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3詞典 1分類詞匯 82
《國語辭典》:鉛錘(鉛錘)  拼音:qiān chuí
鉛制的錘,上圓下尖。把鉛錘系于絲線末端,使它自然下垂,木工或泥水工用來作為垂直線的標準。
《國語辭典》:尾鰭(尾鰭)  拼音:wěi qí
魚類末端的鰭,為魚類游泳動力的來源。
《漢語大詞典》:燕尾旗
末端分叉形如燕尾的旗。 唐 司空曙 《雜興》詩:“黃塵滿目隨風(fēng)散,不認將軍燕尾旗?!?/div>
《漢語大詞典》:彌龍(彌龍)
車軛末端的龍頭裝飾。彌,通“ 弭 ”。荀子·禮論:“蛟韅、絲末、彌龍,所以養(yǎng)威也?!?楊倞 注:“彌……又讀為弭,弭,末也。謂金飾衡軛之末為龍首也?!?span id="oofxqh7" class="book">《史記·禮書》:“寢兕、持虎、蛟韅、彌龍,所以養(yǎng)威也?!?司馬貞 索隱:“此皆王者服御崇飾,所以示威武?!?/div>
《國語辭典》:枷梢  拼音:jiā shāo
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端疂G傳》第五一回:「那一枷梢打個正著,劈開了腦蓋,撲地倒了?!埂肚迤缴教迷挶尽:嗁N和尚》:「山前行看著靜山大王,道聲與獄子:『把枷梢一紐?!患仙以谏?,道士頭向下?!?/div>
分類:刑具末端
《國語辭典》:痔瘡(痔瘡)  拼音:zhì chuang
病名。主要是由于直腸內(nèi)靜脈血管擴大曲張而成,因發(fā)生部位不同,而有內(nèi)痔與外痔之分。
《國語辭典》:螢火蟲(螢火蟲)  拼音:yíng huǒ chóng
動物名。夏日生于水邊,長三分許,能飛,夜間腹部會發(fā)出燐光,故稱為「螢火蟲」。食害蟲,有益于農(nóng)事。也稱為「丹鳥」、「火蟲兒」。
《漢語大詞典》:通天眉
短而末端上翹的眉毛。 從維熙 《第七個是啞巴》:“政委兩條眉毛短而上翹,而且相隔很近,頗有 黃巢 通天眉的不凡氣度。”
分類:末端眉毛
《國語辭典》:響尾蛇(響尾蛇)  拼音:xiǎng wěi shé
動物名。爬蟲綱有鱗目。長達七、八尺,毒牙能射出毒液。在睛眼鼻孔間有凹陷的頰窩,可以感覺三十公分內(nèi)的熱度。尾端有角質(zhì)鱗,能振動發(fā)聲。
《國語辭典》:毛細血管(毛細血管)  拼音:máo xì xiě guǎn
和小動脈相連的末端微細血管。參見「微血管」條。
《國語辭典》:頸動脈竇(頸動脈竇)  拼音:jǐng dòng mài dòu
頸動脈竇為頸總動脈末端和頸內(nèi)動脈起始處的膨大部分,頸部兩側(cè)各一,如黃豆大小。當(dāng)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過多或缺氧時,可接受刺激,傳至延腦的呼吸中樞,使呼吸加快。
《國語辭典》:寬尾鳳蝶(寬尾鳳蝶)  拼音:kuān wěi fèng dié
動物名。下半翅膀的末端因具寬大尾狀突起,且貫穿二條尾脈而得名。產(chǎn)于臺灣深山地區(qū),為臺灣特產(chǎn)種,被譽為國蝶。
《國語辭典》:喇叭口兒(喇叭口兒)  拼音:lǎ bā kǒu ér
1.喇叭的口部。如:「吹完喇叭后,請將喇叭口兒擦拭乾凈?!?br />2.形容物體的末端呈逐漸寬大狀。如:「喇叭口兒的褲子,已不流行了。」
《國語辭典》:吮吸式口器  拼音:shǔn xī shì kǒu qì
口吻成自下唇,其末端膨大而構(gòu)成唇瓣,吮吸時液體由唇瓣經(jīng)過上唇咽頭及舌間之食管而送入食道。如家蠅等。
《國語辭典》:回盲瓣(回盲瓣)  拼音:huí máng bàn
位于回腸末端開口與大腸間的黏膜皺襞。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質(zhì)僅能由小腸進入大腸,不能反方向逆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