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68 【介紹】: 明湖廣永順人,字晉卿。土家族。官永順宣慰使。嘉靖三十四年應(yīng)調(diào)率永順土兵赴蘇、松。王江涇之戰(zhàn),與保靖土兵協(xié)力大敗倭寇,號東南戰(zhàn)功第一。授昭毅將軍,升右參政管宣慰事。四十二年擢為右布政使。

人物簡介

維基
宗弘暹,字晉甫,浙江嘉興府嘉興縣人,民籍。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壬戌科進士,知江西豐城縣。入為刑部主事。調(diào)兵部武選司,擢兵科給事中,轉(zhuǎn)工科右給事中。改刑科左給事中。晉禮科都給事中,病卒。
胡用賓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胡用賓(1530年—?),字晉卿,號湛臺,直隸徽州府婺源縣人,民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十七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三甲第二百零三名進士。授樂清縣知縣,六年十月選授南京試御史,萬歷元年(1573年)實授南京湖廣道御史,十四年二月起補湖廣道御史,十五年三月升尚寶司司丞,升南京尚寶司卿,十八年四月升南京通政司右參議,十九年閏三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六月升鴻臚寺卿,不久因病乞休,準(zhǔn)致仕。
竇如蘭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竇如蘭(1528年—?年),字子化,號晉室,直隸大名府大名縣人。治《詩經(jīng)》,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由府學(xué)生中式甲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五十九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聯(lián)捷會試第一百九十名,殿試第三甲第二百八十六名進士。刑部觀政,四十五年十月授知石首縣,隆慶四年(1570年)七月調(diào)襄陽縣,五年五月擢南京戶部主事,司鈔江口及揚州,皆以廉聞。萬歷三年(1575年)三月官至戶部郎中,卒。
施近臣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施近臣(1532年—?),字晉甫,直隸池州府青陽縣人,民籍。隆慶元年(1567年)丁卯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聯(lián)捷戊辰科會試第一百八十一名,二甲第三十七名進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順天府通州人。嘉靖間官御史,以彈劾刑部尚書黃光升去職。隆慶初,復(fù)官。后巡按貴州,不改故操,多有論劾。官至大理寺左少卿。
維基
王時舉,字晉卿,順天府通州(今北京通州區(qū))人,錦衣衛(wèi)軍籍。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四名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七十七名進士。嘉靖年間官至御史,嘉靖末年,彈劾刑部尚書黃光升,嘉靖帝大怒,命編氓口外。明穆宗嗣位,復(fù)官。后巡按貴州,不改故操,多有論劾。曾馳疏救石星,極陳奢靡之害,請陳后還中宮。萬歷初年,抗章救雒遵、景嵩、韓必顯。官至大理寺左少卿。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號霽巖,昆山人,隆慶戊辰進士,歷官湖廣提學(xué)副使。
維基
陳允升(1532年—?),字晉卿,直隸蘇州府昆山縣人,民籍。隆慶元年(1567年)丁卯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二十二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聯(lián)捷戊辰科會試第二十三名,二甲第二十九名進士。授開州知州,升兵部武選司員外郎,萬歷二年(1574年)二月升湖廣僉事、提調(diào)學(xué)政,十年七月復(fù)除四川提學(xué)僉事,十一年閏二月以病乞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33—1607 【介紹】: 明山西洪洞人,字植吾,號似齋。嘉靖三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擢吏部驗封司主事,歷文選司郎中,掌選事,屢拒權(quán)臣請托。高拱掌內(nèi)閣,應(yīng)槐致書拱,得以遷升,累官至左僉都御史巡撫寧夏。
維基
晉應(yīng)槐(1533年—1607年),字植吾,號似齋,人稱念沖先生,山西平陽府洪洞縣人,軍籍,官至寧夏巡撫。乙卯科(1555年)山西鄉(xiāng)試第二名。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會試二百三十三名,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九名進士。通政司觀政,授中書舍人,三十七年擢吏部驗封司主事,歷升員外郎、文選司署郎中,掌銓政。徐相國(徐階)、黃少宰為其私人請,峻拒之。秩滿,例舉一人自代,司馬某以其子為言,弗應(yīng),四十三年(1564年)九月擢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會司馬晉冢宰,嗛前事,隆慶三年(1569年)正月借京察典謫運判,遷廣平府同知,四年七月升河南按察司僉事、兼理兵備,五年十一月升山西左參議。礦賊起河北,遣勇士二十人佯為賈客,入賊壘,縛其渠魁以出。高拱掌內(nèi)閣,應(yīng)槐致書高拱,得以遷升。萬歷元年(1573年)二月由陜西左參議升按察副使,整飭固原等處兵備兼理屯田。靖寧告變,將士請用兵,不許,用計散遺之,次年以母親去世,丁艱歸。萬歷五年(1577年)十一月復(fù)除湖廣副使,六年八月升右參政,刊屯約四章,按侵奪者寘于法。遷本省按察使,景王府第燬于火,府僚聚飲所致,卒正其罪,尚書何某為之請,不聽。八年十二月升右布政使,尋轉(zhuǎn)左。當(dāng)大比,江陵相介學(xué)使者有所屬,卻之。蒞任四月,萬歷九年五月升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下令市馬不得逾額,靈州守將為兇卒所殺,擒治如律,后為湖北理官誣奏,十一年二月被彈劾回籍聽勘。巡按核實,疏其枉,以原品調(diào)南都,因謝政歸。年五十致仕,卜筑城北之北溪,日手黃庭一編,優(yōu)游林下凡三十五年,卒年七十五。

