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91,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挺立
抗議
剛介
弦直
端愨
嚴(yán)正
直士
好直
廉直
正類
三俊
鯁直
蹇諤
易直
直亮
《國語辭典》:挺立  拼音:tǐng lì
直立。比喻獨(dú)立特出?!赌鲜?。卷一五。徐羨之傳》:「孝嗣字始昌?!锥αⅰ!?/div>
《國語辭典》:抗議(抗議)  拼音:kàng yì
1.對他方的意見或措施作反對的表示?!逗鬂h書。卷六四。盧植傳》:「群僚無敢言,植獨(dú)抗議不同。」
2.持論正直。《后漢書。卷四三。何敞傳。論曰》:「樂、何之徒抗議柱下,故能挾幼主之?dāng)?,剿奸回之偪?!?/div>
《漢語大詞典》:剛介(剛介)
剛強(qiáng)正直。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彼剛介,有才氣,卿往不如不去?!?span id="kexdxg4" class="book">《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元年》:“ 詵 剛介雅正,以風(fēng)教為己任?!?宋 呂祖謙 《臥游錄》:“ 田晝 ,字 承君 , 陽翟 人,剛介自守。” 謝覺哉 《憶叔衡同志》:“ 叔衡 同志很篤實(shí),又很剛介?!?/div>
《漢語大詞典》:弦直
(1).語本后漢書·五行志一:“ 順帝 之末,京都童謡曰:‘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币蛞浴跋抑薄敝刚?。后漢書·李固傳贊:“ 燮 同 趙 孤,世載弦直。”
(2).指挺直。 宋 蘇轍 《任氏閱世堂前大檜》詩:“君家大檜長百尺,根如車輪身弦直。”
分類:挺直正直
《漢語大詞典》:端愨(端慤)
正直誠謹(jǐn)。《商君書·慎法》:“初假吏民奸詐之本,而求端慤之末, 禹 不能以使十人之眾,庸主安能以御一國之民?”《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其民樸重端慤?!?高誘 注:“端,直也;慤,誠也?!?span id="qhg4piw" class="book">《后漢書·鄧騭傳》:“常母子兄弟,內(nèi)相勑厲,冀以端慤畏慎,一心奉戴,上全天恩,下完性命?!?span id="wfgtmbf" class="book">《新唐書·畢誠傳》:“性端慤,不妄與人交?!?span id="fsxnigc" class="book">《明史·陳選傳》:“ 選 自幼端慤,寡言笑,以圣賢自期?!?/div>
《國語辭典》:嚴(yán)正(嚴(yán)正)  拼音:yán zhèng
莊嚴(yán)端正。如:「持論嚴(yán)正」。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教子》:「王大司馬母魏夫人,性甚嚴(yán)正?!?/div>
《漢語大詞典》:直士
正直、耿直之士。荀子·不茍:“身之所長,上雖不知,不以悖君;身之所短,上雖不知,不以取賞;長短不飾,以情自竭,若是則可謂直士矣?!?span id="khdczqm" class="book">《漢書·梅福傳》:“折直士之節(jié),結(jié)諫臣之舌?!?宋 歐陽修 《答西京王相公書》:“不量輕重之勢,不度貴賤之位,必爭以理而后止者,此直士也?!?清 唐甄 潛書·主進(jìn):“世尚文辭,則為名士;世尚氣節(jié),則為直士;世尚功業(yè),則為才士?!?/div>
分類:正直耿直
《分類字錦》:好直
左傳:吳公子札適晉,謂叔向曰:吾子好直,必思自勉于難。
分類:正直
《國語辭典》:廉直  拼音:lián zhí
廉潔正直?!稘h書。卷八八。儒林傳。嚴(yán)彭祖》:「以高第入為左馮翊,遷太子太傅,廉直不事權(quán)貴?!埂度龂萘x》第七三回:「趙累為人忠誠廉直,若用此人,萬無一失?!?/div>
《漢語大詞典》:正類(正類)
泛指正直的人。明史·華允誠傳:“甚至庇同鄉(xiāng),則逆黨公然保舉,而白簡反為罪案;排正類,則講官借題逼逐,而薦剡遂作爰書?!?/div>
