書刑部。景德元年卒,年七十一。有文集二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六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五五
柴成務(wù)(九三四——一○○四),字寶臣,曹州濟陰(今山東曹縣西北)人。乾德六年登進士甲科,歷官大理寺丞、太常丞、殿中侍御史,知果、蘇二州,兩浙轉(zhuǎn)運使,遷光祿少卿,奉使高麗。后為京東轉(zhuǎn)運使,召拜司封郎中、知制誥,同知給事中事,出知河中府。真宗時,遷給事中,知梓州、揚州,入判尚書刑部。博聞稽古,有文集二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6—1010 【介紹】: 宋齊州人,字直道。第進士。調(diào)補安陽主簿。歷知淄、饒州,皆有政績。真宗咸平二年,累遷河?xùn)|轉(zhuǎn)運使,旋兼侍御史知雜事,劾李昌齡、董儼等,又舉吳奮等堪任大郡,皆從之。官終膳部郎中。
全宋文·卷五八
范正辭(九三六——一○一○),字直道,齊州(治今山東歷城)人。太祖時登第,太宗朝為國子博士,遷膳部員外郎,歷江南轉(zhuǎn)運副使等官。真宗即位,遷膳部郎中,出為河?xùn)|轉(zhuǎn)運使,后兼侍御史知雜事。《宋史》卷三○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7—1008 【介紹】: 宋宋州楚丘人,字天錫。太宗太平興國三年進士。歷通判銀州。京師開金明池,以獻詩擢右拾遺。知廣州,不能以廉自守。至道二年,由御史中丞參知政事,居位無所建明。真宗即位,加戶部侍郎。坐交結(jié)王繼恩,貶忠武軍節(jié)度。
全宋文·卷六○
李昌齡(九三七——一○○八),字天钖,宋州楚丘(今山東曹縣東南)人。太平興國三年進士,歷判合州、銀州。擢右拾遺、直史館。后為淮南轉(zhuǎn)運使,知廣州。還,擢禮部郎中,為樞密直學(xué)士。遷右諫議大夫,充戶部使。淳化三年改度支使,拜御史中丞。至道二年,以本官參知政事。真宗即位,坐交結(jié)王繼恩貶。后以秘書監(jiān)致仕。大中祥符元年卒,年七十二。《宋史》卷二八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8—1006 【介紹】: 宋開封襄邑人,字信臣。張誼子。以蔭補太廟齋郎。后周世宗平淮南,獻《南征賦》、《治民論》,召試授御史臺主簿,棄官而歸。宋太祖建隆二年進士第一。歷右補闕、中書舍人。從太宗征太原,歷任京東、江南轉(zhuǎn)運使。雍熙三年上《大政要錄》,為開封府推官。坐事貶安州司馬,歷知晉、許、杭、蘇等州。景德初以工部侍郎致仕。善談?wù)?,尚氣?jié)。嘗獻《元元論》,大旨以養(yǎng)民務(wù)穡為急,深得真宗嘉賞。
全宋詩
張去華(九三八~一○○六),字信臣,開封襄邑(今河南睢縣)人。太祖建隆二年(九六一)進士,拜秘書郎,直史館,擢為右補闕,后知磁、乾二州,選為益州通判,遷起居舍人,知鳳翔府。太宗朝為京東轉(zhuǎn)運使,歷禮部郎中。真宗朝復(fù)拜右諫議大夫,遷給事中,歷知杭州、蘇州。景德元年(一○○四),改工部侍郎致仕。三年卒,年六十九。有集十五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3—1005 【介紹】: 宋邢州人,字至誠。太祖母杜太后之甥。起家為供奉官,開寶六年領(lǐng)錦州刺史。太宗即位,歷武德使、左衛(wèi)將軍,領(lǐng)營州刺史。太宗攻遼,任押陣都監(jiān),以功拜邕州觀察使,歷知杭州、天雄軍府。真宗景德元年拒遼,命為東京都巡檢使、知定州。次年求還,卒于鎮(zhèn)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3—1014 【介紹】: 宋曹州冤句人,徙居洛陽,字師亮。太祖至洛,以布衣條陳十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進士。累遷左拾遺。北漢平,朝廷議取幽薊,因上書諫阻。六年,任江南西路轉(zhuǎn)運使,革除弊政,務(wù)行寬大。八年,簽書樞密院事。雍熙三年知代州,御遼兵甚力。端拱二年擢樞密副使,淳化二年參知政事,尋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四年,罷相。真宗咸平初復(fù)相,三年罷。四年,任涇、原等州軍安撫經(jīng)略使,屢陳御夏之策。景德初,知青州,后出判河陽,以司空致仕。卒謚文定。有《洛陽縉紳舊聞記》。
全宋詩
