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王謝風(fēng)流
 
烏衣門巷
 
舊時王謝
 
風(fēng)流王謝
  
王謝烏衣
 
王與謝
 
門巷烏衣
 
王家與謝家
  
烏衣年少
 
王謝鄰里
 
王亭謝館

相關(guān)人物
王導(dǎo)
 
謝弘微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上〈雅量〉~356~
有往來者云:庾公有東下意?;蛑^王公:「可潛稍嚴(yán),以備不虞?!雇豕唬骸肝遗c元規(guī)雖俱王臣,本懷布衣之好。若其欲來,吾角巾徑還烏衣,何所稍嚴(yán)?!鼓铣?#183;劉孝標(biāo)注引《丹陽記》曰:「烏衣之起,吳時烏衣營處所也。江左初立,瑯邪諸王所居?!?/span>
《宋書》卷五十八〈謝弘微列傳〉~590~
混風(fēng)格高峻,少所交納,唯與族子靈運、瞻、曜、弘微并以文義賞會。嘗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游,混五言詩所云「昔為烏衣游,戚戚皆親侄」者也。
《景定建康志》卷十六
《舊志》云:「烏衣巷在秦淮南。晉南渡,王、謝諸名族居此,時謂子弟為烏衣諸郎?!?/span>

簡釋

烏衣巷:喻王公貴族的居處,或詠王公貴族之往事。唐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例句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劉禹錫 金陵五題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 金陵五題烏衣巷

