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禊飲(禊飲)  拼音:xì yǐn
古人在陰歷三月上旬的巳日,要到郊外水邊洗濯,清去宿垢,并飲酒作樂的宴聚?!段倪x。王融。三月三日曲水序》:「禊飲之日在茲?!埂杜f唐書。卷七。中宗本紀》:「三月甲寅,幸臨渭亭修禊飲,賜群官柳棬以辟惡?!?/div>
《漢語大詞典》:小弦(小絃)
弧形曲線。常用以稱舊歷每月上旬初出及下旬將晦時的眉狀月。 宋 吳文英 《宴清都·壽秋壑》詞:“對小弦、月掛南樓,涼浮桂酒。”
小絃:亦作“ 小弦 ”。指彈撥樂器的細弦。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夫瑟以小絃為大聲,以大絃為小聲,是小大易序,貴賤易位,儒者以為害義,故不鼓也。”后漢書·陳寵傳:“夫為政猶張琴瑟,大弦急則小弦絶。” 唐 劉禹錫 《曹剛》詩:“大絃嘈嘈小絃清,噴雪含風(fēng)意思生?!?宋 張先 《定西蕃》詞:“三十六絃蟬鬧,小絃蜂作團?!?/div>
《漢語大詞典》:元巳
即上巳。陰歷三月上旬的巳日。舊俗于此日臨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自 三國 魏 以后,把這個節(jié)日固定為三月三日。 漢 張衡 《南都賦》:“暮春之禊,元巳之辰,方軌齊軫,祓于陽瀕?!弊?三國 魏 以后,把這個節(jié)日固定為三月三日。《文選·沈約〈三月三日率爾成篇〉詩》:“麗日屬元巳,年芳具在斯?!?張銑 注:“元巳,上巳也。”
《國語辭典》:春禊  拼音:chūn xì
古時于三月上巳日,臨水洗濯,以除不祥,稱為「春禊」。見《晉書。卷二一。禮志下》。
《漢語大詞典》:過端(過端)
(1).過失。韓非子·說難:“貴人有過端,而説者明言禮義以挑其惡,如此者身危?!?清 陳確 《近言集》:“ 仲木 曰:‘學(xué)者過端極多,不但過是過,即善亦是過也。’”
(2). 水 族節(jié)日,按水歷是過年。在農(nóng)歷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各地按習(xí)慣順序先后過節(jié),人們互相往來慶賀,并舉行賽馬和文娛活動。
《漢語大詞典》:上戊
(1).農(nóng)歷每月上旬之戊日。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開元 ﹞十九年夏,詔京都置 太公 廟於 孔子 廟之西,以秋春仲月上戊日致祭。”宋史·禮志一:“春秋二仲,上丁釋奠 文宣王 ,上戊釋奠 武成王 ?!?br />(2). 王莽 所作歷法名。《漢書·王莽傳下》:“其且開天下山澤之防,諸能采取山澤之物而順月令者,其恣聽之,勿令出稅。至 地皇 三十年如故,是 王光 上戊之六年也?!?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戊,土也, 莽 所作歷名?!?/div>
《漢語大詞典》:上除
即上巳。古代風(fēng)俗,農(nóng)歷三月上巳日,往水邊以齋戒沐浴等法去災(zāi)求福,故稱。 漢 徐干 《齊都賦》:“青春季月,上除之良,無大無小,祓於水陽?!?南朝 齊 謝朓 《侍宴華光殿曲水奉敕為皇太子作》詩:“秋祓濯流,春禊浮醴。初吉云獻,上除方啟?!?唐 崔知賢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詩:“影媚元巳,和風(fēng)上除?!?br />升遷,升官。 南朝 宋 鮑照 《謝上除啟》:“冒乞停止上除。伏愿重許,干穢悚息?!?/div>
《漢語大詞典》:除巳
指農(nóng)歷三月上巳節(jié)。舊俗于此日祓除不潔,故稱。 漢 蔡邕 《祓禊文》:“洋洋暮春,厥日除巳……唯女與士,自求百福,在 洛 之涘。”參見“ 上巳 ”。
《國語辭典》:上巳  拼音:shàng sì
漢以前定農(nóng)歷的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有修禊之俗,臨水洗濯,以滌除不祥。魏晉以后,則改在農(nóng)歷的三月三日?!独m(xù)漢書志。第四。禮儀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顾巍亲阅痢秹袅讳?。卷二。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觴故事,起于晉時。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亦是此意?!?/div>
