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洗溉
洗滌。比喻改正過失。新唐書·史孝章傳:“ 孝章 見父數(shù)奸命,內非之,承間諫曰:‘……今大人身封侯,家富不貲,非痛洗溉,竭節(jié)事上,恐吾踵不旋禍且至?!?/div>
《漢語大詞典》:修革
同“脩革”。
改正革新;改變。
分類:改正革新
《漢語大詞典》:脩革
改正革新;改變。后漢書·列女傳·程文矩妻:“郡守表異其母,蠲除家徭,遣散四子,許以脩革,自后訓導愈明,并為良士。”新唐書·韋叔夏傳:“五禮儀物,司禮博士有所脩革,須 叔夏 、 欽明 等評處,然后以聞?!?/div>
《國語辭典》:校改  拼音:jiào gǎi
校對錯誤并加以改正。如:「校改書籍要抱持謹慎嚴肅的態(tài)度,切莫敷衍了事?!?/div>
《漢語大詞典》:脩革
改正革新;改變。后漢書·列女傳·程文矩妻:“郡守表異其母,蠲除家徭,遣散四子,許以脩革,自后訓導愈明,并為良士?!?span id="x5pruly" class="book">《新唐書·韋叔夏傳》:“五禮儀物,司禮博士有所脩革,須 叔夏 、 欽明 等評處,然后以聞。”
《國語辭典》:撥手(撥手)  拼音:bō shǒu
撥正、改正?!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xié)狀元。第二一出》:「(丑)正是:讀書何用覓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末)莫是『有女』?(丑)是。(末)奉饒一個撥手?!?/div>
分類:改正
《漢語大詞典》:艾怨
孟子·萬章上:“ 太甲 顛覆 湯 之典刑, 伊尹 放之於 桐 ,三年, 太甲 悔過,自怨自艾,於 桐 處仁遷義?!毖?太甲 怨恨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后以“艾怨”謂埋怨,悔恨。 張潔 《沉重的翅膀》十二:“ 萬群 知道她應該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和 方文煊 講話,但,她由得了自己么?生硬和冰冷后面,是 方文煊 幾乎可以觸摸到的濃烈的艾怨?!?/div>
《漢語大詞典》:匡革
糾正,改正。晉書·丁潭傳:“在三之義,禮有達制,近代以來,或隨時降殺,宜一匡革,以敦于后。”
分類:糾正改正
《漢語大詞典》:匡諍(匡諍)
指出錯誤,勸人改正。 清 黎庶昌 《〈續(xù)古文辭類纂〉序》:“ 無錫 薛叔耘 ,頗與商訂此編; 桐城 蕭穆 敬甫 ,雖未録其文,而匡諍啟發(fā),裨助宏多,皆 孔子 所謂益友也?!?/div>
《國語辭典》: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拼音:yǒu zé gǎi zhī,wú zé jiā miǎn
有缺失就加以改正,沒有就勉勵自己小心不要犯錯?!墩撜Z。學而》:「吾日三省吾身」句下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div>
《漢語大詞典》:治病救人
比喻批評別人的缺點、錯誤,幫助他改正。 毛澤東 《整頓黨的作風》:“對待思想上的毛病和政治上的毛病,決不能采用魯莽的態(tài)度,必須采用‘治病救人’的態(tài)度,才是正確有效的方法?!?陳登科 《風雷》第一部第五九章:“我們應該抱著治病救人的態(tài)度來幫助他,挽救他?!?/div>
《漢語大詞典》:以觀后效(以觀後効)
見“ 以觀后效 ”。
《國語辭典》:知過必改(知過必改)  拼音:zhī guò bì gǎi
知道過錯,一定改正。元。白樸?!稏|墻記》第三折:「古人言知過必改,不由人兜在心懷?!埂稊毓韨鳌返谖寤兀骸溉硪婄娎蠣斮p罰分明,心中感服,叩頭拜謝,知過必改去了。」
《漢語大詞典》:知過(知過)
自知過失。左傳·宣公二年:“吾知所過矣,將改之?!?魯迅 《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何等有人情,又何等知過,何等守法,又何等果決,我們的文學家做得出來么?”
分類:自知過失
《漢語大詞典》:痛自創(chuàng)艾(痛自創(chuàng)艾)
謂徹底地改正自己的過錯,重新做人。 明 張居正 《素庵戴公墓志銘》:“里中少年有毆母者,公欲與其父直諸有司,寘之重典,少年懼,叩頭流血請改,公乃許之,而其人亦痛自創(chuàng)艾,卒為善士,為鄉(xiāng)里所重如此?!?/div>
《國語辭典》:痛改前非  拼音:tòng gǎi qián fēi
澈底改正以往的過錯。《大宋宣和遺事。亨集》:「陛下倘信微臣之言,痛改前非,則如宣王因庭燎之箴而勤政,漢武帝悔輪臺之失而罷兵,宗社之幸也。」《鏡花緣》第一四回:「色隨心變,只要痛改前非,一心向善,云的顏色也就隨心變換?!挂沧鳌竿礈烨胺恰埂?/div>
《漢語大詞典》:脩慝
謂改正過錯。 明 劉基 《醒齋銘序》:“ 劉基 聞而喜其善脩慝也,故為之銘,使揭于楣且以堅其志?!?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大學第九章五:“子曰:‘攻其惡,無攻人之惡?!獮槊戫哐灾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