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李日燁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日燁,字咸甫,號旭寰,福建安溪縣人。天啟五年(1625年),李日燁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三百三十二名進士。由中書歷宦粵中,官至廣東布政使司參政。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人,字天章,號白洲。母權夫人,禮曹判書克智之女。

人物簡介

簡介
李景奭(???,1595年—1671年),朝鮮王朝中期大臣。字尚輔,號雙溪、白軒,本貫全州,是朝鮮定宗之子德泉君李厚生的六世孫。在仁、孝、顯三朝作為西人黨的一員而活躍,官至領議政,謚號“文忠”,有《白軒集》及大清皇帝功德碑碑文傳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嘉善人,字子建,號霞起,晚年別號東山逸民。明貢生。通戰(zhàn)略、軍律、營陣,熟遼金元史事。明天啟間聞魏大中被逮,兼程行二百里至吳贈重金。弘光時應史可法聘為記室,見事不可為而去。后渡江會葬史氏衣冠于梅花嶺,歸而繞屋皆種梅。不仕清朝。有《東山集》。
槜李詩系·卷二十二
標,字子建,嘉善人。精于戎機、戰(zhàn)略、軍律、營陣、壬遁諸書。史閣部道鄰辟為記室。見事不可為,馳歸故里。有東山遺藁。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建霞,高邑人。萬歷丁未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累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5—? 【介紹】: 明末清初山西絳州人,字闇章。明諸生。明亡,自號汾曲遺民。讀書授徒。作詩多寓興亡之意。生平以衛(wèi)道為己任。有《儒教辨正》、《崇正黜邪匯編》、《西山閣筆》等。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三
李生光,字闇章,絳州人。諸生。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咸平人。字方叔。號亮谷。

人物簡介

維基
李白春(16世紀—17世紀),字幼白,別號瑤圃,南直隸蘇州府昆山縣民籍,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李白春是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的舉人,次年(1616年)聯(lián)捷進士,獲授錢塘知縣,得同鄉(xiāng)顧秉謙引薦入朝,擔任吏部文選主事、員外郎;天啟六年(1626年)三月,吏部題陸文選司員外李白春為稽勛司郎中。得旨:李白春作令貪婪不得,考選倒身門戶,求周宗建、蔣允儀、山人姜大綬薦,投趙南星門下,厚賂鉆營,陪推吏部。及夏嘉遇罪斥,白春遂傳衣缽,納賄招權,丑聲載道,久屬漏綱,豈容復濫正郎,著削了籍為民,仍追奪誥命。后來李白春得起用為浙江嘉湖副使,弘光帝繼位后遷任光祿寺丞;南京失陷,他為守衛(wèi)昆山城在真義起兵,抵擋蘇州的清兵。之后他因戰(zhàn)敗前往紹興,超擢為戶部尚書,推薦董守諭司餉稱得人。次年(1646年)他調官吏部尚書,紹興淪陷后歸里,杜門不出,九十二歲去世。

