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55詞典 3分類詞匯 252
《國語辭典》:迅捷  拼音:xùn jié
迅速快捷。《晉書。卷一○○。王彌傳》:「彌多權(quán)略,凡有所掠,必豫圖成敗,舉無遺策,弓馬迅捷,膂力過人,青土號為飛豹。」晉。傅玄走狗賦〉:「既迅捷其無前,又閑暇而有度?!挂沧鳌秆讣病埂?/div>
《漢語大詞典》:穎利(穎利)
亦作“頴利”。
(1).聰慧敏銳。 唐 崔嘏 《授盧懿吏部郎中制》:“自非神機(jī)穎利,識用周密,則不得備於斯選也?!?宋 黃庭堅(jiān) 《次韻奉送公定》:“功成在漏刻,頴利處囊錐?!?span id="q4kqbo4" class="book">《明史·文苑傳二·唐寅》:“ 唐寅 ,字 伯虎 ,一字 子畏 。性穎利,與里狂生 張靈 縱酒,不事諸生業(yè)?!?br />(2).比喻文思敏捷,文筆流利。
《漢語大詞典》:英悟
亦作“ 英晤 ”。 猶穎悟。聰明;思路敏捷。舊唐書·肅宗紀(jì):“上仁愛英悟,得之天然?!?宋 葉適 《虞夫人墓志銘》:“已而夫人生,英悟夙成,勁畫麗語,不學(xué)而能?!?span id="i5prffs" class="book">《宋史·真宗紀(jì)贊》:“ 真宗 英晤之主。其初踐位,相臣 李沆 慮其聰明必多作為,數(shù)奏災(zāi)異以杜其侈心?!?span id="8ws0xcw" class="book">《宋史·李壁傳》:“ 壁 少英悟,日誦萬餘言,屬辭精博?!?/div>
《漢語大詞典》:內(nèi)敏
心思敏捷。漢書·循吏傳·黃霸:“ 霸 為人明察內(nèi)敏,又習(xí)文法。” 顏師古 注:“內(nèi)敏,言心思捷疾也?!?span id="1b9lvk3" class="book">《三國志·蜀志·譙周傳》:“性惟誠不飾,無造次辯論之才,然潛識內(nèi)敏?!?/div>
分類:心思敏捷
《漢語大詞典》:敏決(敏決)
亦作“ 敏決 ”。 敏捷果斷。 明 方孝孺 《送河南僉事湯侯序》:“遇事敏決而應(yīng)機(jī)立斷,執(zhí)理堅(jiān)確而奮起勇決?!?清 劉大櫆 《吳萼千墓志銘》:“遇事之疑難,論斷敏決,操紙疾書,而莫不中其窾要?!?王闿運(yùn) 《常公神道碑》:“故以慈惠之心,行敏決之政?!?/div>
分類:敏捷果斷
《漢語大詞典》:敏絕(敏絶)
敏捷特出。 明 李東陽 麓堂詩話:“ 張滄洲 亨父 、 陸靜逸 鼎儀 ,少同筆硯,未第時(shí),皆有詩名。 亨父 天才敏絶,而好為精鍊,奇思硬語,間見疊出,人莫攖其鋒。”
分類:敏捷特出
《漢語大詞典》:健捷
雄健而敏捷。金史·烏延蒲盧渾傳:“卿年老,尚能馳逐擊獸,健捷如此?!?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 獻(xiàn)之 少輕俊,文章健捷,尤工樂章?!?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一:“ 高 侍郎 季迪 ,佳在實(shí)境得句,足以嗣響盛 唐 ,宛如霜隼摩空,風(fēng)翮健捷。” 駱賓基 《一個(gè)唯美派畫家的日記》:“我感覺到驕傲……她也是那么驕傲,腳步也就格外健捷?!?/div>
分類:雄健敏捷
《國語辭典》:踖踖  拼音:jí jí
1.態(tài)度恭敬的樣子?!对娊?jīng)。小雅。楚茨》:「執(zhí)爨踖踖,為俎孔碩,或燔或炙?!?br />2.慚愧的樣子。漢。揚(yáng)雄《太玄經(jīng)。卷六。勤》:「次八,勞踖踖,心爽蒙柴不卻?!?/div>
《國語辭典》:快手  拼音:kuài shǒu
1.做事敏捷。如:「他快手快腳的,一下子就把事情辦好了。」
2.捕快、士卒?!段饔斡洝返谒乃幕兀骸杆南吕锟焓钟侄啵兪碌挠謴V,憑你怎么也是難脫?!埂都t樓夢》第一回:「丫鬟隱在門內(nèi)看時(shí),只見軍牢快手一對一對的過去?!?/div>
《漢語大詞典》:善佞
(1).謂口才敏捷而所言皆善。《左傳·成公十三年》“寡人不佞” 唐 孔穎達(dá) 疏:“佞是口才捷利之名,本非善惡之稱。但為佞有善有惡耳,為善敏捷是善佞,為惡敏捷是惡佞?!?br />(2).善于阿諛。史記·佞幸列傳:“ 嫣 善騎射,善佞?!?/div>
《漢語大詞典》:口利
言語敏捷。鹖冠子·道端:“口利辭巧,足以知辯?!?/div>
分類:敏捷
《國語辭典》:蹻捷  拼音:jiǎo jié
手腳靈活輕快。《魏書。卷七五。爾朱兆傳》:「手格猛獸,蹻捷過人?!鼓铣巍⒘x慶《世說新語。惑溺》:「壽蹻捷絕人,踰墻而入,家中莫知?!?/div>
分類:矯健敏捷
《國語辭典》:機(jī)捷(機(jī)捷)  拼音:jī jié
機(jī)智敏捷。《三國志。卷一三。魏書。鐘繇傳》:「機(jī)捷談笑,有父風(fēng)?!?/div>
《漢語大詞典》:機(jī)急(機(jī)急)
(1).機(jī)智敏捷。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諧隱:“蓋意生於權(quán)譎,而事出於機(jī)急,與夫諧辭,可相表里者也?!?br />(2).緊急。南史·齊紀(jì)上·武帝:“ 宋 泰始 初,軍役大起,受官者萬計(jì),兵戎機(jī)急,事有未遑。”
(3).指緊急情況。隋書·列女傳·譙國夫人:“仍開 譙國夫人 幕府,置長史以下官屬,給印章,聽發(fā)部落六州兵馬,若有機(jī)急,便宜行事?!?/div>
《漢語大詞典》:舌辨
亦作“ 舌辯 ”。
(1). 唐 宋 時(shí)稱說書者為舌辨。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小說講經(jīng)史:“説話者謂之舌辨。雖有四家數(shù),各有門庭。”
(2).口才敏捷。《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松 知 修 是個(gè)舌辨之士,有心難之?!?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兵部·金丹說客:“ 金丹 者,吾邑諸生也。素以舌辨見稱,微有拳勇?!?span id="kywwton" class="book">《近十年之怪現(xiàn)狀》第九回:“況且 伊紫旒 這個(gè)人能言舌辯。在 上海 若干年,上下人等,三教九流,他沒有不認(rèn)得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