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2—約1674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吳縣人,原名晉,字令昭,又字蘊玉,號籜庵、幔亭歌者、幔亭仙史、吉衣道人、白賓。人稱鳧公。諸生。官湖北荊州知府。署中惟有弈棋聲、唱曲聲、骰子聲。以忤上官被罷黜。工隸書,精詞曲、音律。有《西樓記》、《金鎖記》、《長生樂》、《玉麟符》、《瑞玉記》等傳奇。
詞學圖錄
袁于令(1592-約1674) 原名晉,又字蘊玉,號萚庵、幔亭歌者、幔亭仙史等,人稱鳧公。江蘇吳縣(今蘇州)人,曾官荊州知府。明末清初戲曲作家,工隸書。與馮夢龍、吳偉業(yè)、洪升等戲曲家交往甚密。有《西樓記》、《金鎖記》等傳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后金)滿洲鑲紅旗人,完顏氏。于努爾哈赤初起兵時率所屬來歸,屢從攻戰(zhàn),累擢至副都統(tǒng)?;侍珮O即位,進本旗都統(tǒng)。天聰元年,曾從攻明寧遠、錦州。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人,字晉伯,自號臺溪,有《臺溪集》。
鄧藩錫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3 【介紹】: 明鎮(zhèn)江府金壇人,字晉伯。崇禎七年進士。歷南京兵部主事。十五年,遷兗州知府。聞清兵將至,勸魯王散金以鼓士氣,王不能從。城破,被殺。
維基
鄧藩錫(1597年3月24日—1643年1月26日),字晉伯,號云中,南直隸鎮(zhèn)江府金壇縣人。天啟元年(1621年),鄧藩錫中式辛酉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七年(1634年)登甲戌科進士,授福建龍巖縣知縣,為政清廉耿直,到任后首先革除陋規(guī),擒殺賊人首腦張維新,又捐俸修建學宮,旱災(zāi)時在巖洞祈禱下雨,令士民懷念;九年(1636年)負責同考福建鄉(xiāng)試,到十三年(1640年)因得罪權(quán)貴調(diào)任嵊縣知縣,在荒年設(shè)立粥廠救活不少饑民。入朝為南京兵部主事、郎中。崇禎十五年(1642年),出任山東兗州府知府,一抵任已得知清兵入關(guān),他極力修繕兵具,并典當自己衣物和妻妾飾物購買酒食慰勞士兵,很快清兵四萬人抵達城外,他向魯王朱以派說:「府有官,國有王,好像同舟一樣。城池失守,因為貴族只顧金錢,叫鄙人、餓夫守衛(wèi)。城郭是我的性命,財產(chǎn)則是別人的性命,我不能給予別人性命,怎能期望別人給予我性命?如果魯王能散發(fā)積糧振奮士氣,城池還有機會保存?!刽斖跏冀K不愿意。他和監(jiān)軍參議王維新、同知譚絲、曾文蔚,通判閻鼎,推官李昌期等十人分門死守兗州府,到十二月八日城池遭攻破,王維新力戰(zhàn)而死,鄧藩錫被抓,不愿投降被殺,其妾攜同兒子投井自殺。崇禎十七年(1644年)追贈太仆寺卿,入祀「七君子祠」。
李厚源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全州人,字士深、士晉,號迂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9—1659 【介紹】: 明蘇州府常熟人,字子晉,號潛在。原名鳳苞,字子久。諸生。晚年拜錢謙益為師。好古喜藏書,湖州書舶常云集常熟七里橋毛宅。有汲古閣、目耕樓為蓄書之所。所藏多宋元善本。所抄錄的秘籍,人稱“毛鈔”。刻《津逮秘書》十五集。有《蘇米志林》、《海虞古今文苑》、《明詩紀事》、《詞苑英華》等。
人物簡介
毛晉(一五九八—一六五九),原名鳳苞,字子九,更字子晉,號潛在,常熟人。明諸生,以布衣自處。明清之際著名藏書家兼刻書家,構(gòu)汲古閣、目耕樓,藏書數(shù)萬卷,刊刻之書流布天下,博雅好古,名重一時。有《明詩紀事》、《虞鄉(xiāng)雜記》等。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一四
羅晉侯,順德人。明熹宗天啟間人。事見明崇禎《肇慶府志》卷四八。
