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大名府東明人,字向一。崇禎四年進士。授夏縣知縣。居官清廉,為政勤勉,得民心。調(diào)洪洞縣,夏縣民擁留,致與來迎之洪洞縣役格斗。以上官慰諭,始得行。治洪洞如治夏縣。歲荒,收養(yǎng)棄兒百余。以母憂歸,服除,補壽光知縣,致仕。
維基袁葵,字向一,號河汭,直隸東明縣人。天啟七年(1627年)丁卯科中舉,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進士。工部觀政,五年授夏縣知縣,六年調(diào)任洪洞縣,任本省同考官。七年丁憂,九年起補山東壽光知縣,請終養(yǎng),致仕歸。著有《瀆園文集》、《吾愛亭集》。卒年四十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05—?
【介紹】:
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字亭立,號華海,又號蓉懷。明貢生。入清隱居不仕,自名離山子,又自號了了此生。晚年目盲,因號西河矇叟??滴蹙拍?,病革,請友人預(yù)作墓志銘。工詩古文,有遺文若干卷。私謚靖愨先生。
人物簡介
維基董養(yǎng)河(?—1645年),字叔會,福建福州府閩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董養(yǎng)河年少資質(zhì)不凡,博覽群書,為諸生,崇禎十三年(1640年)獲賜特用出身,擔(dān)任工部司務(wù),巡按云南;與黃道周、黃景昉、倪元璐、蔣德璟交情深厚,互相憂憤時事,研究軍國大事。黃道周檢舉楊嗣昌奪情,違背旨意審問時提及董養(yǎng)河而被下獄。崇禎帝非常生氣,打算施以極刑,可是他處之泰然,與黃道周、葉廷秀寫下《西曹秋思》集。黃道周再獲起用,他也回歸原職。之后他改任戶部主事,三次上疏請求自效,但內(nèi)容侵犯宰輔重臣而招惹忌恨,留中不批復(fù)。他又秘密尋訪可以出戰(zhàn)的才智杰出者,得六七十人推薦選用,皇帝詔令許可;當(dāng)中在薦用前列的蔣臣,從布衣出身除授戶部主事。崇禎十六年(1643年),董養(yǎng)河升任員外郎、兵科給事中,然后任命監(jiān)督九門和蕪湖鈔關(guān),弘光年間去世。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六九李玉繩,字直子,號曙河。東莞人。明思宗崇禎諸生。著有《白馬山房集》。事見《東莞詩錄》卷二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福州府閩縣人,字叔會。崇禎時任工部司務(wù)。黃道周得罪,養(yǎng)河被連累下獄。有《羅溪閣韻語》、《西曹秋思》。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叔會,漳州人。以諸生應(yīng)辟召官戶部主事
人物簡介
維基趙浚(17世紀—17世紀),字顏河,河南河南府盧氏縣人。趙浚是天啟七年(1627年)的舉人,崇禎十年(1637年)成進士,先在工部觀政,十一年(1638年)獲授戶部湖廣司主事,主理遼餉良庫,十二年(1639年)升江西司員外郎,到十三年(1640年)再升為云南司郎中,外任東昌知府?;剜l(xiāng)后,趙浚不再出仕,潛心力學(xué),誘發(fā)士子,有《四書未盡言疏解》流傳。
人物簡介
維基董飏先(16世紀—17世紀),字沙河,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董飏先是崇禎六年(1633年)的舉人,十年(1637年)成進士,獲授化州知州,不久轉(zhuǎn)往泰州,到十五年(1642年)時任職直隸通州知州,再調(diào)為廣東雷廉道僉事與廣東嶺海道參議。隆武年間董飏先和林必達同時升為禮部右侍郎,福京失陷后到浯洲古坑村建石屋垂釣,清朝朝廷迫他出仕,他就裝作瘋癲,日夜向柳樹下下拜,自笑自歌,終于得免。
人物簡介