人物簡介

維基
李大晉,字伯康,貴州清平衛(wèi)官籍福建建寧府崇安縣人。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貴州鄉(xiāng)試第十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三甲第一百一十八名進士。授宜賓縣知縣,改溫州府通判,轉(zhuǎn)重慶府同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38—1601 【介紹】: 明山西沁水人,字子明,號晉川。。隆慶二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累官吏部右侍郎。父卒歸。萬歷二十六年,起工部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理河漕,塞決口,通運道,以功進工部尚書。又奏開泇河(分水河),以改善運道,并力任其役,工程未畢而卒。謚莊靖。
維基
劉東星(1538年—1601年),字子明,號晉川,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澤州直隸州沁水縣(今山西省沁水縣端氏鎮(zhèn)坪上村)人。謚莊靖。嘉靖四十年(1561年),鄉(xiāng)試中式第三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登戊辰科會試第一百七十九名,三甲七十二名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當(dāng)時大學(xué)士高拱攝官吏部,以非時考察名義,貶他為蒲城縣丞,之后稍微升任盧氏知縣。萬歷元年(1573年),擔(dān)任刑部主事,改戶部四川清吏司主事、戶部員外郎。萬歷五年,擔(dān)任河南僉事。萬歷七年,擔(dān)任陜西右參議、浙江提學(xué)副使。萬歷十年,任山東左參政,后升任山東按察使。萬歷十七年,任陜西按察使,官至湖廣左布政使。萬歷二十年,升任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朝鮮之役起,日本豐臣政權(quán)入侵朝鮮半島,朝鮮王朝向明朝政府告急,當(dāng)時明廷調(diào)遣十萬部隊,會師于天津,準(zhǔn)備救援朝鮮,而當(dāng)時天津、靜海、滄州、河間受到災(zāi)害。米價飛漲、百姓流離失所。劉東星請求漕米十萬石救濟災(zāi)難,民眾因此而得以保全。劉東星隨后召為左副都御史,進吏部右侍郎,以父親老邁,請侍養(yǎng)而歸鄉(xiāng),剛離開時父親已經(jīng)去世。萬歷二十六年,黃河在單縣黃堌決口,沖毀運河,漕運、河道均被堵塞,明廷起用劉東星為工部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理黃河漕運。當(dāng)初尚書潘季馴提議開鑿黃河上流、并使用元朝賈魯所采取的道路浚災(zāi),但效果甚微。劉東星則在徐州、下邳至宿遷一帶,沿潘季馴治黃故道挑挖開浚,五個月內(nèi)工程結(jié)束,費用僅十萬。得到萬歷帝嘉獎,晉升工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次年,他拓寬淮河、海河渠道,而此工程當(dāng)初河道總督翁大立、工部尚書朱衡、都御史傅希摯都建議過,河道總督舒應(yīng)龍曾開鑿韓莊一段,但因工程太過艱巨而中止。劉東星則權(quán)利重啟實施該工程,使得原本預(yù)估120萬的工程費用,僅僅到七萬時,工程已經(jīng)完成三成。但因日夜操勞,他最終病倒在工地,并死于任內(nèi)。黃河工程在后任李化龍、李三才等主持下最終完成。劉東星為官清廉節(jié)儉,天啟初年,謚莊靖。其墓地位于今沁水縣端氏鎮(zhèn)坪上村,1970年代,地表原有的石馬、石人、石羊、墓碑等均被毀壞,現(xiàn)為沁水縣文物保護單位。
劉光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劉光(1539年—1570年),字子晉,號璞陽,河南南陽府南陽縣民籍順天府順義縣人。河南鄉(xiāng)試第二十五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會試第二百九名,二甲第四十八名進士。大理寺觀政,本年十月授南戶部主事,隆慶三年(1569年)六月升南刑部員外,四年卒。

