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wàn)典故,50萬(wàn)詞匯、2萬(wàn)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yǔ)大詞典》:桑根
(1).桑樹(shù)的根。可作中藥。 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木三·桑:“古《本草》言桑根見(jiàn)地上者名馬額,有毒殺人;旁行出土者,名伏蛇,亦有毒,而治心痛?!?br />(2).蜻蛉的別名。爾雅·釋蟲(chóng)“虰蛵負(fù)勞” 清 郝懿行 義疏:“蛉,蜻蛉也,一名桑根。”
(3).蛇名。參見(jiàn)“ 桑根蛇 ”。
《漢語(yǔ)大詞典》:桑根蛇
赤練蛇的別稱。 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鱗一·黃頷蛇:“黃喉蛇俗名赤楝蛇,一名桑根蛇。頷,喉下也。以色名赤楝,桑根象形?!?/div>
《漢語(yǔ)大詞典》:桑根車(桑根車)
即山車。緯書(shū)傳說(shuō)帝王有德,天下太平,則山車出現(xiàn),為祥瑞之一。后亦指帝王所乘之車。禮記·明堂位“鸞車” 漢 鄭玄 注:“ 漢 祭天,乘 殷 之路也。今謂之桑根車也?!?span id="79y6t6d" class="book">《宋書(shū)·禮志五》:“ 殷 有山車之瑞,謂桑根車, 殷 人制為大路。”宋書(shū)·禮志五:“古曰桑根車, 秦 曰金根車也?!?span id="j8b9g6q" class="book">《隋書(shū)·禮儀志五》:“昔 成湯 用而郊祀,因有山車之瑞,亦謂桑根車?!眳⒁?jiàn)“ 山車 ”。
《漢語(yǔ)大詞典》:山車(山車)
(1).傳說(shuō)帝王有德,天下太平,則山車出現(xiàn),古代以為祥瑞之物。《禮記·禮運(yùn)》“山出器車” 孔穎達(dá) 疏引《禮緯斗威儀》:“‘其政大平,山車垂鉤?!⒃疲骸杰嚕匀恢?;垂鉤,不揉治而自圓曲?!?span id="g7dq4qc" class="book">《太平御覽》卷七七三引《孝經(jīng)援神契》:“ 虞舜 德盛於山陵,故山車出。山者,自然之物也,山藏之精。”《后漢書(shū)·輿服志上》:“ 秦 并天下,閲三代之禮,或曰 殷 瑞山車,金根之色?!?劉昭 注:“ 殷 人以為大路,於是 始皇 作金根之車。 殷 曰(乘)﹝桑﹞根, 秦 改曰金根?!?晉 王嘉 拾遺記·軒轅黃帝:“﹝ 軒轅黃帝 ﹞泛河沉璧,有澤馬羣鳴,山車滿野?!?span id="ycyw4kn" class="book">《宋書(shū)·符瑞志下》:“山車者,山藏之精也。不藏金玉,山澤以時(shí),通山海之饒,以給天下,則山成其車?!?span id="viuszh1" class="book">《隋書(shū)·禮儀志五》:“玉輅,禋祀所用……昔 成湯 用而郊祀,因有山車之瑞,亦謂桑根車?!?br />(2).一種有棚的車。資治通鑒·唐肅宗至德元年:“初,上皇每酺宴,先設(shè)太常雅樂(lè)坐部、立部,繼以鼓吹、胡樂(lè)、教坊、府縣散樂(lè)、雜戲,又以山車、陸船載樂(lè)往來(lái)。” 胡三省 注:“山車者,車上施棚閣,加以綵繒,為山林之狀?!?span id="jdu186d" class="book">《宋史·禮志十六》:“是歲,東封 泰山 ,所過(guò)州府,上御子城門(mén)樓,設(shè)山車、綵船載樂(lè),從臣侍坐,本州父老、進(jìn)奉使、蕃客悉預(yù)?!?/div>
《漢語(yǔ)大詞典》:桑根蛇
赤練蛇的別稱。 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鱗一·黃頷蛇:“黃喉蛇俗名赤楝蛇,一名桑根蛇。頷,喉下也。以色名赤楝,桑根象形。”
《漢語(yǔ)大詞典》:桑根線(桑根線)
用桑根皮長(zhǎng)纖維制成的線。古時(shí)作外科縫合手術(shù)用線。 宋 張師正 括異志·贓濫處斬:“ 韓元卿 為 峽州 推官,忽揮刃自剄,喉雖斷而未死……﹝ 祖擇之 ﹞命取桑根線縫其創(chuàng), 元卿 以手褫去,遂卒?!?/div>
《漢語(yǔ)大詞典》:桑根紙(桑根紙)
用桑樹(shù)根皮為原料制成的紙。質(zhì)地堅(jiān)韌,耐用。 宋 蘇易簡(jiǎn) 文房四譜·紙譜:“ 雷孔璋 曾孫 穆之 猶有 張華 與其祖書(shū),所書(shū)乃桑根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