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掛礙(掛礙)  拼音:guà ài
1.阻礙不通。如:「他的堅決反對,將使整個計畫的推展有所掛礙?!挂沧鳌笒斓K」。
2.心中有所牽掛。如:「他是一個極度樂觀的人,心中難有掛礙?!挂沧鳌笒斓K」。
《國語辭典》:掛礙(罣礙)  拼音:guà ài
1.阻礙不通。《西游記》第三一回:「既把妖精打絕,無甚掛礙,將公主引入朝中去罷?!挂沧鳌笒斓K」。
2.心中有所牽掛。如:「祖母去世時極為安詳,毫無掛礙?!挂沧鳌笒斓K」。
《國語辭典》:一心無掛礙(一心無罣礙)  拼音:yī xīn wú guà ài
心中沒有牽掛負擔。表示極為輕松?!都t樓夢》第七一回:「尤氏道:『誰都像你真是一心無掛礙,只知道和姊妹們頑笑,餓了吃,困了睡,再過幾年不過還是這樣,一點后事也不慮。』」
《國語辭典》:了無掛礙(了無掛礙)  拼音:liǎo wú guà ài
沒有任何牽絆。如:「和尚云游四海,心中了無掛礙?!?/div>
分類:牽絆
《國語辭典》:渾無掛礙(渾無掛礙)  拼音:hún wú guà ài
毫無牽掛阻礙?!段饔斡洝返诙兀骸竻s說他師徒四眾,了悟真如,頓開塵鎖,自跳出性海流沙,渾無掛礙,徑投大路西來?!?/div>
《國語辭典》:記念(記念)  拼音:jì niàn
1.掛念?!度辶滞馐贰返谝涣兀骸肝壹腋覆≡诖采?,近來也略覺好些。多謝老爺記念?!挂沧鳌赣洅臁?、「記掛」。
2.思念、懷念?!度龂萘x》第二七回:「汝可先去請住他,待我與他送行,更以路費征袍贈之,使為后日記念。」也作「紀念」。
《漢語大詞典》:沾滯(沾滯)
(1).拘執(zhí)而不通達。 清 黃宗羲 《馬虞卿制義序》:“無子書之琱繪,注疏之沾滯,大家之蔓延,時務之刻核。”《豆棚閑話·陳齋長論地談天》:“四大皆空,陽神不滅。佛 老 之論,總無沾滯?!?章炳麟 《與人論樸學報書》:“若守此不進,而欲發(fā)明舊籍,則沾滯而鮮通?!?郭沫若 《文藝論集·〈論詩三札〉之二》:“只是我看你不免還有沾滯的地方?!?br />(2).猶掛礙。 清 周亮工 《與王隆吉書》:“生平受病,只是多事,近日始知懺悔,立意求減,便于撒手時沒些沾滯也。”
《漢語大詞典》:絓閡(絓閡)
掛礙;牽掣。《晉書·摯虞傳》:“此三者,度量之所由生,得失之所取徵,皆絓閡而不得通,故宜改今而從古也?!?/div>
分類:掛礙牽掣
《國語辭典》:無緣(無緣)  拼音:wú yuán
1.沒有緣分。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正是無緣對面不相逢,有緣千里能相會?!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竿砩醚隼舷壬皇菬o緣,不曾拜會?!?br />2.無由、無從?!逗鬂h書。卷四五。袁安傳》:「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單于反其北庭,并領降眾,無緣復更立阿佟,以增國費?!埂端螘>砭湃?。隱逸傳。王弘之傳》:「下官與殷風馬不接,無緣扈從?!?/div>
《漢語大詞典》:無累(無累)
(1).不牽累;沒有牽累。左傳·隱公十一年:“相時而動,無累后人,可謂知禮矣?!?宋 王安石 《到家》詩:“身閒自覺貧無累,命在誰論進有材?!?br />(2).無所掛礙。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宋 何薳 春渚紀聞·有道之器:“以無累之神,合有道之器,宮商蹔離,不可得已。”
分類:牽累掛礙
《國語辭典》:不著  拼音:bù zháo
1.不適宜。宋。楊萬里 和道父山歌:「種田不收一年事,取婦不著一生貧。」《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現(xiàn)身包龍圖斷冤》:「迎兒,你嫁人不著,是你的事。我今與你一兩銀子,后番卻休要來?!?br />2.不用、不需。宋。黃庭堅 四休居士詩:「無求不著看人面,有酒可以留人嬉?!?br />3.不及時?!秳⒅h諸宮調(diào)。第一二》:「走向前,喜滿腮。接待不著且休怪,倒玉柱金山納頭拜。」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一折:「早知陛下到來,只合遠接,接待不著,勿令見罪?!?br />4.不成功?!端疂G傳》第六一回:「這李固原是東京人,因來北京投奔相識不著,凍倒在盧員外門前。」《老殘游記》第一五回:「剛睡下來,冷得異樣,越冷越打戰(zhàn),就睡不著了?!?/div>
《漢語大詞典》:疑礙(疑礙)
(1).遲疑掛礙。 唐 白居易 《卯時酒》詩:“是非莫分別,行止無疑礙。”
(2).猜疑隔閡。 宋 曾鞏 《贈職方員外郎蘇君墓志銘》:“遇人無疎密,一與之傾蓋無疑礙?!?br />(3).指困頓的環(huán)境。 唐 元稹 《上門下裴相公書》:“及其為相也,構致羣材,使棟梁榱桷咸適其用……如故 韋簡州 勛 及 稹 等拔於疑礙,置之朝行者又十數(shù)?!?/div>
《國語辭典》:一絲不掛(一絲不掛)  拼音:yī sī bù guà
1.赤身裸露。宋。楊萬里 清曉洪澤放閘四絕句四首之一:「放閘老兵殊耐冷,一絲不掛下冰灘?!挂喾褐笩o所牽累,不為塵俗所牽累。宋。蘇軾 贈虔州慈云寺鑒老詩:「遍界難藏真薄相,一絲不掛且逢場?!挂沧鳌复缃z不掛」、「寸絲不掛」。
2.釣桿上一條釣絲都不掛。宋。黃庭堅 僧景宣相訪寄法王航禪師詩:「一絲不掛魚脫淵,萬古同歸蟻旋磨?!?/div>
《國語辭典》:獨往獨來(獨往獨來)  拼音:dú wǎng dú lái
1.游行無礙。比喻性行無所依傍?!肚f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埂读凶?。力命》:「獨往獨來,獨出獨入,孰能礙之?!?br />2.獨自一人,不與人同伙。宋。楊萬里〈雪凍未解散策郡圃〉詩:「靜聞檐滴元雨語,倒掛水牙未怕晴,獨來獨往銀粟地,一行一步玉沙聲?!挂沧鳌釜殎愍毻?。
《國語辭典》:寸絲不掛(寸絲不掛)  拼音:cùn sī bù guà
1.赤身裸體。也作「寸絲不掛」、「一絲不掛」。
2.比喻無所牽累掛礙?!毒暗聜鳠翡?。卷八。池州南泉普愿禪師》:「師便問:『大夫十二時中作么生?』陸生云:『寸絲不掛』?!挂沧鳌复缃z不掛」、「一絲不掛」。
掛礙
【佛學大辭典】
(術語)言障于前后左右上下而進退無途也。掛為四面之障礙。般若心經(jīng)曰:「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心無掛礙故,無有恐怖?!?/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