人物簡介

維基
李尚思(1539年—1615年),字從學(xué),號晉峰,山西平陽府曲沃縣南薰里人,軍籍。嘉靖戊午解元,隆慶戊辰進士,萬歷年間官至吏部右侍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山西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解元),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三百四名,三甲第三十四名進士。授刑部主事,審判盡責(zé)。萬歷十年(1582年)九月升吏部驗封司郎中,不阿諛權(quán)臣張居正,十三年(1585年)四月補文選司郎中,上疏請求任用張居正罷黜的官員。十四年(1586年)二月升太常寺少卿,十五年(1587年)三月升大理寺右少卿,十二月升大理寺左少卿,十六年(1588年)六月升太常寺卿,十七年(1589年)二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免除采木之役,賑災(zāi)剿匪有功。十九年(1591年)九月升刑部右侍郎,十二月還京,改任戶部右侍郎,二十年(1592年)十月改吏部右侍郎,十一月以被論上疏乞歸。四十三年(1615年)卒,贈兵部尚書。
崔孔昕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崔孔昕,字晉明,號旸谷,山東濟南府濱州人,軍籍。山東鄉(xiāng)試第十五名。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科進士。都察院觀政,授南直隸鎮(zhèn)江府推官,改黃州府推官,升河南光州知州,工部員外郎,出徽州府知府,萬歷二年(1574年)閏十二月官至兩淮鹽運使,五年十一月因不行屬禮,被按臣彈劾,被降一級。萬歷七年(1579年)任河南衛(wèi)輝府知府。

人物簡介

維基
龔懋賢(1539年—?年),字晉甫,四川成都府內(nèi)江縣龔家鄉(xiāng)人,民籍。隆慶元年(1567年),龔懋賢與兄龔懋賞同時中舉。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科中式第三甲第二百三十四名進士。授江西廬陵縣知縣。萬歷三年十月考選,授貴州道試監(jiān)察御史,四年十月實授,五年七月巡按廣東,九年改巡按陜西。曾遷建西安鐘樓。十三年三月復(fù)除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閏九月升河南按察司副使。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五
應(yīng)晉字次卿,應(yīng)曾弟。萬歷丙子舉人,官蓬州守。有閬風(fēng)館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次卿,海鹽人。萬歷丙子舉人蓬州知州有閬風(fēng)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