張齊賢(九四三~一○一四),字師亮,曹州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九七七)進士,為大理評事,通判衡州。雍熙初,遷左諫議大夫。三年(九八六),授給事中。知代州。淳化二年(九九一),以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數(shù)月,拜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四年罷相,為尚書左丞知河南府,徒知永興軍,又徒知襄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三年,坐朝會被酒失儀免相。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以司空致仕。七年卒,年七十二。謚文定。有集五十卷,不傳?!睹急畟麋废录矶?、《宋史》卷二六五有傳。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一○二
張齊賢(九四三——一○一四),字師亮,曹州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徙居洛陽。太祖至洛,以布衣條陳十事。太宗擢為進士,遂通判衡州,累官至江南西路轉(zhuǎn)運使。太平興國八年,擢右諫議大夫,簽書樞密院事。雍熙三年知代州,端拱二年拜刑部侍郎、樞密副使。淳化二年參知政事,數(shù)月拜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四年六月罷為尚書左丞,歷知河南等府州。咸平元年召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四年罷,命為涇、原等州軍安撫經(jīng)略使。景德初知青州,大中祥符元年拜右仆射,進左仆射。五年以司空致仕,七年薨,年七十二,謚文定。著有《洛陽搢紳舊聞記》五卷(存),《太平雜編》二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3—994 【介紹】: 宋京兆長安人,徙家池州,字仲師。初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南唐時舉進士不第。宋太祖開寶三年,詣闕上書,言江南可取,以求進用。令送學(xué)士院試,賜本科及第,授舒州軍事推官。為向?qū)В鹘?,領(lǐng)池州。江南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轉(zhuǎn)運使。太宗朝,歷京西北路轉(zhuǎn)運使、荊湖轉(zhuǎn)運使、河北東西路都轉(zhuǎn)運使,以才干甚得時譽。為戶部使,頻以職事不治,出為西川轉(zhuǎn)運使。李順軍攻占成都,脫逃走東川。黜知均州而卒。
全宋文·卷一○一
樊知古(九四三——九九四),原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太宗令改名知古,字仲師。本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家池州(治今安徽池州)。開寶中獻取江南策,授舒州推官。南唐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轉(zhuǎn)運使。太宗朝,歷京西北、荊湖、河北東西等路轉(zhuǎn)運使,徵拜給事中,遷戶部使。因事貶西川轉(zhuǎn)運使。李順義軍破成都,離部逃?xùn)|川,黜知均州而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4—1001 【介紹】: 宋京兆萬年人,字藏用。第進士。歷官知乾州、隴州。以政聞,超授監(jiān)察御史。太宗雍熙三年,假秘書監(jiān)使交州,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禮,黎桓聽命,拜詔盡恭。使還,遷起居舍人。至道二年,黎桓復(fù)南侵,又奉詔出使,至則桓復(fù)稟命。真宗時為右諫議大夫,使河朔按邊事,知升、貝二州。
全宋詩
李若拙(九四四~一○○一),字藏用,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太祖時進士。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九七七),知乾州,四年通判泰州,后又使交州。淳化二年(九九一),出為兩浙轉(zhuǎn)運使。五年,遷主客郎中、江南轉(zhuǎn)運使。真宗即位,官兵部郎中,充史館修撰,俄知制誥。咸平二年(九九九),知升、貝二州。四年卒,年五十八。《宋史》卷三○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4—1010 【介紹】: 宋河南人,字秉陽。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進士。為大理評事,通判吉州。端拱中遷樞密直學(xué)士。淳化二年拜樞密副使,改同知樞密院事。四年,罷知秦州,歷按諸寨,撫定羌戎,民感恩畫其像祠之。至道三年,參知政事。真宗咸平初,罷政出知河陽。大中祥符中進戶部尚書。卒謚恭肅。
