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馬朝錫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馬朝錫(1552年—?年),字晉卿,四川成都府新繁縣人,官籍,治《詩經》,年二十九歲中式萬歷八年庚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一十名進士。七月十九日生,行二,曾祖馬銘;祖馬良輔;父馬玘;母廖氏。永感下,妻李氏,繼妻勾氏;兄倫(千戶);朝立(訓導),弟朝御。由國子生中式四川鄉(xiāng)試第四十六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一百七十四名。
趙時晉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趙時晉(16世紀—17世紀),字進之,山東濟南府德州平原縣人。趙時晉是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的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成進士,獲授任縣知縣,免除令車編戶煩擾的輸載賦稅,又平定在靜海剽略商人的賊黨李四等人;遇上饑荒,他設法賑災,修筑北堰灌溉農田,人民就不須為旱澇憂心。調任滑縣,就任后修葺廟學和城垣,懲罰訟師、教育諸生,并緝拿用幻術迷惑鄉(xiāng)里的是惡少,全縣震驚,良民因此安定,升任戶部云南司主事。

人物簡介

維基
孟時芳,字斯盛、晉醇,號芝軒,山西平陽府蒲州軍籍。萬歷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山西鄉(xiāng)試舉人,二十六年(1598年)成戊戌科進士。初選庶吉士,掌院劉文莊、曾文恪胥器重之。三十一年升翰林院編修,分校三十五年丁未禮闈,四十年擢國子監(jiān)司業(yè),以御史辱國子生,東宮不親講席,皇太孫未出閣,抗疏力爭,時稱得體。遷右諭德,掌南院印篆,購遺書數(shù)萬卷,資諸生講習。四十三年升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讀,四十七年起升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光宗即位,入為詹事府少詹事,侍講筵,儀容嚴重,議論剴切,光宗嘆息稱善。天啟元年,充實錄副總裁官,尋升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補經筵講官,二年三月遷南吏部右侍郎,轉禮部左侍郎,充實錄總裁官,五年晉禮部尚書。值魏珰用事,決計請告致仕去。崇禎元年十月,特詔起復為南京禮部尚書,以病辭,弗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5 【介紹】: 明常州府宜興人,字武莪。萬歷二十六年進士。授寧波推官,擢工科給事中,即疏請通章奏,緩聚斂,謂“陛下負拒諫之名,輔臣收固寵之實”。梃擊案起,上疏謂鄭貴妃兄鄭國泰欲別嫌疑,當保護皇太子、皇長孫起居。帝見之大怒,而難以加罪,遂出為外官。天啟四年累官兵部右侍郎,總督兩廣軍務。御史田景新希魏忠賢意誣士晉受叛臣安邦詹重金,被除名,憤郁而卒。
維基
何士晉(?—1625年),字武莪,直隸宜興縣(今江蘇宜興市)人。萬歷戊戌進士,天啟間累官兩廣總督。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進士。初授寧波府推官,擢工科給事中,剛直敢言。歷任浙江僉事、尚寶司少卿、太仆寺少卿、廣西巡撫。天啟初年,累官兵部右侍郎,總督兩廣,為御史所誣,除名,憤郁而卒?!?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維基
侯應琛,字獻之,號晉陽,河南開封府杞縣人。其父侯于趙官平陽時,夢庭樹白華盛開而生應琛,故又號晉陽。其長髯修軀,望之偉然。性穎異,于書無所不讀。最善古文辭,自童子試至選貢,皆第一。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中式癸卯科河南鄉(xiāng)試解元,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進士,授寧晉縣知縣,地多盜,有曹畏者劫掠暴橫,應琛計擒之,群盜屏息。升鎮(zhèn)江府同知,治瓜步,擢南京兵部職方司員外郎,遷武庫郎中,出為真定府知府,立社衡文,造士成就者甚多。崇禎二年己巳,京師戒嚴,乃下令儲糧食,簡器械,民賴以安。俄為忌者所中,罷歸卒。先是魏珰焰方張,聞應琛文名,欲籠絡之,托一當事致書道意,且云魏公需茶,有佳者相遺,督撫可得也。答曰:吾不敢污青史,使吾子孫不得論古也。且吾能為此,寧困今日哉!陽為不解,當事慚而去。

