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星斗(星鬭)
古謂星辰運行失常、錯位。后漢書·襄楷傳:“夫天子事天不孝,則日食星鬭?!?/div>
《國語辭典》:星子  拼音:xīng zi
1.細碎的東西。如:「唾沫星子」、「火星子」、「油星子」。
2.星星。夜空中閃爍發(fā)光的天體。
《漢語大詞典》:星花
星星。 管樺 《一幅畫--山村夜景》:“在那撒滿星花的天空背景上,現(xiàn)出群山和萬里 長城 以及它上面古堡的朦朧輪廓?!?/div>
分類:星星
《漢語大詞典》:金花
(1).指色彩金黃艷麗、不易敗落的花朵。 北周 庾信 《玉帳山銘》:“玉策難移,金花不落?!?唐 王建 《宮中調(diào)笑詞》之二:“胡蝶,胡蝶,飛上金花枝葉?!?明 王世貞 《人日病起作》詩:“柏憶金花煖,梅憐玉樹新?!?br />(2).指器物衣履上雕刻、繡制的花飾。南史·魚弘傳:“有眠床一張……通用銀鏤金花壽福兩重為腳?!?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觀宴將士》詩之二:“繡段裝簷額,金花帖鼓腰。” 宋 蘇軾 《春帖子詞·皇太后閣四》:“翠管銀罌傳故事,金花綵勝作新年?!?br />(3).指頭暈眼花或憤怒時出現(xiàn)在眼前的像星星的小光點。 茅盾 《子夜》一:“‘邪魔呀’, 吳老太爺 似乎這么喊,眼里迸出金花?!?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他從土里鉆出來,只覺地像翻了個過兒,腦袋星星的,亂迸金花,一時想不起為什么跑到這兒?!?br />(4).見“ 金花銀 ”。
(5).見“ 金花牋 ”。
(6).見“ 金花帖子 ”。
(7).見“ 金華夫人 ”。
《漢語大詞典》:金花銀(金花銀)
指 明 清 賦征米谷折價上繳的銀兩。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臣職掌紀略:“又 浙江 等處,每歲夏秋麥米,共折銀一百萬有奇,即國初所謂折糧銀,今所謂金花銀是也?!?span id="6itmhez" class="book">《明史·食貨志二》:“ 南畿 、 浙江 、 江西 、 湖廣 、 福建 、 廣東 、 廣西 米麥共四百餘萬石,折銀百萬餘兩,入內(nèi)承運庫,謂之金花銀。”亦省稱“ 金花 ”。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三》:“今天下漕粟之費,數(shù)百萬有奇,而上供御用者,名為金花,亦四百萬有奇?!?span id="pdqjdfw" class="book">《清史稿·世祖紀二》:“國用浩繁,兵餉不足。而金花錢糧,盡給宮中之費,未嘗節(jié)省發(fā)施。”
《國語辭典》:金花箋(金花牋)  拼音:jīn huā jiān
繪有金花的信紙。唐。樂史《楊太真外傳》:「李龜年以歌擅一時之名,手捧檀板,押眾樂前將欲歌之,上曰:『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為?』遽命龜年持金花箋,宣賜翰林學士李白,立進清平樂詞三篇。」
《漢語大詞典》:金花帖子
唐 宋 以來科舉考試登第者的榜帖。 宋 洪邁 容齋續(xù)筆·金花帖子:“ 唐 進士登科,有金花帖子……以素綾為軸,貼以金花?!?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二:“國初,循 唐 制,進士登第者,主文以黃花牋,長五寸許,闊半之,書其姓名,花押其下,護以大帖,又書姓名於帖面,而謂之牓帖,當時稱為金花帖子。”亦省稱“ 金花 ”。 明 湯式 《賞花時·送友人應聘》套曲:“不負平生經(jīng)濟手,穩(wěn)倩取金花玉酒?!?明 王锜 寓圃雜記卷上:“ 孟端 諸子連中進士為京官,同處一邸,書春題于壁曰:‘四壁金花春宴罷,滿床牙笏早朝回。’人多羨之。”
《漢語大詞典》:金華夫人(金華夫人)
神名。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神語·金華夫人:“ 廣州 多有 金華夫人 祠。夫人字 金華 ,少為女巫,不嫁,善能調(diào)媚鬼神。其后溺死湖中,數(shù)日不壞,有異香,即有一黃沉女像容貌絶類夫人者浮出,人以為水仙,取祠之?!币嘧鳌?金花夫人 ”。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金花夫人:“ 廣東 金花夫人 廟最多,其説不一。”亦省稱“ 金花 ”。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金花夫人:“ 明 張參政 詡 詩云:‘玉顏當日覩 金花 ,化作仙湖水面霞。霞本無心還片片,晚風吹落萬人家?!?/div>
分類:金花
《國語辭典》:星光  拼音:xīng guāng
