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7
詞典
2
分類詞匯
19
佛典
6
共19,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綱維
看承
扶翼
扶翊
攬持
攝持
住持
看成
護法
攝受
保相
養(yǎng)護
挈維
扶舁
佑護
《國語辭典》:
綱維(綱維)
拼音:
gāng wéi
1.國家的法度?!度龂?。卷五四。吳書。魯肅傳》:「先是,益州牧劉璋綱維頹弛,周瑜、甘寧并勸權(quán)取蜀。」《三國演義》第二二回:「方今漢室陵遲,綱維弛絕?!?br />2.總綱要領(lǐng)。宋。
朱熹
〈
中庸章句序
〉:「所以提挈綱維,開示蘊奧,未有若是其明且盡者也。」
3.寺院中管事務(wù)的人。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xù)集。卷一○。支植》:「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shù)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
分類:
綱維
寺廟
維系
總綱
綱領(lǐng)
廟中
護持
司事
法度
《國語辭典》:
看承
拼音:
kàn chéng
1.對待?!都t樓夢》第六回:「二十年前,他們看承你們還好?」也作「看待」、「看成」。
2.誤看做、誤以為。元。鄭光祖《智勇定齊。楔子》:「又將某看承為兒曹,將使命刺了面字?!挂沧鳌缚闯伞?。
分類:
看待
護持
對待
照顧
《國語辭典》:
扶翼
拼音:
fú yì
輔助、護持?!逗鬂h書。卷六。孝順帝紀》:「近臣建筑,左右扶翼,內(nèi)外同心,稽合神明?!?/div>
分類:
輔佐
護持
攙扶
扶助
《漢語大詞典》:
扶翊
輔佐;護持。
《舊唐書·裴光庭傳》
:“ 張燕公 有扶翊之勛?!?明
歸有光
《〈卓行錄〉序》
:“又別有
《孝友傳》
,大氐史家之裁制不同,所以扶翊綱常,警世勵俗,則一而已矣?!?清
曹寅
《重葺雞鳴寺浮圖碑記》
:“然 寶公 以神通應(yīng)化,扶翊五宗,蓋又在此不在彼矣。”
分類:
輔佐
護持
《漢語大詞典》:
攬持(攬持)
(1).猶擁抱。
《
太平御覽
》
卷九一二引 南朝 梁 任昉
《
述異記
》
:“ 逸 驚躍出迎,把臂入舍,遂與 瑩 寢, 瑩 仍求去, 逸 攬持不置,申款達旦?!?br />(2).把持。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
:“ 德宗 在位久,益自攬持機柄,親治細事,失人君大體,宰相益不得行其事職?!?br />(3).護持。 明
陳子龍
《雜詩》
:“盛年閟幽歡,紅顏誰攬持?”
分類:
護持
把持
擁抱
《漢語大詞典》:
攝持(攝持)
(1).護持。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
:“若迺乘攝持之告,評達養(yǎng)之篇,畏絶跡之不遠,懼行地之多艱。” 唐
司空圖
《為東都敬愛寺講律僧惠確化募雕刻律疏》
:“汎灑六塵,攝持萬行?!?br />(2).控制。 明
張居正
《答奉常陸五臺論治體用剛》
:“今權(quán)璫貴戚,奉法遵命,俛首貼耳而不敢肆;狡夷強虜,獻琛修貢,厥角稽首而惟恐后者,獨以僕攝持之耳?!?清
王夫之
《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里仁篇二
》
:“故既處約樂,便露乖張,待其長久,則益不自攝持,逢處皆破綻矣?!?/div>
分類:
控制
護持
《國語辭典》:
住持
拼音:
zhù chí
1.護持佛法,令佛法久住世間?!洞蠓綇V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愿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
2.佛教僧職。唐代禪宗興盛后始設(shè)置,為寺院的領(lǐng)導,總管僧事的職務(wù)。后來道觀亦采用此制?!毒暗聜鳠翡?。卷六。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百丈大智禪師以禪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來,多居律寺,雖別院,然于說法、住持未合規(guī)度?!乖?。關(guān)漢卿《望江亭》第一折:「貧道乃白姑姑是也!從幼年間便舍俗出家,在這清安觀里,做著個住持?!?/div>