維基趙浚(17世紀—17世紀),字顏河,河南河南府盧氏縣人。趙浚是天啟七年(1627年)的舉人,崇禎十年(1637年)成進士,先在工部觀政,十一年(1638年)獲授戶部湖廣司主事,主理遼餉良庫,十二年(1639年)升江西司員外郎,到十三年(1640年)再升為云南司郎中,外任東昌知府?;剜l(xiāng)后,趙浚不再出仕,潛心力學(xué),誘發(fā)士子,有《四書未盡言疏解》流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4—1681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武進人,字伯河,一字肇易,晚號一庵。明諸生。明亡,行醫(yī)以養(yǎng)母。治理學(xué)有所得??滴蹰g,講學(xué)延陵書院,從學(xué)者甚眾。有《皇極經(jīng)世說》、《律呂圖解》、《開方密率法》、《知非錄》、《戊申札記》等。門人私謚潛德先生。
人物簡介
維基李化麟(16世紀—17世紀),號淡河,西安府同州韓城縣人,明朝。李化麟年少時有文學(xué)名聲,因家中貧窮而經(jīng)常受雇抄書,賺來谷物都交付父母。崇禎九年(1636年)他考中舉人,到十六年(1643年)成進士,改任庶吉士。入清朝后,他在順治初年獲授給事中。山西人民上言:「某地有礦,可以備資開采?!钩⑸套h將實行,他堅持不可開采,上疏后朝廷停止此事。李化麟為人謙厚,堅持大義不徇私;有死囚拿白金請求脫罪,他大罵對方:「殺人者死,怎可欺天!」此事證實他如此清廉。
人物簡介
維基景章(1558年—?年),字達卿,號云河,四川敘州府富順縣人,民籍。戊午年二月二十九日生,行三,治《詩經(jīng)》,由學(xué)生中式丙子鄉(xiāng)試七十名舉人,年二十九歲中式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一百二十五名,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三名進士。刑部觀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8—1664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嘉興人,本姓楊,名愛,字蘼蕪,后改姓,名是,字如是,小字影憐,號我聞室主,人稱河?xùn)|君。明末為吳江名妓,能詩善畫,多與名士往來。崇禎十三年,男裝訪錢謙益。次年,嫁謙益。南明亡,勸謙益殉國,不能從。入清,傳有密謀復(fù)明之舉。謙益死,族人要挾索舍,竟自縊死。有《河?xùn)|君集》。
詞學(xué)圖錄柳如是(1618-1664) 本姓楊,名愛,字蘼蕪,又有影憐、云娟等別名,改姓柳,名是,又名隱,字如是,號我聞室主人,人稱河?xùn)|君。嘉興人。明末名妓。幼年為盛澤徐氏養(yǎng)女,后入?yún)墙氏嘀艿赖羌覟槭替?。繼為盛澤歸家院妓,交陳子龍,欲托身而未能。后嫁錢謙益為妾,謙益卒,族人爭產(chǎn),自經(jīng)死。有《戊寅草》、《湖上草》等。今人輯有《柳如是集》。詞見《戊寅草》。
晚晴簃詩匯·卷一八四柳是,初名隱斐,字如是,小字影憐。常熟錢謙益?zhèn)仁摇?/blockquote>戊寅草·序
余覽詩上自漢魏,放乎六季,下獵三唐。其間銘煙蘿土之奇,湖雁芙蓉之藻,固已人人殊,而其翼虛以造景,緣情以趨質(zhì),則未嘗不嘆神明之均也。故讀《石城》《京峴》《采菱》《秋散》之篇,與《寧墅》《麻源》《富春》之詠,是致莫長于鮑謝矣?,F(xiàn)《白馬》《浮萍》《瑟調(diào)》《怨歌》之作,是情莫深于陳思矣。至巉巖駿發(fā),波動云委,有君父之思,具黯怨之志,是文莫盛于杜矣。后之作者,或短于言情之綺靡,或淺于詠物之窅昧,惟其惑于形似也。故外易而內(nèi)傷,惟其務(wù)于侈靡也。故貌麗而神竭,此無論唐山班蔡之所不逮,即河朔漢南之才,雕思而多蒙密之失,深謀而益擬議之病,亦罕有兼者焉。故有嬡遠之略,而失在于整栗,此其流逸之患矣。有割曳之姿,而失在于壯溟,此其輕脫之患矣。夫言必詭以肆,氣必傲以騁,文必奔騰而涌瀏,義必澄泓而取寂,此皆非其至也。然可語于學(xué)士大夫之作,不可論于閨襟之什焉。乃今柳子之詩,抑何其凌清而瞷遠,宏達而微恣與?夫柳子非有雄妙窅麗之觀,修靈浩蕩之事,可以發(fā)其超曠冥搜之好者也。其所見不過草木之華,眺望亦不出百里之內(nèi),若魚鳥之沖照,駁霞之明瑟,嚴花肅月之繡染,與夫凌波盤渦,輕嵐晝?nèi)?,蒹葭菰米,凍浦巖庵煙火之裊裊,此則柳子居山之所得者耳。