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91,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貞方
審正
直誠
端敏
堅(jiān)直
淳正
端諒
行危
端身
誠直
黨士
剛鯁
方弘
直信
清耿
《漢語大詞典》:貞方(貞方)
(1).正直不阿。 唐 陸贄 《賈耽東都留守制》:“豁達(dá)貞方,識(shí)通大體。” 明 李開先 《賀東泉王二尹馬政膺獎(jiǎng)序》:“吾章以 程吾潭 貞方之道,響應(yīng)之才,為之正焉?!?br />(2).堅(jiān)貞端莊。舊唐書·列女傳·鄭神佐女:“克彰孝理之仁,足厲貞方之節(jié)?!?/div>
《漢語大詞典》:審正(審正)
(1).明察正直。《宋書·鄭鮮之傳》:“伏見行參軍 謝絢 ,清悟?qū)徴?,理懷通美。?span id="zhkrkmk" class="book">《北史·長孫儉傳》:“故柱國、 鄫國公 儉 ,臨終審正,爰吐德音,以所居之宅本因上賜,制度宏麗,非諸子所居,請(qǐng)以還官,更選他所?!?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隋書·誠節(jié)傳·皇甫誕》:“ 并州 總管司馬 皇甫誕 ,性理淹通,志懷審正,効官贊務(wù),聲績克宣。”
(2).精審而正確。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 干寶 述紀(jì),以審正得序; 孫盛 《陽秋》,以約舉為能?!?br />(3).猶審定。 章炳麟 《學(xué)變》:“蓋自 魏 武 審正名法, 鐘 陳 輔之,操下至嚴(yán)。”
《漢語大詞典》:直誠(直誠)
(1).謂正直,真誠。 唐 黃滔 《御試曲直不相入賦》:“小人曲媚,或乘造次以得時(shí);君子直誠,可仗英明而輔國。”
(2).謂真心誠意。 宋 范仲淹 《陳乞邠州狀》:“伏望圣慈依臣前來面奏,罷參知政事并安撫使……臣此直誠,并守前奏?!?/div>
《漢語大詞典》:端敏
正直聰敏。 南朝 梁 江淹 《蕭冠軍進(jìn)號(hào)征虜詔》:“體局弘濟(jì),器操端敏?!?宋 陸游 《南唐書·周宗傳》:“方時(shí)艱難,每使四方輒稱職,端敏可仗?!?王闿運(yùn) 《瞿學(xué)士妻吳氏墓志銘》:“夫人幼而端敏,孝婉令儀。”
分類:正直聰敏
《漢語大詞典》:堅(jiān)直(堅(jiān)直)
堅(jiān)毅正直。史記·循吏列傳:“ 石奢 者, 楚昭王 相也。堅(jiān)直廉正,無所阿避?!?/div>
《漢語大詞典》:淳正
忠厚正直。 宋 秦觀 《清和先生傳》:“上熟味其旨,愛其淳正,可以鎮(zhèn)澆薄之徒?!?/div>
《漢語大詞典》:端諒(端諒)
正直誠信。 唐 白居易 《獨(dú)孤郁司勛郎中知制誥制》:“端諒忠謹(jǐn),介然自居。為臣若斯,足可嘉奬?!?明 李東陽 《敦本堂記》:“又遡而求之,按察之剛直,御史之端諒,以至於二祖之友悌,則稱為都統(tǒng)之后,可以無愧矣。”
《漢語大詞典》:行危
(1).行為正直。語出《論語·憲問》:“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span id="ohfmz6q" class="book">《亢倉子·賢道》:“有識(shí)之士,行危而色不可踈,言遜而理不可拔。”
(2).做危險(xiǎn)的事。史記·穰侯列傳:“愿君熟慮之而無行危。”史記·刺客列傳:“夫行危欲求安,造禍而求福,計(jì)淺而怨深,連結(jié)一人之后交,不顧國家之大害,此所謂‘資怨而助禍’矣?!?/div>
《漢語大詞典》:端身
(1).使自身的操行歸于正直。《孔子家語·三恕》:“士能明於三恕之本,則可謂端身矣。”
(2).擺正身體。《四游記·猴王得仙賜姓》:“眾猴聽説,端身禮拜,稱‘千歲大王’?!?/div>
《漢語大詞典》:誠直(誠直)
忠誠正直。北史·李景傳:“ 楊玄感 之反,朝臣子弟多預(yù)焉, 景 獨(dú)無關(guān)涉。帝曰:‘公誠直天然,我梁棟也?!?span id="oqogtqy" class="book">《舊唐書·裴延齡傳》:“良以內(nèi)顧庸昧,一無所堪;夙蒙眷知,唯以誠直。”
《漢語大詞典》:黨士(黨士)
(1).指志同道合的人;。 明 何景明 《贈(zèng)胡君宗器序》:“余黨士 胡君 宗器 ,性爽而敦,勤而闊度,詳謹(jǐn)而無隱情。”
(2).正直的讀書人。 清 周亮工 《宋去損以予累客死都門》詩:“不識(shí)千人皆黨士,可憐一代絶鴻文。”
《漢語大詞典》:剛鯁(剛鯁,剛骾)
亦作“ 剛梗 ”。剛強(qiáng)正直。晉書·謝邈傳:“ 邈 性剛骾,無所屈撓,頗有理識(shí)?!?span id="ecywtvi" class="book">《魏書·游肇傳》:“尚書令 高肇 ……以 肇 名與己同,欲令改易。 肇 以 高祖 所賜,秉志不許, 高肇 甚銜之。 世宗 嘉其剛梗。”新唐書·曹確傳:“神策中尉 西門季玄 者,亦剛骾。”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魁制府:“其剛鯁之氣時(shí)相發(fā)露,非近日模稜諸公所易及也。”
《漢語大詞典》:方弘
正直寬弘。宋書·張邵傳:“ 子陵 方弘至公,必不以私讎害正義?!?/div>
分類:正直
《漢語大詞典》:直信
正直誠實(shí)。禮記·郊特牲:“告之以直信;信,事人也;信,婦德也?!?清 劉大櫆 《徐崑山文序》:“ 崑山 直信溫恭,於古之人幾可以無愧。”
《漢語大詞典》:清耿
(1).清廉正直。 明 無名氏 《鳴鳳記·三臣謫戍》:“張兔網(wǎng)反羅了雉兒清耿,擊魔天反打了護(hù)法真人?!?br />(2).清澈明亮。 明 馮惟敏 《桂枝香·愁怨》曲:“瑤臺(tái)寂靜,銀河清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