分類:正直
《漢語大詞典》:三俊
古指具備剛、柔、正直三德的人。書·立政:“嚴(yán)惟丕式,克用三宅三俊?!?孔穎達(dá) 疏:“三俊即是《洪范》所言剛克、柔克、正直三德之俊也?!币徽f謂有常伯、常任、準(zhǔn)人之才者。見 蔡沉 集傳。三個(gè)并稱的俊杰。(1)指 漢 之 張良 、 蕭何 、 韓信 。晉書·鄭沖傳:“ 泰始 六年,詔曰:‘昔 漢祖 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勛勞,歸美三俊?!?2)指 漢 之 酈食其 、 田橫 、 韓信 。漢書·蒯通伍被等傳贊:“ 蒯通 一説而喪三儁,其得不亨者,幸也?!?顏師古 注引 應(yīng)劭 曰:“亨 酈食其 ,敗 田橫 ,驕 韓信 也?!?3)指 晉 之 顧榮 、 陸機(jī) 、 陸云 。晉書·顧榮傳:“ 吳 平,﹝ 顧榮 ﹞與 陸機(jī) 兄弟同入 洛 ,時(shí)人號為‘三俊’?!?4)指 唐 之 李紳 、 李德裕 、 元稹 。舊唐書·李紳傳:“歲餘, 穆宗 召為翰林學(xué)士,與 李德裕 、 元稹 同在禁署,時(shí)稱‘三俊’,情意相善?!?5)指 宋 之 陳希亮 、 陳庸 、 陳諭 。宋史·陳希亮傳:“﹝ 希亮 ﹞業(yè)成,乃召兄子 庸 、 諭 使學(xué),遂俱中 天圣 八年進(jìn)士第,里人表其閭曰:‘三儁’?!?6)指 元 之 曹元用 、 元明善 、 張養(yǎng)浩 。元史·曹元用傳:“﹝ 元用 ﹞轉(zhuǎn)中書省右司掾,與 清河 元明善 、 濟(jì)南 張養(yǎng)浩 ,同時(shí)號為‘三俊’?!?7)指 明 之 顧璘 、 陳沂 、 王韋 。明史·文苑傳二·顧璘:“初, 璘 與同里 陳沂 、 王韋 ,號‘金陵三俊’?!?/div>
分類:正直
《國語辭典》:鯁直(鯁直)  拼音:gěng zhí
正直?!逗鬂h書。卷六一。黃瓊傳》:「在朝有鯁直節(jié),出為魯、東海二郡相?!埂侗笔贰>戆巳?。文苑傳。李文博傳》:「性貞介鯁直,好學(xué)不倦。」也作「耿直」、「梗直」。
《漢語大詞典》:蹇諤(蹇諤)
亦作“ 蹇咢 ”。亦作“ 蹇愕 ”。亦作“ 蹇鄂 ”。 忠直敢言貌;正直貌。蹇,通“ 謇 ”。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神情所涉,豈徒蹇愕而已哉。” 明 湯顯祖 《宣城令姜公去思記》:“夫 姜君 者,亦蹇咢重進(jìn)止,質(zhì)行人耳?!?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古人忌日亦受吊:“翌日上封,大陳説忠貞蹇諤,不宜淪滯遐方?!?/div>
《漢語大詞典》:易直
平易正直;平易質(zhì)直。禮記·樂記:“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孔穎達(dá) 疏:“易謂和易,直謂正直。”新唐書·藝文志序:“六經(jīng)之道,簡嚴(yán)易直,而天人備。” 明 吳承恩 《祭孫淳齋文》:“淵源之學(xué),經(jīng)濟(jì)之才,光明之心,易直之性,氣稟剛大,量包宏深,所謂福祿壽考,追逐焉而不置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直亮
正直信實(shí)。后漢書·鄭太傳:“ 北海 邴原 清高直亮。”北史·于栗磾傳:“ 烈 弟 果 ,嚴(yán)毅直亮,有父兄風(fēng)?!?明 歸有光 《上王都御史書》:“閤下清明直亮,少所許可,而獨(dú)於 有光 而加顧?!眳⒁姟?直諒多聞 ”。
《國語辭典》:直諒多聞(直諒多聞)  拼音:zhí liàng duō wén
好朋友當(dāng)具有正直信實(shí),見識淵博的條件。語本《論語。季氏》:「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购笠嘀溉说膫€(gè)性正直誠信,見識淵博?!稘h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贊曰》:「豈非直諒多聞,古之益友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