然余讀其諸詩,遠而惻榮枯之變,悼蕭壯之勢,則有曼衍漓槭之思,細而飾情于潴者蜿者,林木之蕪蕩,山雪之脩阻,則有寒澹高涼之趣,大都備沉雄之致,進乎華騁之作者焉。蓋余自髫年,即好作詩。其所見于天下之變亦多矣。要皆屑屑,未必有遠旨也。至若北地創(chuàng)其室,濟南諸君子入其奧,溫雅之義盛,而入神之制始作,然未有放情暄妍,即房帷亦能之矣。迨至我地,人不逾數(shù)家,而作者或取要眇,柳廣遂一起青瑣之中,不謀而與我輩之詩竟深有合者,是豈非難哉?是豈非難哉?因足而欲以水竹之渺濛,庭階之薈翳,遂可以伏匿其聲援,而震怵其意氣,此實非矣。庶幾石林淙舍之寂,桂棟藥房之艷,天姥玉女、海上諸神山之侈以巨,使柳子游而不出焉者可也。夫靈矯絕世之人,非有以束之,固不可。笱天下有以束之,亦非處子最高之致也。則意者挾滄溟之奇,而堅孤棲之氣乎?夫道之不兼,斯遇之不兩得者也。故舍飆馳而就淡漠,亦取其善者而已。使繇是焉,寰中之趣,其亦可眇然而不睹也夫。
陳子龍題
柳如是詩·小引
予論次閨閣諸名家詩,必以河?xùn)|為首。“花非花,霧非霧”,不足為其輕盈也。“玉佩來美人,朱弦彈綠綺”,不足為其和麗也?!扒锞沼屑焉?,蘭草自然香”,不足為其芳韻也?!俺讔{半云雨,清簟疏簾看弈棋”,不足為其清遙也?!盁o情有恨何人見,月白清霜欲墮時”,不足為其幽怨怡悵也。蓋閑情澹致,風(fēng)度天然,盡洗鉛華,獨標(biāo)素質(zhì)。而又日侍騷雅鉅公,揚扢古今,吐納珠玉,宜其遺眾獨立,令粉黛無色爾爾。豈止琉璃硯匣,終日隨身,翡翠筆床,無時離手而已哉!夫令暉容華,不聞?wù)荞睿瑤r卿羽仙,終成怨婦。即香山之樊素,東坡之朝云,得所依矣。然讀“春隨樊素一時歸”與《六如塔銘》,輒為黯然魂消。且不聞二姬當(dāng)日以紅香視草,素粉題箋,見重二公也。河?xùn)|之遇,儷于二姬,而才復(fù)遠過焉。然則其冠冕閨閣諸名家,豈獨茲集而已哉!
梁溪鄒斯漪流綺題。
閨秀詞鈔·卷九
字如是,一字蘼蕪,號我聞居士,嘉興人,虞山錢宗伯謙益室。
鈕秀觚剩
如是,本吳江名妓,徐佛弟子,姓楊名愛,柳,其寓姓也。豐姿逸麗,翩若驚鴻,性敏慧,賦詩則工,尤長近體,作書得虞褚法。年二十馀歸虞山錢宗伯,而河?xùn)|君之名始著。
婦人集
人目河?xùn)|君,風(fēng)流放誕,是永豐坊底物。冒褒注:河?xùn)|君,錢尚書姬人。尚書筑“我聞”室以居之,常于鴛湖舟中作百韻以贈柳。中有云:“河?xùn)|論氏族,天上問星躔。漢殿三眠貴,吳宮萬縷連?,幑獬斜?,玉氣夜生元。”又云:“纖腰宜蹴鞠,弱骨稱秋千。天為投壺笑,人從爭博癲?!庇衷疲骸澳鬣烈嗪?,溶漾坐生憐。薄病如中酒,輕寒未拆棉。清愁長約略,微笑與遷延?!本L(fēng)情與才藝,概可見矣。
西泠閨詠
如是,名是,亦名隱,又名因,本姓楊名愛,字影憐,一字蘼蕪,晚歸吳山錢宗伯,稱河?xùn)|君。宗伯與為西湖之游,刻《東山倡和集》,顧苓撰河?xùn)|君傳,徐芳撰柳夫人小傳。陳其年《婦人集》、徐釚《本事詩》、《三岡識略》、《觚剩》、《蓮坡詩話》、《柳南隨筆》皆載之。甲申以后,嘗勸宗伯殉國難,晚殉宗伯家難,世多賢之。墓在虞山耦耕堂故阯,迷失久矣。余宰琴河,訪得修之,且數(shù)碣焉?!疤一ǖ脷饷廊酥小保缡俏骱湟?。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八釋海福,字恒河。姓吳氏,名山人也。少依峨嵋萬佛寺正陽祝發(fā)。年二十二,始南游,參度門正誨,付以偈云:“老僧亦愛恒河水,洗盡凡塵即圣胎。”復(fù)至荊,受一齋衣法。惠藩將修護國寺,欲得人監(jiān)之,以海福操持精嚴,不昧因果,強督其事。功既成,辭返玉泉。因明季兵火,化為榛莽,浸成虎穴,人跡罕至。福歸,即有興筑,惠藩贈金三百,略助補葺。乃斬茅理樹,引流辟涂,棟楹梁桷,甍瓦磚石,塈堊赤白,一董新之,無愧前哲。更請于朝,復(fù)除寺徭。蓋自元鐘而后,有造于玉泉者,莫福若也。以順治十六年二月二十二日示寂,偈曰:“騎象牽牛西復(fù)東,明珠穿破兩頭空。本來面目尋常處,付與來者好用功?!奔拍昶呤兴?,塔于南庵。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施天驊,字河采,蕪湖人,明諸生,順治時隱居,著《儷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