遲回好風(fēng)景,王謝昔曾游。 劉禹錫 題報恩寺

風(fēng)流訪王謝,佳境恣洄沿。 李群玉 將之吳越留別坐中文酒諸侶

王謝風(fēng)流遠(yuǎn),闔廬丘墓荒。 杜甫 壯游

頗謂秦晉匹,從來王謝郎。 杜甫 送大理封主簿五郎親事不合親事遂停

王謝初飛蓋,姬姜盡下山。 段成式 和周繇見嘲

山陰道上桂花初,王謝風(fēng)流滿晉書。 羊士諤 憶江南舊游二首

王謝遺蹤玉籍仙,三年閑上鄂君船。 陸龜蒙 送浙東德師侍御罷府西歸

《漢語大詞典》:時王(時王)
當(dāng)代的君主。《公羊傳·隱公元年》“王者孰謂” 漢 何休 注:“欲言時王則無事,欲言先王又無謚,故問誰謂?!?徐彥 疏:“時王,即當(dāng)時 平王 也?!?晉 潘岳 《西征賦》:“豈時王之無僻,賴先哲之長懋?!?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一》:“時王之制,或損或益,圣人容有不知,故不得不問?!?/div>
《國語辭典》:比利時王國(比利時王國)  拼音:bǐ lì shí wáng guó
Kingdom of Belgium
國名。位于歐洲中部偏西,西臨北海。面積三萬零五百二十八平方公里,人口約一千一百三十萬,首都為布魯塞爾(Brussels),信仰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語言以法語、荷語、德語為主。于西元一八三○年十月四日獨立,國慶日訂于七月二十一日,幣制為Euro。簡稱為「比利時」。
《國語辭典》:改正  拼音:gǎi zhèng
把謬誤的改成正確的?!都t樓夢》第四八回:「出個題目,讓我謅去。謅了來,替我改正?!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二二回:「此刻天下的大勢,倘使不把讀書人的路改正了,我就不敢說十年以后的事了。」
《漢語大詞典》:府公
(1).六朝時王府僚屬稱其主為府公; 唐 、 五代 時,官府幕僚沿舊習(xí),稱節(jié)度使、觀察使為府公。晉書·賈充傳:“果見 充 行至一府舍,侍衛(wèi)甚盛。府公南面坐,聲色甚厲?!?唐 劉禹錫 《送王司馬之陜州》詩:“府公既有朝中舊,司馬應(yīng)容醉后狂?!?br />(2).泛稱府、州級的長官。資治通鑒·后周太祖廣順二年:“﹝ 孫欽 ﹞往辭 承丕 , 承丕 邀與俱見府公?!?胡三省 注:“公者,人之尊稱,一府之尊,故謂之府公?!眳㈤?清 梁章鉅 稱謂錄·總督。
《國語辭典》:皋門(皋門)  拼音:gāo mén
古代王宮最外層的門?!对娊?jīng)。大雅。綿》:「乃立皋門,皋門有伉?!?/div>
《國語辭典》:肅靜(肅靜)  拼音:sù jìng
1.嚴(yán)肅寂靜。如:「當(dāng)國家元首進入禮堂時,頓時全場肅靜?!?br />2.平定。如:「肅靜叛亂」。
《漢語大詞典》:直兵
(1).指矛屬兵器。墨子·魯問:“斧鉞鉤要,直兵當(dāng)心?!?span id="bk1v9e1" class="book">《呂氏春秋·知分》:“ 崔杼 不説,直兵造胷,句兵鉤頸,謂 晏子 曰:‘子變子言,則 齊國 吾與子共之;子不變子言,則今是矣。’” 高誘 注:“直矛也。”《韓詩外傳》卷二:“直兵將推之,曲兵將鉤之,吾愿子之圖之也。”
(2).官名。舊時王公府里的屬官。資治通鑒·陳文帝天嘉元年:“ 頊 ( 安成王 )以帝弟之重,勢傾朝野。直兵 鮑僧叡 ,恃 頊 勢為不法,御史中丞 徐陵 為奏彈之。” 胡三省 注:“自 秦 以來,王公府皆有直兵?!眳⒁姟?中兵 ”、“ 中直兵 ”。
《漢語大詞典》:九畿
相傳古時王城以外五千里之內(nèi),自內(nèi)而外,每五百里為一畿,共有侯、甸、男、采、衛(wèi)、蠻、夷、鎮(zhèn)、藩等九畿,為各級諸侯之領(lǐng)地及外族所居之地。周禮·夏官·大司馬:“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國之政職?!?鄭玄 注:“畿,猶限也。自王城以外五千里為界,有分限者九。”周禮·地官·小司徒“其畿疆之封” 漢 鄭玄 注:“畿,九畿?!?賈公彥 疏:“除王畿以外,仍有九畿,謂侯、甸、男、采、衛(wèi)、要,以內(nèi)六服為中國,其外更言夷、鎮(zhèn)、藩三服為夷狄,王畿四面皆有九畿?!眳⒁姟?九服 ”。
《國語辭典》:九服  拼音:jiǔ fú
1.古代王畿以外的地域,每五百里劃為一區(qū),按距離的遠(yuǎn)近分為九等,有侯服、甸服、男服、采服、衛(wèi)服、蠻服、夷服、鎮(zhèn)服及藩服,稱為「九服」。見《周禮。夏官。職方氏》。
