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詞典 6分類詞匯 8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歧 → 岐歧”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歧途  拼音:qí tú
1.自大路歧出的道路?!秲号⑿蹅鳌>壠鹗谆亍罚骸竷膳云缤厩镏?,有無數(shù)的車馬輻輳,冠蓋飛揚,人來人往,十分熱鬧?!?br />2.比喻錯誤的道路。如:「誤入歧途」。
《漢語大詞典》:岐途
亦作“ 岐涂 ”。 岔路。多喻不正確的道路。 唐 孔穎達 《〈禮記正義〉序》:“上自 游 夏 之初,下終 秦 漢 之際,其間岐涂詭説,雖紛然競起,而餘風曩烈,亦時或獨存。”一本作“ 歧涂 ”。 清 陳恭尹 《早發(fā)新塘浦向廣州東山舟中作》詩:“傷哉逝川嘆,慟矣岐途泣?!?/div>
《國語辭典》:徬徨歧途  拼音:páng huáng qí tú
在叉出的路口徘徊,不知該做何選擇。多指誤入歧途者而言。如:「他徬徨歧路,更需要我們給予幫助和安慰,使他早日醒悟。」
《國語辭典》:誤入歧途(誤入歧途)  拼音:wù rù qí tú
因一時迷惑而走入錯誤的路徑和環(huán)境。如:「青少年常因交友不慎而誤入歧途,只要有悔意,不妨給他們一次重生的機會?!?/div>
《國語辭典》:引入歧途  拼音:yǐn rù qí tú
引導踏入錯誤的道路。如:「自從被引入歧途后,他終日為非作歹。」
《高級漢語詞典》:彷徨歧途  拼音:páng huáng qí tú
猶猶豫豫怕走上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