人物簡介

維基
侯安國,字德徵,號晉明,河南歸德府永城縣人。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河南鄉(xiāng)試舉人,以易經登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任海門縣知縣,調繁休寧縣,天啟四年甲子應天同考,行取,授南京刑部主事,歷本司員外郎、郎中,調吏部稽勛司郎中。歷升浙江金衢道副使、糧儲道參政、徽寧道按察使,加浙江右布政使,歷山東右布政使、四川左布政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6 【介紹】: 明江西吉水人,字晉卿。劉應秋子。崇禎十年進士第一,授修撰。以劾楊嗣昌奪情入閣忤思宗,謫福建按察司知事,移疾歸。弘光帝立,召起故官,不赴。南都陷,攜家將入福建,與楊廷麟共謀興復,隆武帝授詹事兼兵部左侍郎,巡撫南贛。卒謚文忠。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孝則,吉水人。崇禎丁丑賜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謫按察司知事尋復官
維基
劉同升(1587年—1645年),字晉卿,又字孝則,江西吉安府吉水縣人,狀元。劉同升生于萬歷十五年(1587年),思宗崇禎十年(1637年)中一甲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因反對楊嗣昌“奪情”入閣,被貶官福建,于是引病歸鄉(xiāng)。清兵壓境,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南都破。江西諸府,惟贛州府獨存。唐王朱聿??(后為紹宗)升其為國子祭酒。自雩都縣至贛縣,與翰林楊廷麟共謀興復,巡撫南贛。紹宗隆武元年(1645年)因勞而卒,謚文忠。

人物簡介

維基
???,字晉侯,別號濟蒼,山東登州府寧海州金山衛(wèi)軍籍。父常秉仁,字公溥,號時庵。萬歷四十年(1612年)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初任禮部行人司行人,升戶部清吏司員外郎,升署貴州清吏司郎中。欽差總理易州糧儲,彈壓紫荊等關。除湖廣承天府知府。升云南分守臨沅道,尋升云南按察司副使卒。崇禎二年(1629年),崇祀鄉(xiāng)賢祠。
晉淑抃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晉淑抃,山西平陽府洪洞縣軍籍。萬歷四十年壬子科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初授工部主事,轉兵部主事,督餉山海關,除吏部主事。天啟三年(1623年)丁母憂,服闋,復原官。崇禎元年二月,升吏部考功司主事,五月調文選司主事,九月升稽勛司員外,十月升吏部驗封司員外,十一月調文選司員外。
苗胙土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6 【介紹】: 明末清初山西澤州人。明天啟二年進士,崇禎間由戶部主事累擢僉都御史,撫治鄖陽,遭劾遣戍。清順治間,以山西巡撫馬國柱薦,授南贛巡撫。
維基
苗胙土(1589年—1646年),字叔康,號晉侯,山西澤州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天啟壬戌進士,官至鄖陽撫治。明亡仕清,再任南贛巡撫。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山西鄉(xiāng)試第二十七名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中式壬戌科會試第二百九十七名,二甲第五十八名進士。刑部觀政,授戶部福建司主事,管下糧所,六年(1626年)升戶部山東司郎中,管新餉,七年(1627年)加山東參議銜。崇禎元年(1628年)改陜西參議、守陜西關南道,二年(1629年)丁憂。五年(1632年)起復湖廣參議,六年(1633年)升任鄖襄兵備副使,九年(1636年)任都察院僉都御史、撫治鄖陽。明亡后歸順清朝,授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
趙康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趙康(1601年5月29日—?年,萬歷辛丑四月二十八日生),字君晉,號石如,南直隸蘇州府吳江縣人。治《易經》。天啟七年(1627年)丁卯科鄉(xiāng)試第八十二名取中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會試第六十一名,殿試位列第二甲第五十八名進士出身,授刑部觀政。未仕卒。著有《燕游遺稿》一卷。

人物簡介

維基
周昌晉,浙江寧波府鄞縣人,同進士出身。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三甲157名進士,授東莞縣知縣,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考選,授山西道御史,天啟六年(1626年)巡按福建,七年十二月提督直隸學政,二年正月以魏忠賢黨羽,革職閑住。
吳炯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晉明。萬歷十七年進士。授杭州推官,入為兵部主事,乞假歸。家居十二年,始起故官。天啟中累遷南京太仆卿。魏忠賢黨人石三畏追論炯庇護顧憲成,落職閑住。崇禎初復故官。有《叢語》。
吳烱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吳烱,字晉明,松江府華亭縣人。吳烱六歲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刻苦讀書。萬歷十七年(1589年)進士,授浙江杭州府推官,平反冤獄。入為兵部主事,遷南京太仆寺少卿,乞假歸里。家居十二年,方起故官。后來,進光祿寺丞。天啟年間,累遷南京太仆寺卿。魏忠賢一黨之石三畏追論其偏袒東林顧憲成,撤職閒住。崇禎初年,復官。卒年七十七。朝廷賜祭葬,祀鄉(xiāng)賢。《明史》有傳。
王之晉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王之晉(1592年—1667年),字錫侯,河南汝寧府寶豐縣軍籍。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河南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聯(lián)捷乙丑科進士,初授文安縣知縣,崇禎二年(1629年)調安肅縣,四年調樂亭縣,所至皆有政績。崇禎六年(1633年)授戶科給事中,旋升刑科右給事中。甲申之變,隨福王南渡,任兵科都給事中,掌京營。南京破,王之晉降清,順治二年(1645年)被豫親王多鐸任命為蘇松兵備副使。四年致仕歸里,康熙六年(1667年)十一月卒。著有《門內瑣言》、《講學要語》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