全宋文·卷一○四
溫仲舒(九四四——一○一○),字秉陽,河南(治今河南洛陽)人。登太平興國二年進士第。端拱初拜右正言。淳化二年擢樞密副使,改同知樞密院事。四年,罷知秦州,開渭南之地。連知鳳翔、興元、江陵等府。至道三年,拜戶部侍郎,參知政事。咸平初,出知河陽,歷知開封府、天雄軍、河南府。景德中判審官院。大中祥符中官至戶部尚書、判昭文館大學(xué)士。三年卒,年六十七,謚恭肅。仲舒敏于應(yīng)務(wù),與寇準(zhǔn)同進,人稱「溫、寇」?!?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4—1010 【介紹】: 宋真定人,字永圖。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進士。累官御史中丞。慕范滂為人,獻《澄清略》,議復(fù)尚書省、慎公舉、懲貪吏、省冗官。至道三年,拜參知政事。后罷知揚州,移河南府,官終禮部尚書。卒謚惠獻。
全宋詩
王化基(九四四~一○一○),字永圖,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九七七)進士,為大理評事,通判常州。入為著作郎、右諫議大夫、權(quán)御史中丞。淳化中,遷工部侍郎。至道三年(九九七),拜參知政事。真宗咸平四年(一○○一),知揚州,移知河南府,進禮部尚書。大中祥符三年卒,年六十七?!?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六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一○四
王化基(九四四——一○一○),字永圖,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太平興國二年舉進士,歷判常州、知嵐州,改淮南節(jié)度判官,入為著作郎,遷右拾遺,命知制誥,以右諫議大夫權(quán)御史中丞。淳化中,拜中丞,知京朝官考課。至道三年,超拜參知政事。咸平四年罷知揚州,移河南府。大中祥符三年卒,年六十七。贈右仆射,謚惠獻。《宋史》卷二六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4—1021 【介紹】: 宋汾州人,字希阮,號中陵子。太祖開寶八年進士第一。通判河州。太宗遣武德卒潛察遠(yuǎn)方事,嗣宗械送京師,太宗怒削其秩。至道中官至淮南轉(zhuǎn)運使、江浙荊湖發(fā)運使。真宗咸平中,以漕運稱職,就拜太常少卿,復(fù)充三司戶部使,改鹽鐵使,建言裁節(jié)冗食。拜御史中丞。歷事三朝,輕險好進,所至以嚴(yán)明御下,尤傲狠,務(wù)以丑言凌挫群類,曾深詆參知政事馮拯、知制誥王曾。任樞密副使,與使寇準(zhǔn)不協(xié)。官終靜難軍節(jié)度。卒謚景莊。有《中陵子》。
全宋詩
王嗣宗(九四四~一○二一),字希阮,汾州(今山西汾陽)人。太祖開寶八年(九七五)進士。補秦州司寇參軍。歷諸路轉(zhuǎn)運使,累遷御史中丞。真宗大中祥符六(一○一三),授樞密副使。八年,求罷,知許州(《隆平集》卷一○)。以檢校太尉致仕。天禧五年卒,年七十八。謚景莊。有《中陵子》三十卷,已佚。《宋史》卷二八七有傳。
全宋文·卷一○四
王嗣宗(九四四——一○二一),字希阮,汾州(治今山西汾陽)人。開寶八年中進士甲科,補秦州司寇參軍。太宗朝屢司漕運,歷河北、京西、河?xùn)|、淮南等路轉(zhuǎn)運使,江浙、荊湖發(fā)運使。真宗咸平四年,為左諫議大夫,知通進、銀臺司,兼門下封駁事,出知并州,兼并代部署,召拜御史中丞。大中祥符六年,任樞密副使、檢校太保,出知許州,移知河南府。天禧初致仕,五年卒,年七十八。著有《中陵子》三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4—1000 【介紹】: 宋翼州阜城人,號鐵山。王繼升子。形質(zhì)魁偉,有膂力,善騎射。太宗即位,補殿前指揮使,稍遷都知,從征太原,累立戰(zhàn)功。淳化三年為并代兵馬都部署。至道中李繼遷擾邊,絕靈武糧道,昭遠(yuǎn)為靈州路都部署,護二十五州芻粟,竟達(dá)靈武。至道三年,為保靜軍節(jié)度使。官終知河陽府。頗知書,性吝嗇,所至無善政。卒謚惠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6—1006 【介紹】: 宋河南人,字正則。何繼筠子。太宗太平興國三年監(jiān)泉州兵,以功遷閑廄使。上書陳為政害民者數(shù)十事,悉被容納。歷知河南府、潭州。淳化中為制置河北緣邊屯田使,發(fā)諸州鎮(zhèn)兵墾數(shù)百里稻田。知滄、雄、澶州,累遷正任團練使、緣邊安撫使。習(xí)諳戎事,有方略,御契丹有功。官終齊州團練使。