星的光芒。唐。沈佺期夜游〉詩:「月華連晝色,燈影雜星光。」《三國演義》第三○回:「黃昏時分,望烏巢進發(fā),是夜星光滿天。」
《國語辭典》:曉星(曉星)  拼音:xiǎo xīng
天將亮時,猶在天際的星星?!?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一群人眾行了有十多里路,那時天色未明,曉星猶在?!?/div>
《漢語大詞典》:揚眉(揚眉)
(1).舉目。列子·湯問:“ 離朱 子羽 方晝拭眥,揚眉而望之,弗見其形。” 宋 蘇軾 《戲子由并次慎老韻》之二:“何必揚眉資目擊,須知千里事同風。”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三·濟顛化緣疏:“一舉手,一低頭,只此便是 彌陀佛 ;或揚眉,或謦欬,何處更參慈世尊。”
(2).形容得意、憂愁、憤怒等貌。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眉抵掌。” 唐 杜甫 《晚晴》詩:“未怪及時少年子,揚眉結義 黃金臺 。”《剪燈新話·富貴發(fā)跡司志》:“發(fā)跡司判官忽揚眉盱目,咄嗟長嘆而謂眾賓曰:‘諸公各守其職,各治其事……大難將作,雖諸公之善理,其如之奈何!’”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自然就不能不鬧到揚眉裂眥,拔刀相向起來?!?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68269' target='_blank'>《天安門詩抄·揚眉劍出鞘》:“灑淚祭雄杰,揚眉劍出鞘?!?br />(3).謂攝提星星光閃爍。漢書·翟方進傳:“今提揚眉,矢貫中。”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提,攝提星也。揚眉,揚其芒角也。” 王先謙 補注引 沈欽韓 曰:“攝提兩星頰曲,人眉似之?!?/div>
《國語辭典》:戴星  拼音:dài xīng
1.頭頂著星宿。比喻極早出門或極晚回家。唐。王績答馮子華處士書:「或時與舟人漁子,分潭并釣,俛仰極樂,戴星而歸。」宋。蘇軾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對床欲作連夜語,念汝還須戴星起。」
2.早出晚歸。語本《呂氏春秋。開春論。察賢》:「巫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购笥靡苑Q譽能干的官吏。唐。羅隱 夜泊義興戲呈邑宰詩:「溪畔維舟問戴星,此中三害有圖經(jīng)。」
《漢語大詞典》:見星(見星)
(1).見到星星。新唐書·隱逸傳·武攸緒:“晚年肌肉銷眚,瞳有紫光,晝能見星。”
(2).謂子女奔父母之喪。語出禮記·奔喪:“唯父母之喪,見星而行,見星而舍?!?清 錢謙益 《湖上送孟君歸甘州》詩:“奔赴見星仍 漢 法,送歸臨水亦 湘 纍?!?br />(3).謂時間早。 唐 韓偓 《及第過堂》詩:“早隨真?zhèn)H集 蓬 瀛 ,閶闔門開尚見星?!?/div>
《漢語大詞典》:星言
(1).星焉。謂披著星星。《詩·鄘風·定之方中》:“命彼倌人,星言夙駕?!?晉 葛洪 抱樸子·交際:“莫不飛輪兼策,星言假寐。”
(2).泛言及早,急速。北史·令狐整傳:“宜分遣鋭師,星言救援?!?唐 柳宗元 《為安南楊侍御祭張都護文》:“星言赴命,注望帷幄?!?明 張居正 《答薊鎮(zhèn)總兵戚南塘計邊事書》:“到家事完,即星言赴闕矣?!?/div>
《漢語大詞典》:星連(星連)
(1).謂如星星連亙。形容光亮。 晉 張協(xié) 《七命》:“ 楚 之陽劍, 歐冶 所營……神器化成,陽文陰縵,流綺星連,浮彩艷發(fā)?!?br />(2).謂如星星連亙。形容多而密集。 南朝 梁 江淹 《敕為朝賢答劉休范書》:“六師云起,九軍星連。”
《漢語大詞典》:河星
銀河中的星星。 唐 李白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詩:“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div>
《漢語大詞典》:耀星
閃爍的星星。 漢 揚雄 《解嘲》:“目如燿星,舌如電光?!?/div>
分類:閃爍星星
《漢語大詞典》:負星(負星)
頂著星星。形容起早。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序》:“然 陛 恭膺宮闕制作督銷之職,晨入夜出,負星而趁瞑,亦何嘗有頃刻之暇可涉筆札?!?/div>
分類:星星
《漢語大詞典》:星甍
如星星密布的屋脊。形容屋舍之多。 宋 梁周翰 《五鳳樓賦》:“星甍櫛堵,我民之廬?!?/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