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已按“抵 → 抵扺”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抵當(抵當)
抵充;承當。 宋 蘇軾 《論積欠六事并乞檢會應詔所論四事一處行下狀》:“后來違法賒散過錢物,并府界縣分人戶抵當虧本糯米?!?元 無名氏 《神奴兒》第三折:“那 李二 呵,也無男,也無女,單則是一夫一婦,你可便著誰來抵當門戶?!?span id="skxphu1" class="book">《水滸傳》第十一回:“雖然不殺人,這一擔財帛可以抵當?!?梁啟超 《論內地雜居與商務關系》:“雖云盤費較廉省,財務易通融,豈足以抵當此虧累耶?”
《漢語大詞典》:質累(質累)
(1).猶抵押。《南齊書·顧憲之傳》:“比眾局檢校,首尾尋續(xù),橫相質累者,亦復不少?!?br />(2).指作抵押的人質或物品。《梁書·王僧辯傳》:“正爾迴斾,仍向 歷陽 ,所期質累,便望來彼。”
《漢語大詞典》:質壓(質壓)
抵押。《元典章·戶部五·田宅》:“為恐出納稅錢,買主賣主通行揑合,不肯依例寫契,止有借錢為名,卻將房院質壓,如此朦朧書寫,往往爭訟到官?!?/div>
分類:抵押
《國語辭典》:質押(質押)  拼音:zhì yā
債務人以動產財產作為擔保,向債權人貸款,稱為「質押」。
分類:抵押
《國語辭典》:戤典  拼音:gài diǎn
抵押、典當。《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不若將前面房子再去戤典他幾兩銀子,來殯葬大郎,他必不推辭。」
分類:抵押
《漢語大詞典》:任子
(1).因父兄的功績,得保任授予官職。漢書·王吉傳:“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驕驁,不通古今……宜明選求賢,除任子之令。”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子弟以父兄任為郎。” 宋 蘇洵 《上皇帝書》:“夫所謂任子者,亦猶曰信其父兄而用其子弟云爾?!?span id="h1k6xol"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至道二年》:“乙未,詔:‘自今五品以上官任子,止賜同學究出身,依例赴選集,不得濫授攝官?!?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漢選士之法》:“大抵任子多為郎,以為太子洗馬?!?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四章第二節(jié):“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任滿三年可以保舉子弟一人為郎,叫做‘任子’?!眳㈤?span id="v11ivif" class="book">《文獻通考·選舉七》。
(2).人質,指為取信對方而用作抵押的人。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馬超 ﹞固請割地,求送任子。”晉書·成帝紀:“﹝ 咸和 ﹞五年春正月己亥,大赦。癸亥,詔除諸將任子?!?span id="y0l1da7" class="book">《北史·吐谷渾傳》:“ 獻文 以重勞將士,乃下詔切責之,徵其任子?!?span id="jmfbtgi" class="book">《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七年》:“ 曹操 下書責 孫權 任子, 權 召羣僚會議, 張昭 、 秦松 等猶豫不決?!?胡三省 注:“任,質任也。”
指 任公子 。文選·曹植〈七啟〉:“乃使 任子 垂釣, 魏氏 發(fā)機?!?呂向 注:“ 任子 , 任公子 ,善釣者。”參見“ 任公 ”。
《國語辭典》:任公  拼音:rén gōng
任公子造大鉤巨綸以釣得大魚。見《莊子。外物》。后引用其事,比喻以道養(yǎng)人。《文選。謝靈運。七里瀨詩》:「目睹嚴子瀨,想屬任公釣。」
分類:任公孔子
《國語辭典》:出典  拼音:chū diǎn
1.語本《后漢書。卷八○。文苑傳上。邊韶傳》:「師而可嘲,出何典記?」指典故的來源、出處。如:「『守株待兔』這句成語的出典見于《韓非子》的〈五蠹〉篇?!?br />2.抵押、典當。如:「他已將父親留下的田產全部出典了?!?/div>
《國語辭典》:質子(質子)  拼音:zhí zǐ
原子核中的一種基本粒子。帶正電,質量約為電子的一千八百四十倍。任何化學元素的原子序數即為原子核中的質子數。
《國語辭典》:當當(噹噹)  拼音:dāng dāng
擬聲詞。形容鐘聲。《紅樓夢》第五一回:「只聽外間房中十錦隔上的自鳴鐘當當的兩聲。外間值宿的老嬤嬤嗽了兩聲,因說道:『姑娘們睡罷,明兒再說罷。』」
《漢語大詞典》:進當(進當)
用實物作抵押向當鋪借錢。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嗜酒終身》:“沒有衣服進當時,便賒債,而且處處都有‘酒債’。”
《國語辭典》:人質(人質)  拼音:rén zhì
為了取信于對方而作為抵押,或為對方所拘留的人。
《國語辭典》:典質(典質)  拼音:diǎn zhì
用物品抵押,向人借貸金錢?!杜f唐書。卷一四○。盧群傳》:「先寓居鄭州,典質良田數頃?!埂陡∩?。卷三??部烙洺睢罚骸赣喾驄D居家,偶有需用,不免典質?!挂沧鳌傅洚敗?。
《國語辭典》:交質(交質)  拼音:jiāo zhì
1.古時列國為彼此取信,而互相交換人質?!蹲髠鳌k[公三年》:「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于鄭,鄭公子忽為質于周?!埂逗鬂h書。卷一二。彭寵傳》:「又南結張步及富平、獲索諸豪杰,皆與交質連衡?!?br />2.互換物品,作為抵押。南朝梁。任昉〈奏彈劉整〉:「何其不能折契鐘庾,而襜帷交質?!?br />3.相互質問。宋。岳珂《桯史。卷一三。選人戲語》:「一日為古冠服數人游于庭,自稱孔門弟子,交質以姓氏?!?/div>
《漢語大詞典》:重質(重質)
重要的人質。古時派往別國或別處去作抵押的人,多為君王的親屬或重臣。墨子·旗幟:“井灶有處,重質有居。” 岑仲勉 簡注:“重質,指他國之為質者?!?漢 桓寬 鹽鐵論·結和:“ 漢 興以來,修好,結和親,所聘遺單于者甚厚。然不紀重質厚賂之故改節(jié),而暴害滋甚?!?/div>
《國語辭典》:契約(契約)  拼音:qì yuē
二人以上同意的事項,依據法律習慣,彼此商訂互相遵守的條件,而以文字為憑據者。也稱為「契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