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900
典故
53
詞典
980
分類詞匯
23
佛典
7
其它
837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榖 → 榖谷”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980,分66頁顯示
上一頁
24
25
26
27
2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30
31
32
33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匡谷
隘谷
蓼谷
料谷
息谷
五榖
杏谷
檀谷
潭谷
鐵谷
桐谷
曬谷場
潁谷封
潁谷封
衣谷
《漢語大詞典》:
匡谷
匡形的山谷。謂谷四面山峰拔起,中部低下。 清
朱彝尊
《奉召赴都經(jīng)泰岳遙望有作》
詩:“崇巖倚重云,白日繫匡谷?!?/div>
分類:
山谷
四面
山峰
拔起
低下
《高級漢語詞典》:
隘谷
拼音:
ài gǔ
橫斷面呈V形的河谷,谷底最窄,僅為一條線,兩坡陡峭,多在年輕河流上游巖石堅硬的地帶
《駢字類編》:
蓼谷
水經(jīng)注見上。
《漢語大詞典》:
料谷(料穀)
飼養(yǎng)牲口的谷物。
《元典章·兵部三·長行馬》
:“尚書省咨馬匹料穀,夏月自六月一日為始,每匹料穀五升?!?/div>
分類:
飼養(yǎng)
養(yǎng)牲
牲口
谷物
《國語辭典》:
息谷(息穀)
拼音:
xí gǔ
古代官府貸谷給農(nóng)民,等到秋收時,農(nóng)民除償還貸谷外,需另加利息,此當作利息償還的谷物,即稱為「息谷」。清。昭梿《嘯亭雜錄。卷七。陸中丞》:「臨終前一月,猶奏湖南社倉谷業(yè)已敷用,其息谷請免徵收?!?/div>
分類:
官府
貸給
民戶
秋收
利息
償還
谷物
《駢字類編》:
五榖
禮記王制:冢宰制國用,必于歲之杪,五榖皆入,然后制國用。
又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王命布農(nóng)事,命田舍東郊,皆修封疆,審端徑術,善相丘陵阪險原隰土地所宜,五榖所植,以教道,民必躬親之。
又樂記:夫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德而五榖昌。疾疢不作而無妖祥。此之謂大當。 論語:四體不勤。五榖不分。孟子: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榖。五榖熟而民人育。又五榖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 公羊:桓公二年冬有年。傳:有年何以書?以喜書也。大有年何以書?亦以喜書也。此其曰有年何?僅有年也。注:僅猶劣也。謂五榖多少皆有,不能大成熟。榖梁傳見二榖下。戰(zhàn)國策見一歲下。 漢書食貨志:田中不得有樹,恐妨五榖。晉書天文志:胃三星,天之廚藏,主倉廩,五榖府也。明則和平。 南史翟法賜傳:曾祖湯祖莊父矯,并高尚不仕,逃避徵辟。法賜少守家業(yè),立室廬山頂,喪親后,便不復還家。不食五榖,以獸皮及結(jié)草為衣,雖鄉(xiāng)親中表,莫能見焉。又師子國傳:天竺,旁國也,其地和適,無冬夏之異。五榖隨人種,不須時節(jié)。 管子:積于不涸之倉者。務五榖也。藏于不竭之府者。養(yǎng)桑麻,育六畜也。列子:天之于民厚矣。殖五榖。生魚鳥以為之用。 莊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榖,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又黃帝見廣成子曰: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榖,以養(yǎng)民人。 荀子:今是土之生五榖也。人善治之。則數(shù)畝盆。一歲而再獲之。注:蓋當時以盆為量。陸賈新語:五榖養(yǎng)性而棄之地。珠玉無用而寶之于身。 易林:益之屯伯虎仲熊,德義淵泓,使布五榖,陰陽順序。春秋佐助期:咸池主五榖。 禮稽命徵:天子祭天地宗廟,六宗五岳得其宜,則五榖豐。樂稽耀嘉:稷五榖之長,榖眾不可以遍祭,故祀稷為神,以主之也。 