全宋詩
何承矩(九四六~一○○六),字正則,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太宗太平興國三年(九七八)遷閑廄使,五年知河南府,徒知潭州。端拱元年(九八八)為滄州節(jié)度副使,又為制置河北緣邊屯田使。淳化四年(九九三)知滄州,逾年徙雄州。因抗擊契丹著有戰(zhàn)功,十馀年間轉(zhuǎn)輾滄州、雄州沿邊州郡。卒于齊州團練使任上,年六十一?!?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三有傳。
全宋文·卷一○六
何承矩(九四六——一○○六),字正則,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陽)人,繼筠字。開寶中為閑廄副使。太平興國三年,詔監(jiān)泉州兵。后知河南、潭州、入為六宅使。端拱元年領(lǐng)淄州刺史兼知滄州節(jié)度副使。建河北屯田議,詔為制置河北緣邊屯田使。淳化四年知滄州,次年徙雄州。景德元年,進領(lǐng)英州團練使,復(fù)出知澶州、雄州。三年,拜雄州團練使、緣邊安撫使。卒,年六十一。承矩曉暢邊事,進守邊之策,為太宗、真宗嘉納?!?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三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6—1002 【介紹】: 宋祁州人,字維周。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三遷殿中丞、通判洺州。契丹入境,決漳、御河以固城壁,敵不能攻。召還,擢太常博士。累官禮部郎中,充京西轉(zhuǎn)運使。后坐事罷知歸州,改太常少卿,知廣州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4或946—1011 【介紹】: 宋河南人,字圣功。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進士第一。歷著作郎、翰林學(xué)士,參知政事。端拱元年,拜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平章事。淳化二年罷為吏部尚書。四年,復(fù)相。至道初,出判河南府。真宗咸平四年,第三次入相。六年罷。授太子太師,封萊國公,改許國公。有重望,直言敢諫。能知人,識重富弼,薦侄夷簡,后俱成名相。卒謚文穆。
全宋詩
呂蒙正(九四六~一○一一),字圣功,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九七七)進士,通判升州,召直史館。五年遷知制誥、翰林學(xué)士。擢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端拱元年(九八八),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淳化二年(九九一)坐事罷,四年復(fù)相。至道元年(九九五)出知河南府,真宗咸平四年(一○○一)再復(fù)相位。景德二年(一○○五)春告老歸洛。大中祥符四年卒,年六十六。謚文穆?!睹急畟麋飞霞硪凰?、《宋史》卷二六五有傳。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一○六
呂蒙正(九四六——一○一一),字圣功,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陽)人。太平興國二年擢進士第一,通判升州。五年,知制誥,擢翰林學(xué)士。八年參知政事。端拱元年,拜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平章事。淳化二年,罷為吏部尚書;四年,復(fù)平章事。至道元年,罷為右仆射,出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進左仆射。咸平四年,又以本官同平章事。宋建國以來,三入相者惟趙普與蒙正二人。六年,授太子太師、封萊國公,改封徐,又封許。景德二年表請歸洛。大中祥符四年卒,年六十六。贈中書令,謚文穆?!?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五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