《漢語大詞典》:三浣
(1). 唐 制,官吏十日一休沐,沐謂澣濯。后來對一個月上旬、中旬、下旬,亦稱上澣、中澣、下澣,合稱三澣。 明 楊慎 丹鉛總錄·時序·三澣:“俗以上澣,中澣、下澣為上旬、中旬、下旬,蓋本 唐 制十日一休沐。故 韋應(yīng)物 詩曰:‘九日馳驅(qū)一日閑’, 白樂天 詩曰:‘公假月三旬’?!?br />(2).洗過三次。新唐書·柳公權(quán)傳:“﹝ 文宗 ﹞常與六學(xué)士對便殿。帝稱 漢文帝 恭儉,因舉袂曰:‘此三澣矣!’學(xué)士皆賀,獨 公權(quán) 無言。帝問之,對曰:‘人主當進賢退不肖,納諫諍,明賞罰,服澣濯之衣,此小節(jié)耳?!?/div>
《漢語大詞典》:上甲
(1).陰歷每月上旬之甲日。《穀梁傳·哀公元年》:“我以六月上甲始庀牲,十月上甲始繫牲。”漢書·天文志:“正月上甲,風(fēng)從東方來,宜蠶?!?br />(2).科舉時代殿試成績最優(yōu)的一等,也稱一甲。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七:“ 太宗 即位, 齊賢 方赴廷試,帝欲其居上甲,有司置於丙科,帝不悅。”金史·選舉志二:“凡武舉, 泰和 三年格,上甲第一名遷忠勇校尉,第二、三名遷忠翊校尉?!?清 方苞 《贈通奉大夫刑部侍郎黃公墓表》:“今吏部侍郎 叔琳 已登上甲?!?/div>
《漢語大詞典》:禊祓
指古代三月上巳,臨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動。 宋 陳造 《復(fù)次韻寄程帥》之二:“人家禊祓競攀追,刺史春游正此時。羯鼓聲中花作錦、壺籌多處酒為池?!?/div>
《漢語大詞典》:解禊
祓除不祥的祭祀。古代多于三月上巳臨水舉行。 晉 褚爽 《禊賦》:“伊暮春之令月,將解禊于通川?!?晉 成公綏 《洛禊賦》:“考吉日,簡良辰,祓除解禊,同會 洛 濱。”世說新語·言語“諸名士共至 洛水 戲” 南朝 梁 劉孝標 注引《竹林七賢論》:“ 王濟 諸人嘗至 洛水 解禊事。”
《漢語大詞典》:上寅
農(nóng)歷每月上旬之寅日。 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shù)·造神曲并酒等:“又神麴法:以七月上寅日造,不得令雞狗見及食?!?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校獵求初吉,先農(nóng)卜上寅。” 唐 白居易 《詠家醖十韻》:“井泉王相資重九,麴糵精靈用上寅?!痹ⅲ骸八镁旁戮湃?,麴用七月上寅。”
《漢語大詞典》:上辰
(1).上好的日子,良辰。 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shù)·造神麴并酒等》:“主人某甲,謹以七月上辰,造作麥麴,數(shù)千百餅。” 石聲漢 注:“上辰,是好日子。” 北周 庾信 《周祀圓丘歌》之三:“日至大禮,豐犧上辰?!?倪璠 注:“上辰言上吉之辰也?!?br />(2).農(nóng)歷每月上旬的辰日。西京雜記卷三:“正月上辰,出池邊盥濯,食蓬餌,以祓妖邪?!?span id="htlneh6" class="book">《宋書·禮志二》:“舊説 后漢 有 郭虞 者,有三女。以三月上辰產(chǎn)二女,上巳產(chǎn)一女。二日之中,而三女并亡?!?/div>
《漢語大詞典》:濯禊
古代民俗,于三月上旬巳日(后定為三月三日)在水邊洗濯以祓除疾病等不祥之事。 南朝 梁 劉孝綽 《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詩:“薰祓三陽暮,濯禊元巳初。”參見“ 上巳 ”。
《國語辭典》:上巳  拼音:shàng sì
漢以前定農(nóng)歷的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有修禊之俗,臨水洗濯,以滌除不祥。魏晉以后,則改在農(nóng)歷的三月三日?!独m(xù)漢書志。第四。禮儀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顾巍亲阅痢秹袅讳?。卷二。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觴故事,起于晉時。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亦是此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