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93
詞典
1
分類詞匯
92
共92,分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正誤表
改過不吝
改過遷善
改過自新
改版
更姓改物
革心易行
諱疾忌醫(yī)
朝過夕改
遷善改過
遷正黜色
蒲鞭示辱
矯世勵俗
迷而知反
迷而不返
《國語辭典》:
正誤表(正誤表)
拼音:
zhèng wù biǎo
改正內容錯誤部分的報表、表格。
分類:
改正
容錯
錯誤
報表
表格
《國語辭典》:
改過不吝(改過不吝)
拼音:
gǎi guò bù lìn
對于改錯,態(tài)度堅定,絕不吝惜?!稌洝V衮持a》:「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賞,用人惟己,改過不吝。」
分類:
毫無
無保留
改正
正過
過錯
《國語辭典》:
改過遷善(改過遷善)
拼音:
gǎi guò qiān shàn
語本《易經。益卦》:「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怪父恼^失,誠心向善。《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三舅受了艱難苦楚,這下子改過遷善,料想要用心讀書?!挂沧鳌父倪^向善」、「改過從善」、「改行遷善」。
分類:
改正
正錯
錯誤
決心
向善
《國語辭典》:
改過自新(改過自新)
拼音:
gǎi guò zì xīn
改正過失,重新作人?!稘h書。卷三三。刑法志》:「刑者不可復蜀,雖后欲改過自新,其道亡繇也。」。唐。
白居易
〈
議肉刑可廢不可用
〉:「其欲廢之者,則曰:『刻膚革,斷肢體,人主忍而用之。則愷悌惻隱之心乖矣?!淮司熆M所謂雖欲改過自新,其道亡繇者也?!挂沧鳌父倪^從新」。
分類:
改過自新
改正
正錯
錯誤
重新做人
《國語辭典》:
改版
拼音:
gǎi bǎn
修改、更換版面形式。如:「這本雜志決定在明年改版,屆時將以嶄新風貌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div>
分類:
按照
校樣
指出
錯誤
活字版
逐個
改正
《漢語大詞典》:
更姓改物
謂王朝更迭,改正朔,易服色。
《
國語·周語中
》
:“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創(chuàng)制天下,自顯庸也?!?韋昭 注:“更姓,易姓也。改物,改正朔、易服色也?!?三國 蜀
劉禪
《出軍詔》
:“ 曹操 階禍,竊執(zhí)天衡,殘剝海內,懷無君之心。子 丕 孤竪,敢尋亂階,盜據神器,更姓改物,世濟其兇?!?/div>
分類:
王朝
更迭
改正
正朔
服色
《漢語大詞典》:
革心易行
謂改正錯誤思想,改變錯誤行為。
《漢書·嚴助傳》
:“ 南越王 甚嘉被惠澤,蒙休德,愿革心易行,身從使者入謝?!?/div>
分類:
改正
正錯
錯誤
思想
《國語辭典》:
諱疾忌醫(yī)(諱疾忌醫(yī))
拼音:
huì jí jì yī
名醫(yī)扁鵲三見蔡桓公,皆看出桓公有病,且一次比一次嚴重,但桓公卻不承認,也不肯就醫(yī),終至喪生。見《韓非子。喻老》。后比喻掩飾過失而不愿聽人規(guī)勸。如:「有缺點就要改進,切莫諱疾忌醫(yī)。」
分類:
隱瞞
疾病
掩飾
缺點
不愿
錯誤
醫(yī)治
害怕
批評
改正
《國語辭典》:
朝過夕改(朝過夕改)
拼音:
zhāo guò xì gǎi
早上犯的過失,到晚上就改正了。語本《大戴禮記。曾子立事》:「朝有過,夕改則與之;夕有過,朝改則與之?!贡扔骷皶r改過?!稘h書。卷八四。翟方進傳》:「朝過夕改,君子與之,君何疑焉?」唐。
陸贄
奉天改元大赦制
:「況黜免之徒,沉郁既久,朝過夕改,仁何遠哉!」
分類:
改正
正錯
錯誤
迅速
早上
《國語辭典》:
遷善改過(遷善改過)
拼音:
qiān shàn gǎi guò
改正過失,走上正途。宋。
朱熹
白鹿洞書院揭示
:「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
分類:
改正
正過
過失
向善
王弼
《漢語大詞典》:
遷正黜色(遷正黜色)
謂古代帝王登基,改正朔,易服色。
分類:
帝王
登基
改正
正朔
服色
《國語辭典》:
蒲鞭示辱
拼音:
pú biān shì rù
對有罪過的人,只以蒲鞭稍加處罰,使對方能知恥改正。典出《后漢書。卷二五。劉寬傳》。后比喻為政仁慈寬厚,或指極輕的刑罰。也作「蒲鞭不施」、「蒲鞭不用」。
分類:
有罪
罪過
處罰
知恥
改正
《國語辭典》:
矯世勵俗(矯世勵俗)
拼音:
jiǎo shì lì sú
糾正頹廢的世風,激勵良善的風俗。宋。
王禹偁
四皓廟碑
:「遠害全身,矯世勵俗。清泉洗耳,紫芝充腹。」
分類:
改正
正世
世風
激勵
勵世
世俗
《國語辭典》:
迷而知反
拼音:
mí ér zhī fǎn
迷失正道而及時覺察,回歸正途。比喻知錯能改?!度龂?。卷六。魏書。袁術傳》:「而陰謀不軌,以身試禍,豈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箷x。
桓玄
與釋慧遠書勸罷道
:「迷而知反,去道不遠,可不三思?」
分類:
迷路
后知
知道
回來
有了
過失
能夠
改正
《國語辭典》:
迷而不返
拼音:
mí ér bù fǎn
迷失道路而不知回頭。比喻犯錯而不知悔改。漢。
王粲
為劉荊州與袁尚書
:「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則戎狄蠻夷將有誚讓之言,況我同盟,復能戮力為君之役哉?」《三國演義》第三三回:「若迷而不返,則是韓盧、東郭自困于前,而遺田父之獲也?!?/div>
分類:
迷路
不知
回來
錯誤
改正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