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所宜
適宜;妥當。《書序》:“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漢 應玚 《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贈詩見存慰,小子非所宜?!?唐 韓愈 《舉張正甫自代狀》:“可謂古之老成,朝之碩德,久處散地,實非所宜。”
《國語辭典》:禹貢(禹貢)  拼音:yǔ gòng
《書經》夏書的篇名。載山川道里之遠近及物產之所宜。
《漢語大詞典》:分地
亦作“ 分墬 ”。
(1).分封土地。《禮記·祭法》:“天下有王,分地建國,置都立邑?!?漢 劉向 說苑·政理:“ 晉文侯 問政於 舅犯 。 舅犯 對曰:‘分熟不如分腥,分腥不如分地。’”
(2).分割土地。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是二 晉 不戰(zhàn)而分地,不耕而穫之。”
(3).遍地;隨地。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賦》:“中天起浪,分地瀉波。” 宋翁卷 《曉對》詩:“梅花分地落,井氣隔簾生。”
(4).謂區(qū)分土質所宜,種植五谷。 南朝 梁 沈約 《梁明堂登歌·歌青帝》:“飭農分地,人粒惟始。” 唐 王維 《座上走筆贈薛璩慕容損》詩:“分地依 后稷 ,用天信 重黎 ?!?趙殿成 箋注:“ 后稷 乃列封疆畫畔界,以分土地之所宜,闢土殖穀,以用養(yǎng)民。”
(5).分防之地。 宋 岳珂 《桯史》附錄《吁天辨誣通敘》:“ 淮西俊 之分地, 趙鼎 命之,怯敵不行。迨先臣一戰(zhàn)而捷, 俊 則恥之?!?br />(6).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土地改革中,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四:“ 蕭隊長 想知道屯子里人對頭年分地的印象?!?br />亦作“ 分墬 ”。
(1).諸侯的封地。史記·項羽本紀:“﹝ 張良 ﹞對曰:‘ 楚 兵且破, 信 ( 韓信 )、 越 ( 彭越 )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span id="64bsjap" class="book">《漢書·地理志下》:“至 襄王 以 河內 賜 晉文公 ,又為諸侯所侵,故其分墬小?!?顏師古 注:“墬,古地字。”續(xù)資治通鑒·元武宗至大三年:“又封 三寶努 為 楚國公 ,以 常州路 為分地?!?br />(2).封建社會里,農民從封建主那里分到的土地。土地所有權屬于封建主,農民耕種分地,向封建主繳納地租或服勞役。
《漢語大詞典》:異宜(異宜)
謂所宜各不相同。禮記·王制:“民生其間者,五味異和,器械異制,衣服異宜?!?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材能:“以實理寬急論辨之,則當言大小異宜,不當言能大不能小也?!?唐 陸龜蒙 《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再抒鄙懷》詩:“所宗既不同,所得亦異宜?!?章炳麟 《文學說例》:“械器輿服,古今異宜,亦不得代?!?/div>
分類:所宜
《國語辭典》:分義(分義)  拼音:fèn yì
情分、親情。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他是個老人家多背悔,大人須有才智,外人行白打了猶當罪,可不俺關親人絕分義?!挂沧鳌噶x分」。
《國語辭典》:土宜  拼音:tǔ yí
1.土地對于民居及生物的適宜性?!蹲髠鳌N墓辍罚骸甘刮闶渫烈?,眾隸賴之而后即命。」
2.土產。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五。明禋年預教習車象》:「市井撲賣土木粉捏妝?小象兒,并紙畫者,外郡人市去,為土宜遺送?!埂抖膛陌阁@奇》卷三二:「近日有個欽差內相譚稹,到浙西公干,所過州縣,必要獻上土宜?!?/div>
《漢語大詞典》:地宜
