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格子  拼音:gé zi
1.方形的框子或條紋。如:「四方格子」、「斜紋格子布」。《西游記》第五五回:「這行者輕輕的飛上去,釘在那花亭格子上?!挂沧鳌父糇印?、「槅子」。
2.上部有空欄格子的門或窗?!度辶滞馐贰返谌鸹兀骸付派髑浣醒谏狭酥虚T,讓戲子走過橋來,一路從回廊內(nèi)轉(zhuǎn)去,進(jìn)東邊的格子,一直從亭子中間走出西邊的格子去,好細(xì)細(xì)看他們裊娜形容?!挂沧鳌父糇印?、「槅子」。
3.稿紙。如:「爬格子」。
《國語辭典》:爬格子  拼音:pá gé zi
寫作文章。如:「作家的主要工作就是爬格子?!?/div>
《高級漢語詞典》:填格子  拼音:tián gé zi
爬格子,對寫作工作的戲稱
《漢語大詞典》:衣裳格子
存放衣物的框格家具。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那曲折槅子?xùn)|,找夾空地方,竪著架衣裳格子,上面還大大小小放著些零星匣子之類。”亦省作“ 衣格 ”。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那衣格以北,臥牀以南,靠東壁子,當(dāng)中放著一張方桌,左右兩張杌子?!?/div>
《國語辭典》:格子布  拼音:gé zi bù
以格子形狀為主要圖案的布料。如:「很多餐廳采用格子布做的桌巾,很好看。」
《國語辭典》:格子紙(格子紙)  拼音:gé zi zhǐ
由許多垂直交叉的縱、橫線所構(gòu)成方塊形格子的紙,可用來標(biāo)示方位、畫設(shè)計(jì)圖等。也稱為「方格紙」。
《國語辭典》:格子眼  拼音:gé zi yǎn
由窗欞構(gòu)成的格子,中間以紙糊住?!段饔斡洝返诎硕兀骸感姓咭活^撞破格子眼,飛在唐僧光頭上丁著,叫聲:『師父?!弧?/div>
《高級漢語詞典》:打格子  拼音:dǎ gé zi
將…不拘顏色地劃成方塊;尤指在種植前將(土地)規(guī)劃成棋格狀或許多方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