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7詞典 1分類詞匯 46
《國語辭典》:遞解(遞解)  拼音:dì jiè
舊時將罪犯押解到遠(yuǎn)地,由沿途官府遞相負(fù)責(zé)傳送,故稱為「遞解」。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五二出:「他在眾官面前,怕俺寒儒薄相,故意不行識認(rèn),遞解臨安,想他將次下馬,提審之時,見了春容,不容不認(rèn),只是眼下恓惶也?!?/div>
《漢語大詞典》:提解
押送人犯或財物。 明 李東陽 《雜記》卷九:“近因皇親家人奏愬畿民侵佔田土,祇憑一面之詞,輒為出給提解來京。”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府縣·知府賜敕:“所屬作奸害民者,即提解來京。” 清 嚴(yán)有禧 《漱華隨筆·陸先生》:“一切刑名錢穀,務(wù)持大綱。無益繁文,俱宜省去……多一番提解,則多一番拖欠?!?/div>
《國語辭典》:扭送  拼音:niǔ sòng
揪住對方而送至某處。如:「經(jīng)過一番搏斗后,他終于將歹徒制伏,扭送警局?!?/div>
分類:押送
《漢語大詞典》:簽解(簽解)
謂持簽牌押送。《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那 姚乙 定了衛(wèi)所,發(fā)去充軍,拘妻簽解?!?/div>
分類:簽牌押送
《漢語大詞典》:解究
方言。講究。指值得推敲或研究。 歐陽山 《苦斗》六十:“ 梁森 故意歪頭擠眼地問道:‘這又有什么解究?’”
押送究辦。 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堂規(guī)式》:“如敢任意耽延沉閣,以致差票提催,定行解究責(zé)革?!?清 丘園 《黨人碑·打碑》:“我每奉 蔡府 的鈞旨,著我們看守那黨人碑。若有人在碑前談議,即許擒拿解究?!?/div>
《漢語大詞典》:肘押
綁著胳膊押送。《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就把 潘公 父子討了一個保, 姚公 肘押了出來?!?span id="dx9wel5"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忽一日,捕盜衙門肘押海盜二十餘人,解到刑部定罪?!?/div>
分類:胳膊押送
《漢語大詞典》:長解子(長解子)
長途押送罪犯的差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寶》:“不勞元帥吩咐,俺是一名長解子,收拾包裹,自然護(hù)送到京的?!眳⒁姟?長解 ”。
《國語辭典》:長解(長解)  拼音:cháng jiè
直接押解犯人到隔州、隔府的地方?!抖膛陌阁@奇》卷二五:「??縣一面疊成文卷,僉了長解,把一干人多解到蘇州府嘉定縣來?!?/div>
《國語辭典》:投解  拼音:tóu jiè
押送人犯?!段宕菲皆?。梁史。卷上》:「朱溫便尋鬧揮拳,打落了鄉(xiāng)人兩齒,被地分投解徐州。」《水滸傳》第一三回:「畢竟雷橫拿住那漢投解甚處來?」
分類:解送押送
《漢語大詞典》:貼送(貼送)
嚴(yán)密押送。 明 史玄 《舊京遺事》:“赴法之時……刀林劍樹,布匝周密,又有東廠錦衣、刑部多官貼送,蒿里薤露,死易生難,頗領(lǐng)此時之意也?!?/div>
《漢語大詞典》:押運官(押運官)
(1).特指押送漕運的官。《清會典·吏部三·尚書侍郎職掌三》:“糧則漕運總督分其治於糧儲道,道分其治於押運官以治運?!?br />(2).指一般監(jiān)督運送貨物的官。
《漢語大詞典》:移解
把犯人從原關(guān)押的地方押送到另一個地方。
《漢語大詞典》:械解
戴上刑具押送。 明 無名氏 《云間雜志》卷上:“ 王懷我 曰:‘ 孔子 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范 君作《據(jù)目抄》,而貪官污吏懼?!娭^ 范 必死矣。已而械解撫臺,幸不深罪?!?/div>
《國語辭典》:防送公人  拼音:fáng sòng gōng rén
押送犯人的差役?!端疂G傳》第八回:「且說兩個防送公人,把林沖帶來使臣房里寄了監(jiān)。」也稱為「防送人」。
《國語辭典》:法警  拼音:fǎ jǐng
法院中擔(dān)任押送或戒護(hù)犯人、傳喚當(dāng)事人、證人和維持法庭秩序等職務(wù)的警察。
《漢語大詞典》:防送卒
押送犯人的差役。 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六:“及出獄,賂防送卒,使緩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