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6詞典 6分類詞匯 50
《國語辭典》:綠楊垂柳(綠楊垂柳)  拼音:lǜ yáng chuí liǔ
綠色的楊樹,下垂的柳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才見綠楊垂柳,影迷幾處之樓臺;那堪啼鳥落花,知是誰家之院宇?」
《國語辭典》:花栲栳  拼音:huā kǎo lǎo
以柳條編制的圈形器,宋朝人以此掛于絨線鋪門前,作為標(biāo)志。《金瓶梅》第七七回:「到房子內(nèi),吳二舅與來昭正掛著花栲栳兒,發(fā)賣?絹絨線絲綿?!?/div>
《漢語大詞典》:編織品
人或機器所編織的產(chǎn)品
通常用織、編、縫的方法把細長的東西(如葦子、柳條、薄木片或金屬帶)做成籃子或其他物件(如椅子墊、席子或小船的藝術(shù)或手藝)
《國語辭典》:笆斗  拼音:bā dǒu
用柳條、竹子、木片等編成,可以盛糧食的器物,底為半球形。通常容一斗,大者可容三、五斗。也作「巴斗」、「栲栳」。
《國語辭典》:巴斗  拼音:bā dǒu
以柳條編成用來盛物的圓斗形器具?!缎咽篮阊?。卷一八。施潤澤灘闕遇友》:「將火照時,那扇門打得粉碎,凳子都跌倒了。車軸滾在壁邊,有巴斗粗大。」也作「笆斗」、「栲栳」。
《國語辭典》:蒲籃(蒲籃)  拼音:pú lán
乞食者所用的圓形竹籃。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帶云)我如今到那里呵(唱)敢著他收了蒲藍罷了斗?!挂沧鳌肛没@」。
《國語辭典》:笸籃(笸籃)  拼音:pǒ lán
柳條或篾條編成的籃子。如:「好可愛的笸籃,可以借我瞧瞧嗎?」
《漢語大詞典》:笸羅(箥羅)
用柳條或竹篾編成的盛器。《金瓶梅詞話》第九回:“這 武二 竟走來街坊前,去尋 鄆哥 不見。那小猴子手里拏著箇柳籠箥羅兒,正糴米回來?!?賀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一幕第三場:“正月十三,家家窮人都是幾箥籮幾箥籮白面,都包餃子吃?!?/div>
《漢語大詞典》:柳條帽(柳條帽)
用柳條編成的安全帽,輕而結(jié)實。如:前面走著一隊戴柳條帽的建筑工人。
《漢語大詞典》:柳桊
同“柳棬”。泛指用柳條編成的杯、盂之類的容器。
分類:柳條容器
《漢語大詞典》:柳籠栲栳(柳籠栲栳)
柳條編制的笆斗之類的盛物器具。《水滸傳》第二六回:“只見那小猴子( 鄆哥 )挽著個柳籠栲栳在手里,糴米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