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柳枝  拼音:liǔ zhī
柳樹的枝條。唐。岑參 送懷州吳別駕詩:「灞上柳枝黃,壚頭酒正香。」《紅樓夢》第二六回:「不期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鳥棲鴉一聞此聲,俱忒楞楞飛起遠(yuǎn)避,不忍再聽?!?/div>
《漢語大詞典》:楊柳枝(楊柳枝)
(1).樂府近代曲名。本為 漢 樂府橫吹曲辭《折楊柳》,至 唐 易名《楊柳枝》, 開元 時已入教坊曲。至 白居易 依舊曲作辭,翻為新聲。其《楊柳枝詞》之一云:“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碑?dāng)時詩人相繼唱和,均用此曲詠柳抒懷。七言四句,與《竹枝詞》相類。參閱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五、樂府詩集卷八一。
(2). 唐 白居易 有妓 樊素 ,善唱《楊柳枝》,因以曲名人,代稱 樊素 。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鬻駱馬兮放 楊柳枝 ,掩翠黛兮頓金羈;馬不能言兮長鳴而卻顧, 楊柳枝 再拜長跪而致辭?!眳⒁姟?楊枝 ”。
《漢語大詞典》:楊枝(楊枝)
(1).楊柳的枝條。舊俗于分別之際常折以送行。 元 戴表元 《昨日行》:“楊枝不耐秋風(fēng)吹,薄交易結(jié)還易離?!?清 王士禛 《楊枝紫云曲》之一:“名園一樹緑楊枝,眠起東風(fēng)踠地垂?!?br />(2).梵語,譯曰齒木。取楊柳等之小枝,將枝頭咬成細(xì)條,用以刷牙,故又稱楊枝。 晉 法顯 佛國記:“出 沙祇城 南門,道東,佛本在此嚼楊枝?!?span id="lnqha6w" class="book">《隋書·南蠻傳·真臘》:“每旦澡洗,以楊枝浄齒,讀誦經(jīng)咒。”
(3).指 白居易 的侍妾 樊素 。 樊素 善唱《楊枝曲》,故以曲名人。后常用以為典,亦泛指侍妾婢女或所思戀的女子。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序:“妓有 樊素 者,年二十餘,綽綽有歌舞態(tài),善唱《楊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聞 洛 下。” 宋 蘇軾 《朝云詩》:“不似 楊枝 別 樂天 ,恰如 通德 伴 伶玄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 李尚書 雍熙 學(xué)道,散遣歌姬…… 阮亭 亦云:‘萬種心情消未盡,忍辭駱馬遣 楊枝 ?’”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驚心薄俗太支離,失笑高門半守雌。一紙巵詞何足算,三年五度遣 楊枝 。” 郁達(dá)夫 《相思樹》詩之三:“我去 蓬萊 覓棗瓜,君留古渡散天花。他年倘向 瑤池 見,記取 楊枝 舞影斜?!?/div>
《漢語大詞典》:柳枝詞(柳枝詞)
唐 代《新樂府·近代曲·楊柳枝詞》的省稱。《南宮詞紀(jì)·駐馬聽·怨別》曲:“耳邊唱徹《柳枝詞》,眉頭蹙損春山字?!?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三:“ 唐 人《柳枝詞》專詠柳,《竹枝詞》則泛言風(fēng)土?!眳⒁姟?楊柳枝 ”。
《漢語大詞典》:楊柳枝(楊柳枝)
(1).樂府近代曲名。本為 漢 樂府橫吹曲辭《折楊柳》,至 唐 易名《楊柳枝》, 開元 時已入教坊曲。至 白居易 依舊曲作辭,翻為新聲。其《楊柳枝詞》之一云:“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當(dāng)時詩人相繼唱和,均用此曲詠柳抒懷。七言四句,與《竹枝詞》相類。參閱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五、樂府詩集卷八一。
(2). 唐 白居易 有妓 樊素 ,善唱《楊柳枝》,因以曲名人,代稱 樊素 。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鬻駱馬兮放 楊柳枝 ,掩翠黛兮頓金羈;馬不能言兮長鳴而卻顧, 楊柳枝 再拜長跪而致辭。”參見“ 楊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