吳越春秋:后稷為兒時,好種樹禾黍麥桑麻五榖,相五土之宜,青赤黑,陵水高下,粢稷黍禾,蕖麥豆稻,各得其理。 周髀算經(jīng)見一歲下。九域志:榖城,神農(nóng)嘗五榖于此,名榖城。輟耕錄:孛術魯翀子翚公在翰林時,進講罷,上問曰:三教何者為貴。對曰:釋如黃金,道如白璧,儒如五榖。上曰。若然則儒賤耶。對曰:黃金白璧,無亦何妨。五榖于世,豈可一日闕者。上大說。云笈七簽:但服元和際五榖。必獲寥天得真箓。 屈原大招:五榖六仞,設菰粱只。 闕名洛川晴望賦見三時下。古銅雀詞:一鳴五榖生,再鳴五榖熟。 繆襲鼓吹曲:上天時雨露,五榖滋田疇。 張彪神仙詩見四氣下。元結(jié)漫歌:此中宜五榖,不及西陽城。 白居易與諸公同出城觀稼詩:歲望千箱積,秋憐五榖分。姚合秋中寄崔道士詩:五榖口不嘗,比僧更閑寂。 蘇軾戲作種松詩:槁死三彭仇,澡換五榖腸。趙偕題引子龍詩:四時膏澤及時降,大有五榖年豐登。
《駢字類編》:
杏谷
明一統(tǒng)志:見梅谷下。
《駢字類編》:
檀谷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泰威之山又東十五里,曰橿谷之山,其中多赤銅。注:或作檀谷之山。
《駢字類編》:
潭谷
宋書劉真道傳:氐賊楊難當侵寇漢中,真道率軍討破之,而難當寇盜猶不已,太祖遣龍驤將軍裴方明率禁兵五千,受真道節(jié)度。方明至武興,率太子積弩將軍劉康祖等,進次潭谷。
《駢字類編》:
鐵谷(鐵谷)
水經(jīng)注:漢水又西南流,左得蘭渠溪水,次西有山黎谷水,次西有鐵谷水,次西有石耽谷水,次西有南谷水,并出南山楊湍。
《駢字類編》:
桐谷
唐 崔道融
山居臥疾廣利大師見訪
桐谷孫枝已上弦,野人猶臥白云邊。
《國語辭典》:
曬谷場(曬谷場)
拼音:
shài gǔ cháng
曝曬稻谷的場地。如:「舊時,每到收穫季節(jié),廟前空地就變成了曬谷場?!?/div>
分類:
曝曬
稻谷
場地
《漢語大詞典》:
潁谷封
見“ 潁谷 ”。
《漢語大詞典》:
潁谷(潁谷)
(1).地名。本為 春秋 鄭 邊邑。在今 河南省 登封縣 西南。
《
左傳·隱公元年
》
:“ 潁考叔 為 潁谷 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潁水
》
:“今 潁水 有三源奇發(fā):右水出 陽乾山 之 潁谷 。 春秋 潁考叔 為其封人,其水東北流。” 唐
劉長卿
《送袁明府之任》
詩:“雪覆 淮 南道,春生 潁谷 煙?!?br />(2).借指 春秋 鄭 潁考叔 。 潁考叔 曾為 潁谷 封人。
《
左傳·隱公元
》
載:“﹝ 潁考叔 ﹞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焙笠蛞詾榈洹?宋
楊萬里
《四十二叔祖母劉氏太孺人挽詞》
詩:“到得君羹美,翻令 潁谷 悲?!币嘧鳌?潁谷封 ”。 宋
蘇軾
《新茶送答判程朝奉以饋其母有詩相謝次韻答之》
:“縫衣付與 溧陽 尉,舍肉懷歸 潁谷 封?!?/div>
分類:
地名
邊邑
河南
登封縣
封人
《漢語大詞典》:
潁谷封(潁谷封)
見“ 潁谷 ”。
《漢語大詞典》:
潁谷(潁谷)
(1).地名。本為 春秋 鄭 邊邑。在今 河南省 登封縣 西南。
《
左傳·隱公元年
》
:“ 潁考叔 為 潁谷 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 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潁水
》
:“今 潁水 有三源奇發(fā):右水出 陽乾山 之 潁谷 。 春秋 潁考叔 為其封人,其水東北流。” 唐
劉長卿
《送袁明府之任》
詩:“雪覆 淮 南道,春生 潁谷 煙?!?br />(2).借指 春秋 鄭 潁考叔 。 潁考叔 曾為 潁谷 封人。
《
左傳·隱公元
》
載:“﹝ 潁考叔 ﹞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焙笠蛞詾榈洹?宋
楊萬里
《四十二叔祖母劉氏太孺人挽詞》
詩:“到得君羹美,翻令 潁谷 悲?!币嘧鳌?潁谷封 ”。 宋
蘇軾
《新茶送答判程朝奉以饋其母有詩相謝次韻答之》
:“縫衣付與 溧陽 尉,舍肉懷歸 潁谷 封?!?/div>
分類:
地名
邊邑
河南
登封縣
封人
《駢字類編》:
衣谷
水經(jīng)注:渭水南有長塹谷水,次東有安蒲溪水,次東有衣谷水,并南出朱圉山。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