分類:
佛教語
佛教
擔任
寺院
住持
院主
主管
久住
護持
佛法
職稱
意思
禪宗
《國語辭典》:
看成
拼音:
kàn chéng
1.對待。元。關(guān)漢卿《魯齋郎》第三折:「孔目,你放心,就是我孩兒一般看成?!乖:羁擞谩醋砘?。涼夜厭厭露華冷套。水仙子〉曲:「氣命兒般看成,心肝般欽敬?!挂沧鳌缚创?、「看承」。
2.誤看做、誤以為。如:「那小女孩把長胡子的老先生看成是她爺爺了。」也作「看承」。
分類:
看成
看待
護持
對待
照顧
《國語辭典》:
護法(護法)
拼音:
hù fǎ
1.佛家指護持佛法的人。
2.隨侍于佛教或道教主神旁邊的人,負有守衛(wèi)的責任?!段饔斡洝返谝涣兀骸副娙算?,才認得三藏是種神僧,行者是尊護法。」
3.擁護國法。如:「護法之役」。
4.保護。《豆棚閑話。第六則》:「又請了幾個廢棄的鄉(xiāng)宦,假高尚的孝廉,告老打罷的朋友,從邊護法。」
5.人名。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大師。約生于六世紀中葉。曾任印度那爛陀寺的住持。其唯識學說繼承陳那大師的傳統(tǒng),但在認識論上則主張有見分、相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佛教史上稱為「四分家」。著有《廣百論釋》、《成唯識寶生論》等傳世。
分類:
維護
護持
護法
佛法
法紀
梵天
帝釋
八部
鬼神
《漢語大詞典》:
攝受(攝受)
(1).佛教語。謂佛以慈悲心收取和護持眾生。 南朝 梁簡文帝
《大愛敬寺剎下銘》
:“應(yīng)此一千,現(xiàn)茲權(quán)實,隨方攝受,孰能弘濟?!?唐
慧能
《壇經(jīng)·頓漸品》
:“汝可他日易形而來,吾當攝受。” 明
葉憲祖
《北邙說法》
:“弟子們都拜從禪師,惟愿慈悲攝受。”
(2).猶享受。 章炳麟
《五無論》
:“佛説 郁單越洲 人,無妻妾田宅車馬財物資具諸攝受,清寧耆壽,殊勝三洲?!?章炳麟
《五無論》
:“有所暱愛則妬生,有所攝受則爭起。”
分類:
佛教語
享受
慈悲
悲心
收取
取和
護持
眾生
《漢語大詞典》:
保相
指護持輔佐君王。
《晉書·齊王攸傳》
:“夫親仁者功成,邇佞者國傾,故保相之材,必擇賢明?!?/div>
分類:
護持
輔佐
君王
《國語辭典》:
養(yǎng)護(養(yǎng)護)
拼音:
yǎng hù
1.養(yǎng)育保護。宋。
蘇軾
〈
種松得徠字
〉詩:「山僧老無子,養(yǎng)護如嬰孩?!?br />2.保養(yǎng)修護。如:「機器常養(yǎng)護,才能延長使用的壽命?!?/div>
分類:
養(yǎng)護
養(yǎng)育
保養(yǎng)
修理
護持
機器
道路
建筑物
維持
良好
狀態(tài)
《漢語大詞典》:
挈維(挈維)
提攜護持。 唐
裴铏
《傳奇·崔煒》
:“龍王能施云雨,陰陽莫測,神變由心,行藏在己,必能有道拯援沉淪。倘賜挈維,得還人世,則死生感激,銘在肌膚?!?五代 王定保
《
唐摭言·謝恩
》
:“其日,主司方一一言及薦導之處,俾其各謝挈維之力?!?/div>
分類:
提攜
護持
《漢語大詞典》:
扶舁
護持扛抬。 唐
韓愈
《題層峰驛梁》
詩:“驚恐入心身已病,扶舁沿路眾知難?!?宋
彭乘
《
墨客揮犀
》
卷三:“ 餘慶 察其姦,使人扶舁坐廳事,召醫(yī)博士杖殺之?!?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ざ笤┦隆?/span>:“使所傷果重,必扶舁而歸,又豈有掉臂游行而飲食如故者乎?”
分類:
護持
扛抬
《漢語大詞典》:
佑護(祐護)
保佑,庇護。 元
狄君厚
《介子推》
第一折:“ 武王 伐 紂 功勞大,一來是神天佑護,一來是天地裁排?!?艾蕪
《石青嫂子》
:“讓她老人家的陰靈永遠守在近邊,佑護這個興旺的家庭。”
保佑護持。
《
元朝秘史
》
卷十一:“但我初意本不征他,若天祐護, 回回 處回來時,卻去征他?!?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張不量
》
:“既云‘不良’,何反祐護?” 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齊天大圣
》
:“ 盛 稽首請示仙號。笑曰:‘適即所謂觔斗云也?!?盛 恍然,悟為大圣,又求祐護?!?/div>
分類:
保佑
護持
庇護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