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敢言  拼音:gǎn yán
有勇氣提出意見,不怕得罪別人。如:「公司需要像你這樣敢言的人,才能進(jìn)步?!?/div>
《漢語大詞典》:敢言之
古時下屬對上言事時的套語。漢書·王莽傳上:“三公言事,稱‘敢言之’。” 漢 王充 論衡·謝短:“郡言事二府曰‘敢言之’?!?/div>
《國語辭典》:敢怒不敢言  拼音:gǎn nù bù gǎn yán
心有怒氣卻沒有勇氣說出來。如:「長期受到廢氣污染的居民,不再敢怒不敢言,終于聯(lián)合向那家工廠提出限期改善的要求?!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谄呋兀骸刚涓?、晁住雖是心里不愿意,也只得敢怒不敢言的?!?/div>
分類:怒氣勇氣
《國語辭典》:正色敢言  拼音:zhèng sè gǎn yán
態(tài)度嚴(yán)正,勇于直諫?!睹魇?。卷一七七。王竑傳》:「十一年授戶科給事中,豪邁負(fù)氣節(jié),正色敢言。」《明史。卷一八一。劉健傳》:「健學(xué)問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div>
《分類字錦》:負(fù)氣敢言(負(fù)氣敢言)
唐書高適傳遷侍御史擢諫議大夫負(fù)氣敢言權(quán)近側(cè)目
分類:臺諫
《國語辭典》:敢怒而不敢言  拼音:gǎn nù ér bù gǎn yán
心里非常生氣,但因畏懼受到懲罰,而不敢表現(xiàn)出來?!端逄蒲萘x》第七八回:「王毛仲十分慚愧,奈他剛正素著,朝廷所禮敬,無可如何,只得敢怒而不敢言,但與眾官飲宴,至晚而散?!埂度辶滞馐贰返谒牧兀骸杆质青l(xiāng)紳,又是鹽典,又同府縣官相與的極好,所以無所不為,百姓敢怒而不敢言?!?/div>
《分類字錦》:敢言見憚(敢言見憚)
宋史唐介傳介為人簡伉以敢言見憚每言官缺眾皆望介處之觀其風(fēng)采
分類:臺諫
《分類字錦》:當(dāng)官敢言(當(dāng)官敢言)
白居易授許孟容河南尹兼常侍制:具官許孟容,嘗尹京邑,觀其器用,臨事能守,當(dāng)官敢言,不吐剛以茹柔,不附上以急下。政無煩碎,甚合眾心。
分類:京尹
《漢語大詞典》:有口
敢言善辯。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孝惠帝 時, 呂太后 用事,欲王諸 呂 ,畏大臣有口者?!?span id="adj6jf8" class="book">《漢書·陸賈傳》引此文, 顏師古 注曰:“有口,謂辯士?!?span id="xdh9izu" class="book">《南史·蕭脩傳》:“ 脩 中直兵參軍 陳晷 甚勇有口,求為覘候,見獲,以辭烈被害?!?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臣職掌紀(jì)略:“又 姜淮 者,少年有口。值 殷太史 士瞻 教書,偶不在室, 淮 戴其紗帽,束其帶,正在室中搖擺作勢, 殷 猝至, 淮 不知帶插橫解法, 殷 不懌。 淮 曰:‘師父還繫玉帶哩,此銀帶何足貴?’ 殷 笑而釋之?!?/div>
《漢語大詞典》:王章
(1).猶王禮。天子的禮儀。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晉侯 ﹞請隧,弗許,曰:‘王章也。’” 孔穎達(dá) 疏:“隧為王之葬禮,諸侯皆縣柩而下,故不得用隧。 晉侯 請隧者,欲請以王禮葬也?!?br />(2).猶王法。朝廷的法律。 明 朱鼎《玉鏡臺記·石勒報敗》:“ 江 南餘孽勢猶猖,阻聲教違我王章?!?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席方平:“父如有罪,自有王章,豈汝等死魅所能操耶?”《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回:“這 寳光 恃了自己的才,又倚了 姚少帥 的勢……放縱淫蕩,絶不怕有甚么僧行佛戒,國法王章?!?br />(3). 漢 代人名。剛直敢言,后因奏彈 王鳳 被誣陷系獄死。事見《漢書·王章傳》。后用為為官剛直的典實。 宋 蘇轍 《次遲韻》之一:“還家語諸女,素剛非 王章 ?!?/div>
《國語辭典》:謇諤(謇諤)  拼音:jiǎn è
直言,不留情面的直說。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奏啟》:「夫王臣匪躬,必吐謇諤,事舉人存,故無待泛說也?!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711' target='_blank'>王禹偁 〈對雪〉詩:「謇諤無一言,豈得為直士?」也作「謇愕」。
分類:正直敢言
《漢語大詞典》:仗馬(仗馬)
(1).皇帝儀仗隊所用的馬。裝飾華麗,通常用于朝會、祀典、出巡等。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今謂之殿門天武官,極天下長人之選,八人。上御前殿,則執(zhí)鉞立于 紫宸門 下,行幸則為禁圍門,行于仗馬之前?!?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三卷:“西面白虎旗一、五星旗五、五鳳旗十。仗馬每面三疋,每疋御龍官四人?!?br />(2).比喻坐享俸祿而不敢言事之官。語出新唐書·奸臣傳·李林甫:“ 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寵市權(quán),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祿養(yǎng)資,無敢正言者。補(bǔ)闕 杜璡 再上書言政事,斥為 下邽 令。因以語動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將順不暇,亦何所論?君等獨不見立仗馬乎?終日無聲,而飫三品芻豆;一鳴,則黜之矣。后雖欲不鳴,得乎?’由是諫爭路絶?!?清 王九齡 《竊祿》詩:“無聲慚仗馬,有淚對刑書。”
《漢語大詞典》:尚主
娶公主為妻。因尊帝王之女,不敢言娶,故云。尚,承奉、奉事或仰攀之意。史記·外戚世家:“是時 平陽主 寡居,當(dāng)用列侯尚主?!?唐 權(quán)德輿 《古樂府》:“身年二八壻侍中,幼妹承恩兄尚主?!?宋 司馬光 《論李瑋知衛(wèi)州狀》:“陛下始者追念 章懿太后 ,選 瑋 使之尚主?!?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云蘿公主:“ 安大業(yè) ……世家爭婚之。母夢曰:‘兒當(dāng)尚主?!胖??!?/div>
《漢語大詞典》:蹇諤(蹇諤)
亦作“ 蹇咢 ”。亦作“ 蹇愕 ”。亦作“ 蹇鄂 ”。 忠直敢言貌;正直貌。蹇,通“ 謇 ”。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神情所涉,豈徒蹇愕而已哉?!?明 湯顯祖 《宣城令姜公去思記》:“夫 姜君 者,亦蹇咢重進(jìn)止,質(zhì)行人耳?!?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古人忌日亦受吊:“翌日上封,大陳説忠貞蹇諤,不宜淪滯遐方。”
《國語辭典》:訐直(訐直)  拼音:jié zhí
為人正直,能當(dāng)面指責(zé)別人的過失。如:「他為人訐直,卻也無意間得罪了小人?!?/div>
分類: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