馮晉卿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馮晉卿(17世紀—1641年),字人天,四川瀘州合江縣人。馮晉卿是天啟七年(1627年)的舉人,崇禎元年(1628年)成進士,獲授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彈劾不避權(quán)要,十一年(1638年)巡按貴州有風力,能誅殺狡猾者得人心,贖鍰不入私囊,俱用作整修入蜀大道方便行人,又作興地方人才,以等第分別獎勸,離任后人民立像祭祀,著有《天符笈草》流傳,石陽明洞亦有其石刻,死后追贈太仆寺少卿,入祀名宦祠。

人物簡介

維基
龔(?年—1643年),字君路,號晉庵,湖廣承天府景陵縣籍江西南昌人。明末政治人物。天啟元年(1621年)辛酉科湖廣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進士。都察院觀政,授桃源縣知縣,七年舉卓異,八年升兵部車駕司主事,九年調(diào)吏部驗封司。丁母憂歸鄉(xiāng),十六年(1643年)流寇亂湖廣,帶病出城避難而卒。
張晉徵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張晉徵(?—17世紀),字恭錫,浙江嘉興府秀水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崇禎七年(1634年)甲戌科進士,授福建閩縣知縣,任內(nèi)愛護人民,但因為忤逆上級被調(diào)往婺源,遷刑部廣西司主事,黃道周入獄時竭力為其調(diào)護。之后他改任貴州司員外郎,在河南慎用刑法;外任建昌知府期間流寇來到,益王朱慈??逃走,他守衛(wèi)當?shù)兀钟糜嬊塬@流寇首領(lǐng)曹斗墟等人。后來張晉徵任職建南副使,和羅萬爵、張文煇、李允佐、班衣、陳績、郭軻、楊升誠等人迎立隆武帝,升為福建按察使,再擢官大理卿,福京失守后歸鄉(xiāng),弟弟張?zhí)┽缫采釛壷T生身份。
裴希度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山西陽曲人,字晉卿,號中庵。明崇禎七年進士,官監(jiān)察御史,入清后官至太常寺少卿。有《息齋藏書》。
徐開晉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5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字孟碩。工畫,善人物,工傳神。能作丈六觀音及關(guān)羽像。參加昆山抗清之戰(zhàn),城破死。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二十一
晉晝,字接侯,麟瑞長子。崇禎丙子舉人。卒年二十七。海內(nèi)詩人俱為詩挽之,有蓬蒿園集。詩學長吉,多屈曲之音。是時如陸芝房、姚叔祥輩,競以此體相尚,而晉晝時有雋句,人不能到也。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六○
彭焻,字晉公。東莞人。明思宗崇禎間貢生。事見民國張其淦《東莞詩錄》卷二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宗室,字康侯,更字公退。太祖第十七子寧王朱權(quán)七世孫。少而英敏,讀書修辭。結(jié)廬蛟溪,在龍沙之北,躬耕賦詩,郊居耕釣之作,詞指婉約,有唐溫、許,宋陸游之流風。崇禎中刻《羔雁》、《淹留》、《蕪城》、《巾車》四集。
明詩紀事·甲簽·卷二(下)
謀晉字康侯,更字公退,寧獻王七世孫。有《羔雁》,《淹留》、《蕪城》、《巾車》四集。 (《露書》:南昌王孫多稱詩,而康侯拔出??岛羁谈迳醵?,馀愛其《送謝在杭分守大理》詩:「南詔分司擁傳賒,嚴城保障建高牙。漢兵據(jù)險皆屯柵,蠻族依巖即住家。布谷曉啼郵店樹,刺桐春發(fā)訟庭花。君恩懷遠鄉(xiāng)寬政,公暇吟詩早放衙?!?《列朝詩集》:公退少而英敏,讀書修詞踵郁儀之后塵,結(jié)廬蛟溪,躬耕賦詩。郊居耕釣之作,詞旨婉約,有唐溫、許宋陸游之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