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詞典
提調
戲提調
分類詞匯
提領
提督
外簾
捉兵
外簾官
佛類詞典
提調
《國語辭典》:提調(提調)  拼音:tí diào
1.管理調度?!端疂G傳》第一六回:「這也容易,我叫他三個都聽你提調便了?!?br />2.管理機構內一切雜務的官員。
3.負責指揮調度的人。如:「總提調」。
《國語辭典》:戲提調(戲提調)  拼音:xì tí diào
舊時在喜慶堂會中,負責規(guī)定戲碼及分派角色的人。《負曝閑談》第二五回:「十二月初一,是他母舅華尚書壽旦,他在華尚書宅子里充當戲提調。這天定的是玉成班,一早掌班的戲箱發(fā)來了。」
《漢語大詞典》:提領(提領)
(1).提調帶領。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遂詔輔臣 鄭居中 提領修纂, 李子奇 及秘書丞 李錞 為編修官?!?span id="a1ypm61" class="book">《宋史·律歷志十四》:“迺詔禮部尚書 周執(zhí)羔 提領改造新歷?!?br />(2).官名。 元 始置。元史·百官志一:“提領一員,從七品;大使一員,從八品?!?/div>
《國語辭典》:提督  拼音:tí dū
1.指揮監(jiān)督。《水滸傳》第五八回:「便叫湯隆做鐵匠總管,提督打造諸般軍器,并鐵葉連環(huán)等甲?!?br />2.職官名。明代設置,以勛戚大臣或太監(jiān)充任。清代沿用,掌各省軍政、統(tǒng)轄諸鎮(zhèn),為各道、省最高級的武官。
《漢語大詞典》:外簾(外簾)
指科舉鄉(xiāng)試、會試時擔任彌封收掌、監(jiān)試提調等職的試官。 清 歸莊 《〈震川先生集〉凡例》:“ 隆慶 元年, 浙江 鄉(xiāng)試時,府君任 長興 方踰年,以資淺故不得為同孝試官,僅入外簾?!眳⒁姟?內簾 ”。
《漢語大詞典》:內簾(內簾)
科舉制度鄉(xiāng)試和會試時,為防舞弊,試官在簾內閱卷,閱畢才允許撤簾回家,故稱試官為“內簾”。明史·選舉志二:“在外提調、監(jiān)試等謂之外簾官,在內主考、同考謂之內簾官?!?span id="0yvrewi"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二回:“豈但房官,是內簾的都帶人進去的?!?/div>
《漢語大詞典》:捉兵
提調軍隊。北齊書·源彪傳:“如 文宗 計者,不過專委 王琳 , 淮 南招募三四萬人,風俗相通,能得死力,兼令舊將 淮 北捉兵,足堪固守?!?span id="tan7tb1" class="book">《隋書·周羅睺傳》:“ 賀若弼 謂之曰:‘聞公 郢漢 捉兵,即知 揚州 可得,王師利涉,果如所量?!?/div>
分類:提調軍隊
《漢語大詞典》:外簾官(外簾官)
指科舉鄉(xiāng)試、會試時在考場擔任提調監(jiān)試等事務的官員。明史·選舉志二:“試官入院,輒封鑰內外門戶。在外提調、監(jiān)試等謂之外簾官,在內主考、同考謂之內簾官?!眳⒁姟?簾官 ”。
《國語辭典》:簾官(簾官)  拼音:lián guān
科舉時代鄉(xiāng)會試貢院內的官員。分內、外簾,在外監(jiān)試的官員稱為「外簾」,在內閱卷的稱為「內簾」。因皆不得出堂簾之外,故統(tǒng)稱為「簾官」。
提調
【佛學大辭典】
(雜語)提舉其事而能為調理也。敕修清規(guī)寮主副寮曰:「提調香燈茶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