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2,分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分類詞匯(續(xù)上)
胼攣
手足重繭
手足胼胝
手足失措
健粽
金錢癬
攣踠
《漢語大詞典》:胼攣(胼攣)
手足蜷曲,不能伸展自如。 唐 元稹 《上門下裴相公書》:“茍有舒其胼攣置之趨走者,又安敢愛氣力、吝心髓於 和 扁 耶?”按,一本作“ 胝攣 ”。
《國語辭典》:手足重繭(手足重繭)  拼音:shǒu zú chóng jiǎn
手掌和腳底都長出厚繭。形容非常的辛勤勞苦。《淮南子。脩務》:「自魯趍而十日十夜,手足重繭而不休息。」《聊齋志異。卷一。勞山道士》:「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隨眾采樵。王謹受教。過月馀,手足重繭,不堪其苦。」
分類:手足勞瘁
《國語辭典》:手足胼胝  拼音:shǒu zú pián zhī
手掌和腳底長滿厚繭。形容極為辛勞勤苦?!盾髯印W拥馈罚骸纲砼d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yǎng)其親。」唐。牛僧孺〈辨私論〉:「昔大禹之手足胼胝,是公其身于治水也?!挂沧鳌甘蛛葑汶铡埂?/div>
分類:手足勞瘁
《國語辭典》:手足失措  拼音:shǒu zú shī cuò
手足無處安放。形容沒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參見「手足無措」條。唐。韓愈 為韋相公讓官表:「承命震駭,心神靡寧,顧己慚靦,手足失措?!埂度龂萘x》第八五回:「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于地?!?/div>
《漢語大詞典》:健粽
南宋 吳 中的民俗。夏至日包粽子,用捆束粽子的草系于手足,以祈祝健康,故名。參閱 宋 范成大 吳郡志·風俗。
《漢語大詞典》:金錢癬(金錢癬)
即體癬。發(fā)生在面、頸、軀干、四肢、手足背等部位的癬。常表現(xiàn)為環(huán)形或多環(huán)形損害。主要發(fā)生在夏季。一般外用癬藥水都能治愈。
《國語辭典》:攣踠(攣踠)  拼音:luán wǎn
手腳彎曲不能伸直的病。唐。柳宗元 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或讀為ㄌㄨㄢˊ ㄨㄢˇ luán w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