2.泛指全國各地。《文選。劉琨。勸進表》:「自京畿隕喪,九服崩離,天下囂然,無所歸懷?!?br />3.古代天子的九種吉服,有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韋弁服、皮弁服、冠弁服。見宋。王應(yīng)麟《小學(xué)紺珠。卷九。制度》。
《漢語大詞典》:天囚
(1).獲罪于天的囚犯。漢書·王莽傳下:“ 莽 召問羣臣擒賊方略,皆曰:‘此天囚行尸,命在漏刻?!?br />(2).比喻受拘囿、束縛。 唐 盧仝 《常州孟諫議座上聞韓員外職方貶國子博士有感》詩之五:“功名生地獄,禮教死天囚?!?傅敷 《感秋八首用夜飲聯(lián)句韻寄亞子梨里》詩之五:“自有情懷誰遣得,悔將身世作天囚?!?br />(3). 春秋 時王室衰微, 公羊 家以 周 王為天囚,后用以貶稱帝王。 漢 何休 《春秋公羊傳序》“以無為有” 唐 徐彥 疏:“解云:《公羊經(jīng)傳》本無以 周 王為天囚之義,而 公羊 説及 莊 顏 之徒以 周 王為天囚,故曰以無為有也?!?唐 元結(jié) 《閔荒詩》:“天囚正兇忍,為我萬姓讎?!?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夫戴此失地之天囚,以為漢族之元首,是何異取罪人於囹圄而奉之為大君也!”
《漢語大詞典》:外女
古時王之諸姑及姊妹之女。周禮·春官·宗伯:“外宗,凡外女之有爵者。” 鄭玄 注:“外女:王諸姑姊妹之女。”參見“ 外宗 ”。
《漢語大詞典》:外宗
(1).古官名。掌宗廟祭祀時輔佐王后薦獻等事。周禮·春官·外宗:“外宗,掌宗廟之祭祀,佐王后薦玉豆,眡豆籩,及以樂徹,亦如之?!?br />(2).王諸姑及姊妺的女兒等。周禮·春官·序官:“外宗,凡外女之有爵者?!?鄭玄 注:“外女,王諸姑姊妺之女,謂之外宗?!?span id="warkzsn" class="book">《禮記·雜記下》:“外宗為君夫人,猶內(nèi)宗也?!?鄭玄 注:“外宗謂姑姊妹之女,舅之女,及從母,皆是也?!?/div>
《漢語大詞典》:榆翟
古時王后從王祭祀先公時所穿的服裝。因繡飾雉形,故稱。榆,通“ 鷂 ”。鷂雉,青質(zhì)五彩的雉。翟,長尾雉。 宋 王禹偁 《補李揆諫改葬楊妃疏》:“ 楊貴妃 始以姿色召,居掖庭頗肆,姦回不循法度。以歌舞取媚,則采蘩之職不修;以珠翠飾身,則榆翟之衣不御?!?/div>
《漢語大詞典》:卜名
古時王族生子,由卜官命名,并占卜吉兇,稱卜名。大戴禮記·保傅:“太子生而泣,太師吹銅曰:‘聲中某律。’太宰曰:‘滋味上某?!缓蟛访?。上無取于天,下無取于墬,中無取于名山通谷,無拂于鄉(xiāng)俗?!?/div>
《國語辭典》:女四書(女四書)  拼音:nǚ sì shū
四種女訓(xùn)書的總稱。清康熙時王相編纂。包括漢班昭的《女誡》七篇,唐宋若昭的《女論語》二十篇,明成祖仁孝文皇后的《內(nèi)訓(xùn)》二十篇,以及王相母親劉氏所撰的《女范》十一篇。
《漢語大詞典》:三望車(三望車)
六朝 時王公大臣所乘之車,有窗可望,分四望、三望、夾望等等級。晉書·輿服志:“位至公,或四望、三望、夾望車?!?span id="wx7nz1j" class="book">《宋書·順帝紀(jì)》:“甲寅,給太傅 齊王 三望車?!?span id="r77lgxm" class="book">《南史·齊明帝紀(jì)》:“給幢絡(luò)三望車,前后部羽葆、鼓吹,劍履上殿?!?/div>
《漢語大詞典》:烏衣門第(烏衣門第)
指世家望族。 清 陳維嵩 《渡江云·揚州感舊》詞:“風(fēng)流推 宋玉 ,更有 烏衣 門第舊 瑯琊 。珠簾璧月賓徒盛,多少繁華?!?清 納蘭性德 《金縷曲·贈梁汾》詞:“ 德 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 烏衣 門第?!眳⒁姟?烏衣巷 ”。
分類:世家望族
《國語辭典》:烏衣巷(烏衣巷)  拼音:wū yī xiàng
地名。位于今南京市東南。東晉時王導(dǎo)、謝安諸貴族多居此,故世稱王謝子弟為「烏衣郎」?!稌x書。卷六八。紀(jì)瞻傳》:「厚自奉養(yǎng),立宅于烏衣巷,館宇崇麗,園池竹木,有足賞玩焉。」唐。劉禹錫〈烏衣巷〉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div>
《國語辭典》:王謝(王謝)  拼音:wáng xiè
六朝望族王氏和謝氏的合稱。《南史。卷八○。賊臣傳。侯景傳》:「又請娶于王、謝,帝曰:『王、謝門高非偶,可于朱、張以下訪之。』」后比喻豪門望族。唐。劉禹錫〈烏衣巷〉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