(1).謂土地之所宜。不同的土質適宜于不同生物的生長。管子·八觀:“其耕之不深,蕓之不謹,地宜不任,草田多穢……饑國之野也?!?span id="fhw9kbn" class="book">《史記·夏本紀》:“ 禹 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貢,及山川之便利?!?br />(2).地理之所宜。指地理環(huán)境或條件。逸周書·大武:“四攻者:一攻天時,二攻地宜,三攻人德,四攻行利?!?清 錢泳 《履園叢話·水學·太湖》:“只求斬其茭蘆,濬其淤積,相其地宜,順其水性,修其堰洞,通其湍流而已矣?!?康有為 《大同書》丁部:“夫人之形色、體格,有出於人種,有出於地宜,有出於天時,有出於飲食、起居、宮室、運動,相錯相合而后成。”
《國語辭典》:隨便(隨便)  拼音:suí biàn
1.在性質、范圍、數量等不加限制。《紅樓夢》第五八回:「隨便,有新茶,便供一鐘茶,有新水,就供一盞水?!埂独蠚堄斡洝返谝黄呋兀骸高@是制強盜的刑具,你就隨便施于良民,天理何存?良心安在?」
2.不拘束、不認真。如:「他工作的態(tài)度很隨便,一點也不嚴謹。」
《漢語大詞典》:社樹(社樹)
古代封土為社,各隨其地所宜種植樹木,稱社樹。莊子·人間世:“ 匠石 之 齊 ,至乎 曲轅 ,見櫟社樹,其大蔽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阮宣子 伐社樹,有人止之?!?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上:“周禮文:二十五家為社,各樹其土所宜木。今村墅間,多以大樹為社樹,蓋此始也?!?/div>
《漢語大詞典》:順地(順地)
遵循地理之所宜。《漢書·宣帝紀》:“協寧百姓,承天順地,調序四時,獲蒙嘉瑞?!?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鼂錯傳》:“臣聞五帝神圣,其臣莫能及,故自親事,處于法宮之中,明堂之上;動靜上配天,下順地,中得人?!眳⒁姟?地宜 ”。
《漢語大詞典》:地宜
(1).謂土地之所宜。不同的土質適宜于不同生物的生長。管子·八觀:“其耕之不深,蕓之不謹,地宜不任,草田多穢……饑國之野也?!?span id="t1fvkdv" class="book">《史記·夏本紀》:“ 禹 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貢,及山川之便利?!?br />(2).地理之所宜。指地理環(huán)境或條件。逸周書·大武:“四攻者:一攻天時,二攻地宜,三攻人德,四攻行利?!?清 錢泳 《履園叢話·水學·太湖》:“只求斬其茭蘆,濬其淤積,相其地宜,順其水性,修其堰洞,通其湍流而已矣?!?康有為 《大同書》丁部:“夫人之形色、體格,有出於人種,有出於地宜,有出於天時,有出於飲食、起居、宮室、運動,相錯相合而后成?!?/div>
《漢語大詞典》:社鳴(社鳴)
古時鄉(xiāng)里立社,種植其土所宜之木。古人認為社木發(fā)出聲響預兆有變異。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夫 黃河 清而圣人生,里社鳴而圣人出?!?宋 王禹偁 《繳連壽寧節(jié)功德疏表》:“右伏以 河 清社鳴,千載啟興王之道;天長地久,萬邦傾祝圣之心。”
《漢語大詞典》:土訓(土訓)
古官名。負責向帝王陳報山川地勢、土質好壞及土地所宜生產。《周禮·地官·土訓》:“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鄭玄 箋:“道,説也。説地圖九州形勢山川所宜,告王以施其事也……訓,謂能訓説土地善惡之勢?!?孫詒讓 正義:“土訓者,此官與誦訓并掌訓説土地圖志之事,故亦屬司徒?!?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序》:“凡方志所未載者,萃為一書,蠻陬絶徼,見聞可紀者,亦附著之,以備土訓之圖?!?明 楊慎 《升庵經說·蠱瘴》:“土訓,掌道地圖道地慝?!?span id="8iwphap"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知雜御史 趙湘 ,請依周禮置土訓、誦訓,纂録所經山川古跡風俗,以資宸覽?!?梁啟超 《〈變法通議〉自序》:“上循土訓、誦訓之遺,下依蒙諷鼓諫之義?!?/div>
《漢語大詞典》:眾宜(衆(zhòng)宜)
謂眾人之所宜。莊子·天地:“方且應眾宜?!?span id="hf7auof" class="book">《莊子·外物》:“官事果乎眾宜?!?span id="wyqdwle" class="book">《淮南子·本經訓》:“斟酌萬殊,帝薄眾宜?!?高誘 注:“眾,物;宜,適也。”
分類:眾人所宜