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26,分49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湯風
湯嫩
湯溪
湯院
湯左
老湯
參湯
過湯
湯村
湯點
湯鍋
湯潑
湯響
湯云
太和湯
《國語辭典》:湯風(湯風)  拼音:tāng fēng
迎風。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二折:「應則怏他一路上湯風打浪,嗨誰想他百忙里臥枕著床?!乖o名氏《龍門隱秀。楔子》:「誰人賜我紅綿襖,冒雪湯風且御寒?!?/div>
《駢字類編》:湯嫩(湯嫩)
宋 梅堯臣 得雷太簡自制蒙頂茶 湯嫩乳花浮,香新舌甘永。
宋 陸游 遣興四首 其二 湯嫩雪濤翻茗碗,火溫香縷上衣篝。
《駢字類編》:湯溪(湯溪)
明一統(tǒng)志:湯溪縣在金華府城西南五十五里,本龍游縣東鄙,金華西鄙,蘭溪南鄙,遂昌北鄙。
《駢字類編》:湯院(湯院)
豫章古今記:輔山,今廬山也。有泉二,其一常熱,今為湯院。
《駢字類編》:湯左(湯左)
史記張湯傳:三長史合謀曰。吾知湯陰事。使吏捕按湯左田信等。注:左、證左也。
《國語辭典》:老湯(老湯)  拼音:lǎo tāng
燉了很久的肉湯,里面混和著各種香料。《紅樓夢》第四一回:「拿一只肥母雞,靠出老湯來?!?/div>
《國語辭典》:參湯(參湯)  拼音:shēn tāng
用人參熬制的湯汁。
《分類字錦》:過湯(過湯)
北苑別錄:茶之過黃,初入烈火焙之,次過沸湯爁之,凡如是者三,而后宿一火。凡火之數(shù)多寡,皆視其銙之厚薄。銙之厚者,有十火至于十五火;銙之薄者,八火至于六火?;饠?shù)既足,然后過湯上出色。
分類:
《駢字類編》:湯村(湯村)
宋史食貨志:鹽官湯村用鐵盤,故鹽色青白。楊村及錢清場織竹為盤,涂以石灰,為色少黃。石堰以東近海,水咸,故雖用竹盤,而鹽色尤白。
《漢語大詞典》:湯點(湯點)
茶點。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元旦》:“湯點則鵝油方補,豬肉饅首,江米糕,黃黍飥?!?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星燈》:“於更初設香楮,陳湯點,燃而祭之?!?/div>
分類:茶點
《國語辭典》:湯鍋(湯鍋)  拼音:tāng guō
1.本指屠宰牲畜時煮熱水去毛的大鍋子,后用于稱屠宰場?!缎咽酪鼍墏鳌返谄呔呕兀骸冈僬f一個楊司徒奉差回家,撞見兩個回子,趕了百十只肥羊,往北京湯鍋里來?!?br />2.煮湯的鍋子。
《駢字類編》:湯潑(湯潑)
續(xù)仙傳見湯鼎下。
《駢字類編》:湯響(湯響)
宋 于石 凈居院遇雪 夢回寒月吐層崖,湯響松風聽煮茶。
《駢字類編》:湯云(湯云)
唐 張說 奉和圣制幸鳳湯泉應制 湯云出水殿,暖氣入山營。
《漢語大詞典》:太和湯(太和湯)
(1).即酒。 宋 邵雍 《無名公傳》:“生喜飲酒,嘗命之曰‘大和湯’。” 宋 邵雍 《林下五吟》詩之一:“安樂窩深初起后,太和湯釅半醺時?!?br />(2).謂沸水。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水二·熱湯。
分類: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