人物簡介

維基
李若愚,字知白,號愚公,湖廣漢陽府漢陽縣人,軍籍。少從張緒講學。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湖廣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出太史李國??之門。初謁,座師曰:“向初入塾,蒙師以兄文見課,苦其不能習誦受笞。今得稱師友,甚幸?!崩钜嗫奘暋3跏跍刂莞乒?,平反殊死以下數千人。時趙南星、高攀龍秉憲,推東南賢者必首及之,卓異赴考選,媚珰者指為楊漣死友,遂謫常州府教授,遷國子監(jiān)博士,復遷刑部主事。會江西積欠金花銀五十馀萬兩,群小趣珰言于部,委若愚督催,立限三月,稍后期即逮矣。公至江西,檄下,郡縣皆感公忠誠,一月便起解,而逆珰伏誅。公報命,奉旨優(yōu)敘,臺省亦交章上薦,升兵部武選司。崇禎元年奉命犒大同師,上九邊兵食冒帑,議戰(zhàn)守策,又因旱陳言請誅魏黨許顯純等七錦衣以慰忠魂,不雨請治臣罪,上立磔顯純等于市,甘霖大沛。尋升工部虞衡司員外郎,轉營繕司郎中,崇禎三年主考廣西。崇禎四年升兵部武選司郎中,以驗試武舉不力,降四級調外任。旋告病歸。七年甲戌回部,大司馬張公特疏薦為職方,吏部題補武選郎,武選于是肅然一清,上聞之,亦曰:京官不要錢者惟劉宗周、李若愚耳。八年乙亥升江西右參政,值流寇蔓延,撫軍移鎮(zhèn),公選將材,備軍實,嚴保甲,固城守,保障之功甚偉。歲祲,民大饑,傾橐治糜為倡,復便宜發(fā)積谷數十萬石以賑,所全活無算。巡撫解公舉公自代,俄連喪壯子,痛絕竟解綬歸。為司理時,分校浙闈,庚午典試廣西,乙亥主江西拔貢試,皆稱得人。明末起廢,召為太仆寺卿,以老辭不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保定府高陽人,字元治,號續(xù)溪。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歷官詹事。魏忠賢以同鄉(xiāng)故援之,于天啟六年超擢禮部尚書入閣。然每持正論。崇禎初進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旋即辭官歸里。有《文敏遺集》。
李國俊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國俊,字伯秀,號鼎陽,山西平陽府芮城縣蔡村人。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山西鄉(xiāng)試亞魁,天啟五年(1625年)乙丑科進士,知陜西長安縣,補桐城,升山東武定知州,調直隸涿州,升戶部員外郎,調兵部武選司,管理清黃,升兵部職方司郎中,督理山海關事務,忤珰歸,朝野以直聞。子李御鼎,崇禎己卯科武舉人,官蒲營中軍都司,叩閽陳情,得復秩。又子李世旭以孝稱。墓在縣西南三十里蔡村。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人,字子文,號家州。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李棄,字白也,號仇池,明萬歷丁酉(1597)十一月二十七日生于清流縣四堡里長校鄉(xiāng)。畢生杜門著書,以布衣終老。著有《評訂史鑒》。
李懋芳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李懋芳(?—1637年),字國華,號玉完,浙江紹興府上虞縣人。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授揚州府興化縣知縣,弭盜鋤奸,潔己守正。有黠胥進金,叱之膽裂。場民某以女私人,自焚其廬,覓他尸投燼,以女死誑婿。懋芳燭其奸,叱捕密偵,獲女于所私家,邑頌神明。歲大旱,飛蝗蔽天,懋芳潛禱,甘霖如注,蝗悉赴水,民樂有秋。六載奏最,天啟二年考選,擢福建道御史。值內艱旋里,五年十二月服闋入都,復除山東道御史,疏論樞輔孫承宗糜費金錢,當關碌碌無一奇策,力求卸擔,未奉明旨召還而擅離信地,中外驚疑。又彈劾總兵馬世龍、亓詩教、太常寺少卿趙興邦。點差巡青,值魏珰焰張,青廠災,珰為麾救,廷臣皆稱廠臣功,懋芳獨歸福主上,不及珰一字。后差蘇松,督學吳中,搜羅名宿,靡遺鄉(xiāng)會,得人特盛。時周延儒擅權,抗疏論其植黨營私,蠹政害民,周膽悸,出懋芳南京刷卷,尋擢廷尉,獄多平反。會流寇告警,崇禎八年,命代朱大典巡撫山東,護漕整旅,累建奇功。適雨雹報災,疏內有小人害君子句,又忤溫體仁,劾去之,出其黨顏繼祖代撫。廷議懋芳去留系東省存亡,交章推薦,會事迫不果覆。逾年,懋芳卒于家。
李蛟禎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蛟禎(?年—1644年),號層城,河南河南府嵩縣人。明末政治人物。父李臣之,萬歷甲戌進士,官章丘知縣。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河南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進士。吏部觀政,授長垣縣知縣,六年降補陜西按察司簡較,八年升鳳陽府推官,九年升戶部貴州司主事,十一年管理滸墅鈔關,本年升廣西司員外郎,十二年升廣西司郎中。出任岳州知府,十七年聞知京師陷落,自縊而死。
李三奇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李三奇(?—1638年),號素予,山東東昌府武城縣人。早年喪母,性聰穎,侍奉繼母以孝聞。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授河南鞏縣知縣,告病歸。起復松江府教授,歷國子監(jiān)助教,升南京戶部主事。崇禎十一年(1638年),守城死難,贈光祿寺少卿,賜祭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